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特色”的生动诠释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03日06:34
  2009,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个特殊年份;2009,一个浓墨重彩的“中国年”。

  特殊在于它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特殊在于它的节奏惊心动魄,特殊在于它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2010年的钟声响过,世界猛然发现,在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是中国成了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又是中国?

  近年来,世界赞叹着“中国奇迹”,更关注着“中国特色”。“中国”已经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称谓,更是一个显示希望和活力的名词。而“中国特色”不再是中国道路的自我总结,更为世界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坐标。如果说中国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仅仅令世界好奇,而在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世界见证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活力。

  “中国效率”领跑全球

  “8.7%”,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尚未远去的今天,这个数字成为重塑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宣布,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7%,中国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如果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比作一场考试,那么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是一份同样的试卷,而不同的答卷则彰显着不同国家的“国家能力”,检验着不同国家执政者的决策能力和不同国家政策执行体系的应变能力。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中国执政者的清醒和冷静为中国赢得了先机。

  “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这是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其实在此时,中国的发展正稳步迈向又好又快。

  “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半年后的2008年6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在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这样谆谆告诫全党。

  危机到来的前一个多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深入分析挑战和困难的基础上,强调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节奏、力度。

  “山雨欲来风满楼”,而此时的中国决策层,已经做好了应对狂风暴雨的充分准备。

  2008年9月,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危机面前,如何抢占先机、争得主动?灵活高效的决策弥足珍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容不迫、沉着应对,灵活高效地引领着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一道道号令从决策层快速发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在中国全线展开: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制定,大力度的科技支撑,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系列强有力的“组合拳”,构成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方案,形成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强大合力。

  与时间赛跑,中国跑到了世界前列。然而,危机后时代或者后危机时代都存在着种种的不确定因素。如何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成为推动发展上水平,进而成为为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基础的过程?2009年下半年,在经济企稳向好之际,中国决策层关注最多的是“问题”,想得最深的是“未来”。

  “只有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要使中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有一支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发展的后劲之所在、力量之所在。”当世界还在“打针吃药”的时候,基本康复的中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健身计划”。

  “中国理念”惠及民生

  有几组数据格外引人瞩目:

  “4万亿”,这是我国启动实施的两年投资计划的总额;

  “12亿”,这是2009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的人口;

  “910万”,这是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净增的人数;

  ……

  “4万亿将投向哪里?”中国的大手笔引来世界的探寻。中国及时给出了清晰答案:4万亿重点投向重大民生工程、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增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

  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集中力量办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利民惠民的大事实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措施中的生动体现。“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是说为了改善民生。”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在整个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始终把它摆在重要位置。”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基础设施增长44.3%,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增长61.8%,教育增长37.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增长58.5%。

  曾几何时,“养儿防老”观念在农村占有广阔的市场,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发布了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建立了新农保制度,这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向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目前已批复全国27个省(区)320个新农保首批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的试点方案,试点工作陆续启动。“老有所养”,这个亿万农民苦盼多年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集中力量办大事”,危机面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得到集中释放。何为大事?在中国决策者的眼中,大事不仅关乎全局,更关乎民生。“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胡锦涛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保民生的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有新改善。

  “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基金,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3年各级政府投入8500亿元以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2009年3月,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串串“民生数据”,感受的是“民生”二字沉甸甸的分量。

  “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吹响关注民生的号角。

  “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安全网的积极作用……”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2009年,中国农民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深刻感受着国家的进步,享受着改革的成果,一批惠及民生的大事实事改变着他们的生活:5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27万公里农村公路得以建成,624万平方米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44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

  “中国力量”创造奇迹

  “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1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发展进行战略部署,西藏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西部开发、东部率先、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俯瞰中国大地,中国呈现给世界的不仅是蓬勃发展的朝气,更是和谐发展的合力。

  中央决策,着力彰显全国“一盘棋”。

  区域发展不平衡,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今天,这个老问题已经有了新答案: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放眼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全国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增添了新活力;眺望东部地区,自主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经济活力得到恢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发展。

  全国“一盘棋”,更体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上。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也是中国抗震救灾的生动写照。地震袭来,党中央第一时间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启动国家一级应急预案,从各大军区调集10万大军,调动全国各种资源汇聚成救援合力。亿万中华儿女以各种方式将爱心献给灾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中央果断启动对口支援机制。山东—北川,广东—汶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原来相距遥远的两地,从此心连心、手牵手,共渡难关、共担风雨,短短一年多时间,灾区重建就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许多地方已经换了人间。

  “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举办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大事,也是全国的大事;办好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责任,也是全国的责任。”从2002年成功申办上海世博会以来,中央各有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协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服务上海世博。全国31个省区市积极全面地参与上海世博会,在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各省区市均已完成展示方案设计,有一些已经开始施工布置,到1月底以前31个省区市都将进场施工。截至2009年年底,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网上报名人数已达到61万。无论是场馆建设,还是人力支援,世博会都呈现出举国特色。

  科学发展总揽全局的清晰思路,为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基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3亿中国人,正以惊人的团结,创造出一个个奇迹;而全国“一盘棋”的巨大合力,正为更多的奇迹诞生提供着不竭的动力。在最为复杂的2010年,世界经济也许仍将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之后,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的中国一定会续写新的奇迹。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