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新华社事业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09日17:0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一、我党对走出"周期律"的探索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无论古今中外,从秦皇汉武到民国政府,从古罗马帝国到原超级大国苏联,都逃脱不了从兴盛到衰败的命运,都没有走出这一历史"周期律"。勿庸置疑,如何走出这个"周期律",是世界各国政府或政党必须而且始终在努力探索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对走出这个"周期律"的探索,其实质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我党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经历了四次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和建立民主政权。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提出了"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政策》中指出:"必须坚决地执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在政权机关中只占三分之一,吸引广大的非党人员参加政权。"对于这种崭新的制度,我们党是坚决而彻底地实行的,甚至在选举过程中出现共产党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一时,被选的中共党员主动退出政府或参议会,以保证"三三制"得到彻底实行。从1940年到1941年,"三三制"在陕甘宁边区及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推行,获得根据地内外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使各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更具有民主性,同时也为我党在对待和处理执政问题上的一些复杂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45年,毛泽东同志邀请黄炎培等六位国民参政员访问延安。黄炎培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力。"毛泽东同志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第二次,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些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小平同志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如: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后来构成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之义;"关键在人",突出了人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这已经涉及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基本内涵,即发展主要依靠人;要培养"四有"新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选拔干部要全面贯彻"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综合平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第三次,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要求。这把科学发展思想进一步推向前进,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如: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张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等。这些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成果,最集中地体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而又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突出了发展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这都表明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重要而直接的理论来源。

  第四次,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第一次把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四个方面统一起来,赋予了发展新的内涵。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至此,我党所强调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GDP的增长。发展需要GDP增长,但GDP增长不等于发展,速度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经济建设也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首次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提出来。

  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一段话集中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纲领提出来。

  综上可见,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际相结合,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实践、创新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一次升华,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要义、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它凝练了发展的思想、更新了发展的观念、完善了发展的思路、提升了发展的境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华社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我们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新华社从成立一开始,就紧紧跟随党中央,承担起党中央的"耳目"和"喉舌"的职能。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根据中央的部署,新华社逐步统一和调整了全国各地的机构,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50年代中期,新华社在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的同时,开始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探索。1983年经党中央批准,新华社加快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目前,新华社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已跻身世界性通讯社之列。

  近年来,新华社党组带领全社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了党中央在不同时期对新华社提出的要求和我们的主要工作,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新华社的四项职能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世界性通讯社,并强调这四项职能是统一整体,要全面坚持、忠实履行。这既体现了新华社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和政治家办社的原则及优良传统作风,又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内外新闻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既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又遵循了世界性通讯社的基本规律;既有利于统一全社职工思想,集中精力搞好新闻信息报道这一中心工作,为推行各项改革创新举措、走科学发展之路提供了依据,扫清了各种思想障碍,也有利于让全国各级党政群组织和社会各界了解新华社的性质、宗旨,理解、支持新华社的新闻信息报道,为新华社履行职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新华社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全面系统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并不断巩固、完善、深化,在整体推进中实现了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新闻信息报道和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使新华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更好履行职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全面而系统地推进新闻信息采编业务改革,综合运用和全面加强三种形式报道,使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明确了新时期新华社四项主要职能的基础上,社党组进一步明确了履行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报道--不仅有通稿、内参,文字、图片,对内、对外等传统形式报道,有互联网、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新形式报道,还有报刊形式报道。强调这三种形式报道都是履行通讯社的职能,都在增强新华社的影响力,要全面加强、综合运用。与此同时,强化采编工作与营销工作的互动,不断加强对新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认真听取用户、受众的需求、意见和建议,使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信息产品营销部门及时将海内外新闻信息市场情况、稿件采用统计情况、用户和受众的需求情况等反馈到采编部门,新闻研究部门及时对情况进行对策性分析,采编部门根据反馈回来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报道。

  根据媒体用户的意见,调整了对内、对外发稿线路,对内形成了"1+X"发稿模式("1"即通稿新闻线路,"X"即财经、社会文化、体育等专题线路),对外开设了中文、英文亚太线,改进和加强了西文及其他语文专线,进一步提高了报道的针对性,受到媒体用户广泛欢迎。据统计,2005年全社公开报道日均播发新闻信息文字稿11595条,图片稿840张,分别比2001年增长8893条和543张;对内中文新闻稿平均采用率为99%,比2002年增长22个百分点。

  在做好公开报道的同时,新华社进一步加强内参报道。整合内参资源,停办了音像内参和所有国内分社的内参刊物,组建了新的参考新闻编辑部,实现了对国内与国际内参报道资源的整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真实反映国内外重要情况,向中央和各级领导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得到中央和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据统计,2005年内参报道日均发稿130多篇,比2000年增长30多篇,领导批示由2000年的760多篇增加到1400多篇。新华社忠实履行了"耳目"和"重要通道"的职能,较好发挥了"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统筹安排,举全社之力抓好网络、信息、音视频等新形式报道。新华网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体,成为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目前,新华网在全球12OO多万个互联网站中综合排名稳定地居于百强之列;在世界四大通讯社网站中排名第一,远超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世界大通讯社网站;在国内新闻网站中一路领先:截至2006年6月,新华网已开设50个专业频道,并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设地方频道,日均发稿近6000条,日均页面浏览量6600万人次,页面点击量5亿次。根据国务院部署,中国政府门户网站经三个月试运行于今年1月1日正式开通,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世界各国政府网站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加拿大政府网站。以经济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报道不断发展,特别是高管信息、经济分析报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部门领导及用户的肯定和重视。音视频报道有了较大发展,对一些重大事件实现了现场报道;手机短信、手机音视频报道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终端用户总数达620多万户,正在为增强新华社的影响力、引导和影响舆论发挥重要作用。

  社办报刊内抓整合、外抓合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全社公开发行的报刊由30家48种整合为14家22种,质量有了不同程度提高。2005年在全国报刊发行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新华社报刊发行量稳中有升,其中《参考消息》年均期发行量10多年来第一次突破300万份,达到315万份;《新华每日电讯》由过去不少订户"只付订费不要寄报"变成不少人自费到报摊买报看;《半月谈》发行扭转了连续十多年下滑趋势,增长近30万份。

  (二)大力推进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采编与营销"两分开",构建全社统一的新闻信息营销服务平台,大大加强了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的落地工作,进一步扩大了新华社的影响力。

  2002年以前,新华社对总社采编部门和国内各分社实行财务包干、自收自支的财务政策,采编部门各自为政、新闻信息产品"自产自销",既分割了资源,也程度不同地影响报道的客观、公正,削弱了新华社履行职责的能力。如不改革,将严重制约新华社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提高,制约新华社更好地发挥"正确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世界舆论"的作用。

  新华社党组经过反复研究,推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实行采编与营销"两分开""两手抓"。将营销人员和营销业务从各编辑部和国内各分社剥离出来,组建全社一体化管理和运行的营销平台,一个口子对用户。一手抓采编,保证采编人员集中精力抓采编和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一手抓营销,保证营销人员集中精力发展新闻信息用户,抓稿件落地,改进为用户服务。"两分开"保证了采编和营销人员集中精力搞好各自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上防止"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两手抓"使营销工作成为新闻信息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报道的"上天"和"落地"工作由"两张皮"变成了"统一体"。

  --组建全社一体化管理和运行的营销平台,改变多头对用户、管理混乱的状况。将新闻信息营销服务业务和人员从"新闻信息中心"剥离,与总社有关采编部门的营销服务业务和人员合并,组建营销总平台,统一营销全社新闻信息产品,管理国内外分社营销工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反馈用户的需求、意见和建议,维护新华社权益。同时,在营销平台统一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办法。

  经过全社上下的努力,新华社党组的这些决策取得了预期效果:全社逐步形成了以营销新闻信息产品为中心,以多媒体新闻信息、社办报刊、直属企业为支柱的规模经营格局,大大提高了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2001年"万户工程"的基础上,全社新闻信息产品有效用户到2006年6月底达到57000多家,其中海外用户达9700多家,特别是发展海外主流媒体实现了新的突破;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媒体的市场占有率达100%,比2000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

  注:截至2006年6月底,新华社用户总数达57434家。

  (三)紧紧围绕四项职能,调整经营管理方针,摒弃粗放经营模式,大刀阔斧清理整顿公司,实施集约型发展战略,实现了新华社经营结构的历史性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

  新华社自创建以来,在忠实履行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赋予的使命的同时,其自身发展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前,党中央对新华社的财务体制是供给制,发小米,一个记者一袋;发着装,一个记者一顶帽子、一身衣服;办公用品,同样是一个人一支笔、一瓶墨水。新中国成立后,在共和国走过的前30年历程里,新华社也一直实行财政包干体制。

  新华社的经营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各单位纷纷兴办经营实体,经营项目五花八门,有的搞旅游开发、搞出租车公司、搞酒业开发,还有的搞时装模特表演,经营服装百货、餐饮服务等,摊子铺得很大,全社经营实体最多时达600余家。由于管理不够规范、经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原因,导致一些经营实体经济纠纷不断,既损害了新华社的形象和声誉,也影响了新华社职能的履行,影响了新华社事业的发展。

  从80年代末,新华社开始清理整顿经营实体,经历了几任社领导,历经几个大的战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粗放式的经营思路没有根本转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华社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新时期的主要职能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全社经营管理的方针政策作了根本性调整:明确了新华社的整个经营工作主要是营销新闻信息产品、发展新闻信息有效用户;对与新闻信息报道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经营实体,除了既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又能为新闻信息事业发展积累一定资金的外,首先从有"毁牌"行为、管理混乱和亏损的入手,进行彻底清理整顿。

  2002年下半年,新华社正式拉开了这项工作的帷幕。至2005年底,新华社经营实体从437家减少到70家,共撤并停办经营实体367家。2006年对清整工作继续加大力度,加快进度,1-7月又完成了17家经营实体的注销手续。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新华社经营工作实现了战略性调整,经营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赢得了两个效益的统一。"十五"期间,全社累计实现利润比"九五"增长68%;其中新闻信息产品营销利润所占比重由"九五"末的三成上升到"十五"末的近八成。

  (四)坚持科技兴社,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着力建设"一库三网"(多媒体数据库和新华网、宽带网、办公信息网),全面提升了全社采、编、发和营销、管理的技术装备水平,为新华社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新闻信息市场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技术建设,本着"事业要发展,技术要先行"的思路,按照"以我为主、合作开发、先进适用、节约高效"的原则,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与支持,推动了新华社通信技术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媒体数据库。为整合新华社记者在世界各地采集的新闻信息资源,适应多媒体时代发展的需求,2001年底,新华社党组果断决定,建设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多媒体数据库。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新华社所有的记者就像在全世界各地采集新闻信息的采购员,编辑就如同加工菜肴的厨师。长期以来,新华社的情况是:一会儿这位厨师指定采购员去买白菜,一会儿那位厨师又要求采购员去买萝卜。白菜买回来后,这位厨师却往往只用了一小块,一大块都丢了;但想要那位厨师剩下的萝卜,却不一定能得到,只好自己再找一位采购员买一个萝卜,然后也用了一小部分,余下的又丢了。这种部门的分割、资源的浪费,导致新闻信息产品生产力的发挥受到了掣肘,严重影响了新华社事业的发展和职能的发挥。如果能够把采购员们采购来的萝卜白菜及其他所有原料都放到一个案板上,所有的厨师都在这个大案板上操作,你用的萝卜切一半我接着用;我用剩下的白菜你接着炒,情况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几年来,新华社组织国内外专家,运用世界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完成了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目前,多媒体数据库已成为新华社集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储存、加工、开发、管理和产品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平台,成为全社新闻信息资源的"总入口"、新闻信息产品的"总出口",在中国乃至世界媒体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新华网技术系统日趋完善。新闻网站与政府网站相结合,总网与地方频道和专业频道相结合,基础平台、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等项目相继建成,新闻信息编发能力显著增强,防范网络攻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新华网依托新华社遍布国内外的150多个分支机构,组成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每天以中(简、繁体)、英、法、西、俄、阿、葡、日等多种语言,以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短信、彩信、WAP等多媒体形式,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网上新闻信息总汇"。此外,还受托建设中国政府网、振兴东北网、中国文明网等政府网站和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博鳌亚洲论坛、中俄国家年等官方网站,受到了广泛好评和认可。其中,中国政府网填补了我国"政府上网"工程的空白,振兴东北网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战略"的权威宣传平台和海内外网民共同参与东北振兴的互动平台。

  ――宽带网和办公信息网系统进一步完善。宽带网不仅形成了双路由互为备份的通信传输系统,而且可以把电视电话会开到国内派出机构和驻外总分社、大分社,成为我社指挥报道、研究和布置检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办公信息网已经覆盖总社各部门、各单位和国内各分社以及驻外总分社、大分社,成为全社沟通内部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监控系统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技术科研能力和全社采、编、发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建立了实时网络监控系统,对网络运行的实时监控能力进一步提高,连续五年实现了系统安全运行目标;牵头完成了国家"十五"重大科研课题――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的研制,填补了我国传媒科技领域的一项空白,为中文新闻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开发、利用与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技术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突发事件和重大报道的技术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改革人事、财务、外事、行政、后勤等管理与服务体制,建立涵盖全社所有方面、所有岗位、所有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升了内部运转效率,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社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采编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将教育活动和各项工作相结合,"两不误、两促进",受到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中央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和社内干部职工及媒体用户的好评。在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全社参评职工7855人,满意和基本满意达95.4%;同时,广泛征求了国内媒体用户的意见,满意和基本满意达98.1%。

  --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在全社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新机制"的原则,逐步实行按需设岗、按岗定待遇的聘用制;对直属事企业单位逐步淡化行政级别,社党组只任命一把手和审批党组成员,新任领导职务根据岗位需要由单位党组织按规定程序考核聘任,签约聘用;信息部设经济分析师岗位,还从社外聘请了8位特约经济分析师;编辑部改革终审发稿人岗位管理制度,营销平台设了市场分析师岗位,技术局设了学科带头人岗位。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传达文件、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的制度进一步落实,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有所提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离退休人员的日常服务工作进一步改进;积极开展适宜、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

  --紧密结合新华社的实际,初步建立起涵盖全社所有职能部门、直属事企业单位、派出机构的所有岗位、所有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坚持在落实中完善、在完善中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社范围内统一实施采编、营销、管理考核,分类实施采编部门、营销部门、管理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直属企业、国内外分社的考核办法,并逐步将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增减、人员进出、岗位变动、职务上下、职称升降的重要依据,在全社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公开公平、有序竞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了新闻信息报道和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

  --推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所有支出实行预算管理。新华社党组根据国家关于财政管理体制由包干转为部门预算的精神,将全社每年所有支出分为预算资金和预备资金;所有预算都由部门按照使用方向、理由、开工和完工时间、由谁负责等要求作出预算报告;不论日常预算、专项预算还是追加预算,都要经社长办公会讨论决定。从社长开始,任何个人不批钱,计财局不在社长办公会决定之外支出一分钱;不论日常预算还是专项预算,都要进行年终决算。对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全成本核算,新增利润按鼓励增收节支的原则,确定留成比例和可用于职工奖励的比例;对直属企业按有关规定实行以目标利润为重点的经营预算和经营业绩考核的财务管理体制,通过考核兑现奖罚,鼓励企业加强成本费用和财务风险控制。对全社政府采购作出规范,对全社二级财务实行联网监控。规范职工收入分配,将收入由暗变明,缩小了部门之间收入水平差距。

  --进一步改进对驻外分社的管理,加强涉外工作。调整驻外布局,整合驻外资源,组建了欧洲总分社,增设了加沙分社,恢复了喀布尔分社。截至2005年底,包括5个总分社在内的驻外分社总数达102个。进一步完善了驻外分社报道管理指挥体系,基本建立了总社-总分社-分社的三级指挥报道和管理体制,较好发挥了总分社和联合国分社、莫斯科分社在组织地区报道和管理所辖分社中的作用;强化了对驻外分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改进了对驻外分社和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大力推进驻外分社聘用外籍雇员工作,改进和加强了对雇员的聘用、培训和管理。目前,驻外分社外籍雇员200多人,有的做出了突出业绩,成为改进和加强我社国际新闻报道的一支有效力量。坚持外事工作为外宣、外销工作服务,加强了与西方国家、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台港澳地区的主要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新华社在国际新闻组织中的积极作用。"十五"期间,新签、续签新闻合作协议34家。截至2005年底,新华社已同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29家新闻和政府机构签署了新闻合作协议。改进了外国专家使用和管理。

  --坚持从严治社,依法管理,行政、后勤等管理与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加强了制度建设,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五年来,共制订或修订全社性规章制度530多件,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进一步明确总社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减少了职能交叉和工作扯皮;加强督促检查,增强了执行力,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明显减少。2005年,职能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和国内外分社会议费、招待费比2001年分别减少850多万元和570多万元,下降幅度分别为62%以上和34%以上。

  按照"稳定、服务、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后勤管理体制,改进了为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的各项服务工作。实行了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两分开";实施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加强了成本核算;推行服务承诺制,试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有新的提高。

  切实关心职工的生活,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解决一些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提高职工工资外收入水平,强化门诊部的保健和救急功能,改进食堂的餐饮服务,完善职工休假和驻外人员探亲制度,建立夜班公寓,实施"爱心救助"制度等。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华社事业发展"两个适应,一个基本遏制"的总体目标

  2006年初,新华社党组在回顾总结"十五"期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新华社今后五年至十五年所面临的形势,集思广益,研究制订了《新华社2006-2010年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到十五年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明确今后五到十五年,全社同志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国"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社党组关于新时期新华社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继续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加强管理,开拓创新,促进发展,把新华社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世界性通讯社,基本遏制与西方大通讯社在国际舆论竞争中"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这"两个相适应、一个基本遏制"的目标既着眼全局、立足长远,又脚踏实地、具有可操作性。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新华社把提高舆论影响力作为全社工作的主线,坚持"内外并重"的方针,本着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能做的事先做起来的原则,以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为突破口,以改进中英文对外报道为重点,以亚太地区为主战场,增强与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竞争力和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

  为实现"两个相适应、一个基本遏制"这一总体目标,研究制订了主要措施:

  ――传统形式报道要与时俱进,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改进流程,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报道实效,增强我社报道的不可替代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对海内外有影响的媒体以及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的覆盖率和媒体采用家次等,进一步增强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的实际效果。

  ――全面加强新形式报道,在整体推进中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报道门类。新形式报道在各自发展中应实行动态整合,实现新华社资源利用最大化。

  ――进一步整合社办报刊资源,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做大做强。重点报刊要通过找准市场定位,努力办出特色,巩固和强化在国内时政、财经、国际类报刊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其他报刊也要加快改革发展。

  ――继续加强报道组织指挥体系、多媒体数据库、采编人员激励机制的建设,全面推进新闻信息采编与新闻信息产品营销、新闻研究工作的协调互动。

  ――坚持正确的经营工作原则,不断完善全社新闻信息产品的营销体制、运行机制,加强和改进管理与服务。要坚持围绕履行新华社职能抓发展,坚持经营工作在操作上与采编工作分开,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下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所有经营活动都要遵守我国和驻在国法律法规。

  ――实施营销工作战略性调整,大力加强海内外新闻信息产品营销。国内营销工作要巩固发展媒体用户,大力发展非媒体用户,不断扩大覆盖面。海外营销工作要继续坚持外宣、外事、外销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充实海外营销力量,密切与我国驻外机构的沟通合作,一手抓主要媒体,一手抓主流社会,力争到2010年海外新闻信息有效用户总数超过1万家。

  --按照适应市场、集团经营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报刊广告、发行、印刷等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实力。深化直属企业改革,完善出资人管理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办法和薪酬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搞好增收节支。

  ――密切跟踪世界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利用高新技术推动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战略性研究。要加强与世界大通讯社的技术合作,扩大对外学术交流;要抓紧建立引用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并不断完善"一库三网"的各项功能。多媒体数据库的重点是对内抓管理,确保待编稿库成为全社新闻信息资源的"总入口",确保成品稿库成为全社新闻信息产品的"总出口",严禁"库外循环",防止资源流失,同时大力发展海内外的数据库用户。提升宽带网的带宽和覆盖范围,进一步优化系统,确保线路畅通。加强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的技术建设。继续完善和扩充功能办公信息网,建成全社各类管理的统一技术平台。

  ――抓好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等技术专项建设,加快技术系统配套建设;加快容灾备份系统建设,使新华社的核心技术系统和关键数据具备容灾备份及灾难恢复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继续为采编和营销人员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作用。对重大报道、突发事件报道、领导人出访报道和移动报道所需设备,做到按需配备、完整配套、统一管理、随时可用。

  ――深化技术管理与服务体制改革,落实技术管理与运维服务"两分开",为实现我社技术项目开发、运维提供坚实的体制保证,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全社日常技术运行维护,确保全社技术系统安全、稳定。

  ――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基本实现社党组管理的领导干部聘任制、任期责任制。完善直属事业单位副职领导干部聘任制度,根据条件对国内分社和内设机构新任副职领导干部试行聘任制和任期制。

  --积极推行全员岗位聘用制,基本实现身份并轨。要根据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职工承受程度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好。对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控制人员总量,优化人力配置,促进合理流动,努力建设一支采编、营销、技术、管理和服务等各类人员比例适当,年龄、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加强海外雇员和通讯员的聘用和管理。

  ――大力提高全社人员特别是新闻信息采编人员的外语水平。建立外语人才数据库,基本实现全社外语人才的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和统一使用。

  ――基本形成以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机制;统筹安排各项培训,建立按需求、分层次、多形式、重实效,分级组织、分类实施的全员培训机制。

  --基本形成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公开、公平、科学、规范的分配机制。进一步规范考核工作程序,使考核工作进一步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强化民主监督和务实。

  --以中国新闻报道为突破口,以改进中英文对外报道为重点,以亚太地区为主战场,增强对外报道的影响力,增强与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竞争力和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

  --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运作顺畅的对外发稿线路。

  ――坚持外宣工作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增强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说服力。五年内,国际新闻自采稿件达到发稿量的40%以上。

  实践证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华社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坚信,继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新华社事业发展必将实现新的飞跃。

  (作者单位:新华社)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