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晒晒不入账的“捐资助学费” 透视教育系统“小金库”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14日16:05
  -新华视点记者 郑天虹 刘云伶

  巧立名目收费,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资金无从查证,“小金库”事件从名校蔓延至一般学校……日前,广东、山西等地的纪检监察部门对当地2009年“小金库”整治清理情况作了通报。其中,教育系统的“小金库”事件占相当比例。教育系统的一些“小金库”为何愈演愈烈?监管存在哪些漏洞?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名目繁多:教育系统“小金库”渐成“顽疾”

  在刚过去的2009年,北京一所知名小学上亿元的“小金库”案尘埃未落;广州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刘燕文因教育乱收费和私设“小金库”而被判刑8年。这两起“小金库”案虽然金额巨大,但因有关证据被毁,部分数额无法查实认定。

  校园“小金库”案发已非偶然,已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名校发展至一般学校。据太原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局局长郑天佑介绍,截至目前,太原已申报查明“小金库”81个,其中来自教育系统的16个,占当年清理“小金库”的20%左右。广东省纪委等4个部门在过去一年的“小金库”专项整治中,共发现300个“小金库”,其中教育系统的“小金库”占相当大的比例。

  学生家长马先生对记者说,教育系统出现大量的“小金库”并不奇怪,家长为了让孩子读名校花3万到10万元不等,学校根本不给收据。虽然这笔钱不是强制收的,但掌握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拥有一种“软权力”,家长们被这种权力裹挟,敢怒不敢言。

  纪检监察部门相关官员表示,与其他行业“小金库”相比,教育系统“小金库”已渐成顽疾,虽不断加大治理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类收费名目繁多,管理混乱,自收自支,隐蔽性强,取证难度大,有些举报根本无法查证。

  山西省晋中市纪委副书记郝先伟说,大大小小的校园“小金库”资金,大都用于学校请客送礼行贿,而较少用于改善教师福利或教学设备设施。

  自收自支:披“合法”外衣,行违规收费之实

  广东省教育厅基财处处长蔡文雅说,自2008年春季广东省城乡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后,由省财政直接把学费、书杂费划拨到各地财政,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按道理,如此严格的“收支两条线”让“小金库”很难有生存的空间。但从以上种种“小金库”案件来看,打着“合法”旗号的不规范收费是“小金库”的重要来源,其中主要包括捐资助学费、补课费以及一些所谓的服务性收费等。

  现实中,捐资助学费引起很大争议。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认为,捐资助学费实际上就是择校费。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择校,更不允许收取择校费。但又表示某初中或小学要接收“非地段”学生入读,就必须交所谓的捐资助学费,这显然有一些矛盾。

  教育部门人士认为,捐资助学是对教育投入不足的补充。蔡文雅说,《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如果连这个口子都堵了,教育经费将更加微薄。但她同时强调,“学校是不能经手这笔钱的。”捐资助学费必须统一缴纳到各区县的财政专用账户,财政部门还会给交款人开具正式票据。

  然而,广东、山西等地一些家长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交的捐资助学费连收据都没有开过,更谈不上获得正式发票。

  正是这笔“不入账”的捐资助学费,成为目前学校“小金库”的重要来源。捐资助学费不仅是名校的专属,普通学校也可以涉及其中。

  “小金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补课费。深圳市罗湖区某重点学校一名教师告诉记者,学生每周补课20节,补课费以学生“自愿”名义征收,但没听说有学生不交的。算下来,她一个学期能拿到补课补贴6000多元。全年级16个班,除了支付教师补贴和水电杂费外,学校因补课获取的收入有30多万元。

  此外,一些与教学相关联的服务性收费也成为“小金库”的又一来源。这些服务性收费包括伙食费、看管费、交通费以及学生参加活动的各种费用。

  强化监管:给教育违规收费戴上“紧箍咒”

  近年来,随着捐资助学费数额越来越大,广东等地制定了一整套规范捐资助学费的管理制度,以对其进行监管。但从现实来看,监管确实有一定难度——“小金库”属于预算外收入,没有发票,没有收据,很难知道收了多少。截留资金不入大账,计入个人小账,隐蔽性强,账面上也很难看得出来。

  教育界人士认为,要封堵教育系统“小金库”的源头,除了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外,还要在制度上加强对学校各类违规收费的监管。学校财务人员应由政府财政或监察部门外派,其工资、福利及人事都由外派部门管理,与学校利益脱钩,这样才能切实监管。

  立法上明晰各种教育收费行为。专家认为,要从源头上封堵“小金库”,首先要取消各种不合法收费,而捐资助学费首先要取缔。

  形成长效的教育系统“小金库”监管机制。对于一般预算收入及非税收入,要严格“收支两条线”,监管部门要实行常态、长效的监督机制;对于合法的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项目,应该向社会公开,没有列入合法收费范围的补课费、教辅费等一律取缔,收支透明,家长的投诉和举报渠道要畅通。

  专家还提出,对于违法收费的学校要严肃查处,不能“只通报不处理”,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