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遇日环食激发中国民众天文热忱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1月15日23:28
新华网云南大理1月15日电 15日下午,天色大暗,太阳中心被吞噬,变成一个闪耀的圆环。65岁的云南彝族老人朱琚元跑出家门,观看这一天文奇观。他说,在彝族传统文化中太阳被视作女神。
这一天,中国迎来未来千年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环食。这次日环食的环食带中心线从中缅边境进入中国,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在山东入海,而云南省是此次天文奇观的最佳观测地区。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这天下午欣赏了这一千年一遇的奇观。
16时45分,云南大理风景如画的洱海边爆发出一阵欢呼——食甚现身天际,700多名正在等待日食的爱好者惊呼起来。
“太美了,没法用语言形容。”来自昆明的一位27岁的大学生董亮说。
“天空呈现出很特别的蓝色。一个圆形阴影快速地进入太阳,然后变成了一个白色的戒指挂在空中。”当地居民杨春锦说。
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天文爱好者纷纷来到大理这座浪漫之城,各大酒店几乎被预定一空。
而在大家仰望天空的时候,朱琚元端了一盆水,从水的倒影里观看日食。在彝族的传统里,太阳是女性,月亮是男性。朱琚元从小被告知,人们是不能老盯着太阳看,而要从水中看倒影以示尊敬。
朱琚元回忆说:“以前人们认为日食是"天虎"在咬太阳。所以日食发生时,人们会拿着锅碗瓢盆使劲地敲,大声地喊,来驱赶正在吞食太阳的"天虎"。”
“那时对日食的恐惧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现在都知道发生日食的原因是月亮遮住了太阳。”朱琚元说。
此次日食于16时37分左右从云南省瑞丽地区进入中国,并于16时59分在胶东半岛结束。瑞丽地区见食时间为8分17秒,为中国最长,而胶东半岛则能观测到日环食“带食日落”。
虽然山东是观测日环食的最后一站,天文爱好者们还是一早就来到日环食观测点抢占有利地形、架起设备。
聚集在青岛观测点—城阳区红岛西大洋休闲渔村的近千名爱好者忐忑不安地看着太阳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他们最终得偿所愿看到了日环食,却与带食入海的景观失之交臂。
谭以清带着妻子今天早上专门从济南赶到青岛观看日环食。“虽然没有看到带食入海奇景,但食甚时已非常接近日落时间,最后日环食落入云层也算是另一种奇景吧。”他说。
专家认为,此次日食有大量的日食图片和文字描述在电视和网络上传播,使民众有机会更加了解天文学。
“古代中国的平民百姓是不能研究日食的,因为古人认为日食与皇帝的命运有关。”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刘次沅说,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人们相信“天人合一”,那时皇帝认为自己是天的儿子,而日食正是上天的警示。
而千年之后的今天,人们聚集在西安这座13朝古都欣赏这次未来千年内持续时间最长的日环食。
刘次沅说,中国几千年来对日食这一天象的记录非常完整。中国最早对日食的记录始于《尚书》,其中的《胤征》篇讲述了日食发生时百姓惊慌失措的景象。人们纷纷敲锣敲盆,试图驱赶吞食月亮的“天狗”。这一事件发生在4000多年前。
67岁的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卞毓麟说,日环食将中国老百姓的目光再次引向天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们可以去欣赏美、探索科学,或者仅仅是满足心中的好奇。
卞毓麟说,近两年中国经历了日食和流星雨这样的天文奇观,也在探索太空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这一切都将中国人的目光引向天空和宇宙深处。
“浩瀚无垠的宇宙、变幻莫测的天文现象能让人摆脱枯燥无味的生活,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求知。”卞毓麟说。(采写记者:姬少亭 陈传林 李怀岩 刘宝森 杨一苗 张建松)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