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姚景源:CPI涨1.5%无需恐慌 食品将继续涨价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2月12日08:23
  中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8分报道,国家统计局昨天上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此前市场普遍预测1月份CPI同比上涨1.8%以上。多家机构更是认为,2010年这第一份CPI报告或许将成为央行考虑是否加息及加息“时间点”的重要依据。CPI增幅低于市场预期,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在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的价格涨跌中,我们又能解读出哪些信息?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姚景源昨天(11日)接受了记者郭静的独家专访:

  尽管从环比来看,这已是从2009年11月份以来CPI连续第三个月上涨,但是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看来,目前还难以判断通货膨胀已经显现。

  姚景源:确实有上涨压力。但是同比有局限性。去年1月有春节,今年春节是2月,所以我主张连续3个月看看CPI究竟是一个什么走势。单单从1月份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6%,我们还没有必要惊恐,这一点判定不了中国要出现通货膨胀。

  在各类价格上涨的商品中,姚景源特别提醒要注意两类商品价格的上涨,一是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8.5%,一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7%。前者有引起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后者则很可能触一发而动全局,带动物价的全面上涨。但相比之下,食品类价格的上涨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姚景源:汽车价格上涨只影响买汽车的人,油价上涨只影响有车的人,但蔬菜价格上涨影响每一个人。我们看一月份蔬菜价格上涨。一方面,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从历史上看不是高位,我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曾同比上涨24.1%。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有所上涨)。蔬菜是每一个人都要吃的东西,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

  记者:您讲过,可能有三种情况引起通胀,一是输入性通货膨胀;二是某一种商品(如猪肉)涨价推动;三是货币投放量过大。从一月份CPI指数来看,您觉得可能出现某一中商品的价格上涨推动通货膨胀的情况吗?

  姚景源:比如说燃料价格一月份同比上涨18.5%,这是输入性(价格上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必然传导到我国。同时,我们要防止个别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全局性问题。记者:一月份蔬菜价格上涨会像猪肉那样导致全局性问题吗?

  姚景源:有这种风险,要防止它。比如(蔬菜价格)涨到一定程度,人们就减少对蔬菜的购买,但是人们还要生活,肯定要选择替代品。1月份蔬菜价格上涨17.1%,猪肉下降8.6%。蔬菜价格涨得厉害,百姓就会少买一点蔬菜,会多去买肉。这里说的是相对价格。

  在这种相对价格下,人们可能转而追求其他产品。这样其他产品价格也会拉升,原来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变成上涨的趋势。从这个角度说,一种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涨得过高,要警惕产生其他商品连锁性上涨。

  姚景源提醒,2月份随着春节的来临,食品类价格上涨的趋势会更明显。

  姚景源:从趋势上看,有些产品的价格还得再涨。比如说食品价格,2月份过年,大家肯定增加这方面的消费,烟酒、酒店也是在销售旺季,(价格也可能会上涨)。

  和许多经济学者观点相同,姚景源认为,在经济上升期,温和的通货膨胀并非坏事。那么CPI涨到什么程度,就有风险了呢?姚景源说出了他的判断:

  姚景源:价格是调整经济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当物价上涨,我们更应当关注低收入群体,他们受的影响会更大。如果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要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

  姚景源最后强调,食品类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是最需要防范的。

  姚景源:食品价格在CPI中占约1/3的权重,涉及到千家万户,我们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食品价格上,要下大力气防止食品价格出现过高过快的长势,它有可能导致更多(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