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华盛顿邮报》报道:巨大努力让汶川重生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2010年02月10日09:01
  2009年12月3日,当地群众从广东援建的汶川第一小学前经过。当日,广东援建四川省汶川县“十大民生工程”正式交付使用,333项工程总投资30亿元,覆盖城乡居民住房、教育、卫生、供水、道路、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农村公共服务、农副产品流通、防灾避灾等10个领域。从废墟上崛起的新汶川已初具轮廓。新华社记者刘海摄

  美国《华盛顿邮报》2月8日文章,原题:巨大的重建努力使中国的地震灾区获得重生成双成对的人黄昏时分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中心练习跳交际舞,从容不迫地在汶川城中心旋转身躯,这个城市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在新建成的小区“阳光之家”旁边的马路上,人们正在往刚完工的楼房里搬家。穿着鲜艳服装的羌族妇女在新建成的、能容纳200张床位的医院前排起队,这家医院只用90天就建成了。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仅仅22个月后,与地震大破坏直接相关的痕迹只剩下山腰上暴露的岩石和泥土。“我们恢复得相当快”,项目经理宋津峰(音)说,“首先是住房,然后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最后是工作。”

  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拨付的约110亿美元的政府重建基金,这在贫穷的海地是不存在的。尽管四川震区的人均年收入约3000元人民币,但中国繁荣的经济和激增的政府收入意味着不缺少(重建)资金。

  为财政“肌肉”锦上添花的是中国强大的制造和建筑实力、丰富的工程技术以及强大的交通运输设施。更深层的一个优势存在于中国组织严密的制度,适合应对这类危机,不需要进行冗长讨论就能制定出清晰目标。

  汶川重建工程一直受到中央政府非同寻常的高级别监督。高级领导人多次视察,承诺不遗余力地帮助该地区重新站立起来。为加快恢复速度和提供额外监督,政府下令该国的每个省、地区和大城市选择一个受灾县进行帮助,提供资金和技术。

  在“阳光之家”,中学教师张霞(音)搬进了100平方米的新家,地震发生后一家人住在板房里。“有时会感到害怕,但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回到家的感觉”,张说。37岁的卢彩琼(音)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儿,她获准再生育,儿子才出生6个月,她说:“有太多的悲伤、不确定和经济压力。我们无法对未来想太多,但这像一个新的开始。”(作者克里斯托夫·鲍迪恩,陈一译)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