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南京师范大学6学子影响1亿新生代民工命运(图)

来源:现代快报
2010年02月02日05:29
大学生们写出的“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    资料图片
大学生们写出的“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 资料图片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国家连续第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昨天在解读这一内容时特别提到了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的一份关于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抽样调查报告。正是在当年的5月份,南师大的一群学生着手开始调研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并在2009年开展了一个名为“青春共进”计划的行动。快报多次予以独家报道,并引来多家中央媒体的关注,最终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学生们原本为参加“挑战杯”而进行的调研,其内容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可以说,他们的关注,或许正影响并改变着中国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的命运!

  □快报记者 朱俊俊

  大学生们写出的“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 资料图片

  为什么会关注

  这些同龄人有怎样的价值观

  2008年,顾若君、袁宇澄还只是南师大大二学生。喜欢参加社会活动的这两个大学生,听说学校正在征集参与“挑战杯”竞赛的项目,于是联合一些同学,开始跃跃欲试。

  “我们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选择‘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课题。”作为课题组组长的顾若君回忆,因为他们非常好奇,这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观?他们和父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这群学生很想知道,生活在城市边缘的这群同龄人,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当他们最终把这个课题确定下来之后,突然觉得自己对这个同龄人的群体是非常的陌生。

  为了调查清楚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他们专门设计了问卷,把价值观分成六小类:道德价值观、经济价值观、职业教育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婚恋价值观。每人负责一类价值观的调研。

  调研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份好的问卷。单制定问卷,就花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这些打工者的文化水平不高,我们应该在问卷上尽量减少学术用语,要写得通俗易懂。”如在问到一些价值取向时,会用一些诸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来形象描述。而且,在一些措辞上他们也特别注意,更多地考虑受访者的立场。比如在问卷的标题上,他们会写“青年价值问卷调查”,而不会写“农村青年价值问卷调查”。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同,我们的调研才能开展得下去。”调研组成员袁宇澄说。

  问卷设计好后,六名大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分赴镇江、苏州等五座城市,开始和2000多名不同职业的80后农民工打交道了。

  为期两个月的调研,同学们的心血最终凝聚成15万字的《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

  快报独家报道反响大

  各方关注引来中央领导批示

  《研究》刚刚出炉,快报便关注上了这个大学生群体。“一个大学生群体关注另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碰撞与交流,他们会得出什么样的调研结果呢?”2008年12月,快报记者采访了这个科研组的多名学生,还原了他们调研的过程,以及他们调研过后的心态变化。

  2008年12月7日,快报以整版的篇幅刊登《6个大学生碰撞2000“80后农民工”》,这篇文章被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上百家网站和媒体转载,“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但这群学生并不满足纸上的调研,而是开始了实际的行动,来介入这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在2009年5月4日国际青年节的当天,南师大的这群学生发动了一个名为“青春共进”计划的行动,希望两个群体之间能够通过多项活动进行价值观的交融。

  当天,快报又以一个版的篇幅,刊登《大学生携手农民工“青春共进”》。这篇报道再次受到关注,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先后采访课题组的同学。2009年6月4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2204期刊出一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并得到中央领导批示。

  青春共进计划

  让他们接纳城市、融入城市

  “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他们都非常热情,非常配合。”调研组成员陈仁波说,但是,80后农民工填完了问卷之后,却总是流露出一点不信任,“做这样的调研有什么用呢?能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

  “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研究,而应该去介入,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引导他们、改变他们,进而让他们接纳城市、融入城市。”同学们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调研结束其实意味着我们才刚刚开始。”

  这个设想马上得到了指导老师黄进教授的支持。其实,早在调研报告完成时,黄进就在序言里说:“我们的研究,在于抛砖引玉,寻找一条解决问题的绝不敷衍和冷漠的路,希望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新闻媒介、学术机构都更加关注这个群体。”

  “解决问题”,这才是所有行动的终极目标。而在课题组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改变新生代农民工某些落后的价值观。

  “如果这个活动能够进行下去,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帮助将难以估量。”黄进说,“如果他们的心灵能够健康成长,那将是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

  两个群体的碰撞

  学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改变

  课题组的成员在进行这样的调研和行动后,突然发觉自己改变了许多。

  “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打交道。”顾若君说。当她把问卷递过去的时候自己的脸都红了,当然,她和其他同学一样,吃了很多闭门羹。但渐渐的,顾若君就找到了门道,她会以买东西、找共同点等方式来和这些年轻人接近,让他们自愿腾出时间,完成这份答卷。因此,当顾若君到街头去做调研,晚上回来的时候,总会带回一大批吃的用的小玩意儿。“我现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会根据他的职业身份,选择不同的话题,我是学新闻的,这次调研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帮助太大了。”

  但这样的帮助和改变还是表面的。袁宇澄发现,他的人生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我以前爱穿名牌,喜欢玩,但我现在去店里购买衣服的时候,如果价格贵了点,我的心里就会有隐隐的不安,我会时不时地想起这群和我同龄的人,因出身不同,他们从小就要付出如此多的艰辛,这很不公平。”

  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将影响一亿农民工命运

  一个原本冲着“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去的调研,结果却进入了国家的决策层面,谁也无法预料到这样的结果。

  2009年12月底,《走进“傻根”们的心世界——关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获得中国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哲学社科类”特别奖。

  但更多的惊喜还在后面。昨天,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在这份中央文件里,首次提及了“新生代农民工”概念。而央视《东方时空》在解读这一文件时,也提及了南师大这群学生的功劳:南师大这群学子的努力,改变了中国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的命运。

  昨天上午,一条政务通短信发到了课题组组长顾若君的手机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一词,体现中央对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注。”

  顾若君把这条政务通转发给了每一个课题组成员,“真是太太太……激动了!”顾若君在转发短信的时候,连用几个“太”字来加深自己的感情色彩。而近两年来的努力与辛苦,所有细节全都历历在目。

  但,无论是“挑战杯”的殊荣,还是中央文件的关注,这一切,全都意味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下一步是什么

  顾若君准备的大大“蓝图”

  当听说南师大学生关注的课题,受到中央关注之后,薛枫非常高兴。薛枫是南京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负责“挑战杯”赛的课题项目。回忆起当初这个课题的立项过程,薛枫还是记忆犹新。“我看到了这群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薛枫说,当课题组的组长顾若君带着一群学生,把这个项目交给学校的时候,薛枫有眼睛一亮的感觉,“很创新。”薛枫说,当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文件,提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还非常少,而“挑战杯”呼吁的就是创新。

  “我们正在把‘青春共进’计划向全国高校进行推广。”薛枫说,而且这样的推广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研究,而是去实践。“我们的学生在做调研的时候,并不满足于理论层面。”在薛枫看来,学生的介入,才是这个课题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青年群体,一个是大学生青年群体,两个群体之间相互介入、沟通、学习,对我们学生的成长也非常有利。”

  “我们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顾若君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大大的“蓝图”。“我们首先做的是加深理论的研究。”顾若君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利用寒假,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接着,课题组打算在网站上开设一个博客,上面有音乐,有推荐给新生代农民工的书,“这个博客要成为他们的一个文化基地。”课题组还想办一个手机报,每天发一个彩信给他们,内容有励志警句,还有就业信息。课题组的同学甚至还打算办一家公司,能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个就业的平台。因为这些年轻人被黑中介压榨和欺骗得太多了。

  而在课题组指导老师黄进看来,中国有1亿多新生代农民工,也有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如果每个人都能伸出手,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了解他们的困惑,倾听他们的心声,传递我们的关怀,用我们的所学,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那将是一个怎样的爱心工程!”

  新生代农民工

  前天,新世纪第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昨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又召开相关新闻发布会,向记者和公众详细解释一号文件里的新亮点。比如: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就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里。他们的组成是什么?他们的生存状况怎么样?他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难题?

  就业难:

  期望高 技能低 跳槽多

  根据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关于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7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只有8%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民。他们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他们已经不怎么会种地。因为户籍限制,他们的法定身份仍然是农民。他们对工作岗位更挑剔,也怕吃苦,他们跳槽的频率很高,每人每年要换工作0.45次,而他们的父辈则仅为0.08次,新生代农民工的跳槽频率是其父辈的近6倍。

  择偶难:

  职业和收入成两大限制条件

  现在80后也开始进入而立之年。在农村近30的年轻人如果还没结婚就属于晚婚了。而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我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他们正处在婚恋的黄金年龄,但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是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工作普遍脏、累、苦,而且工资待遇不高,风险大,这使得他们的择偶面临着很大困难。

  落户难:

  经济 素质 社保为三大门槛

  新生代农民工想要融入城市生活首先面临的就是经济壁垒。现在许多省会城市都将农民工购房在60平方米之上作为落户条件之一。但面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房价,这种以货币构筑的经济门槛对普通农民工来说实在是难以逾越的。

  其次就是入城的素质壁垒,现在不少省会城市落户要求农民工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而现在的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占到90%。

  新生代农民工想要落户城市还面临一个难题就是社会福利的壁垒,虽然现在有些省份在省内已经可以实现城市户籍统一,但是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自由迁徙仍然存在障碍,由此导致的各地社会福利系统的不兼容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无法顺利地实现其落户城市的愿望。

  我们要进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新生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选择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此外,他们寻找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注重完善自己。从年龄上来看,他们现在已经是三十而立到十八九岁之间,跟父辈很重要的一点是父辈是第一批进城的,他们一进入城市的时候,想的还是自己的老母亲、老父亲和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的就业是生存型就业。但是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基本上初中毕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高中毕业,因此有一定的文化。另外,在精神的需求方面,远远超过他们父母,他们进城就业已经变成了发展型就业。

  但是在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当中,确实有一些困境。比如说退回到农村,他们不像父辈那样对那里那么依恋,那么熟悉了;进入到城市,又有各种各样的门槛存在在那里。这是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跟他们父辈之间区别最大的也恰恰就在于此。

  新生代农民工,我们想到的是,在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改变他们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状态。在一号文件当中,这样的一个概念被这么重要地提及了。我觉得要做好迎接的准备,每个人都要做好迎接的准备。另外还有两个需求,第一个,他们在成长中可能是留守儿童,突然到了城市里头,他们并不很能吃苦,像父辈那样,有的时候会出现高犯罪率,这个时候社会怎么办?另外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更大,在他们这代人打工的时候,如何满足他们的心理、生理的需求,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呢?这两点也要去注意……

  快报分别于2008年12月7日、2009年5月4日、6月7日整版追踪报道本课题调研成果及“青春共进”计划

  相关链接

  课题组大事记

  1.2008年5月19日学校正式立项。10月,15万字的《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出炉。

  2.《现代快报》分别于2008年12月7日、2009年5月4日、6月7日整版追踪报道本课题调研成果及“青春共进”计划,约90余家网站转载,一时间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3.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2204期(2009年6月4日)刊出一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第5篇《应重视并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价值观》全篇介绍了本课题的调研成果。新华社的这组内参调研受到中央领导重视。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