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整治号贩子不能放过家贼

来源:
京华时报
2010年02月27日03:03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乃康
春节刚过,年味的硝烟还未燃尽,沉寂一时的医院号贩子又开始“工作”了。据报道:近期,一些曾被警方处理过的号贩子又开始在煤炭总医院的挂号大厅内倒卖专家号,结果被警方抓个正着。而与以往号贩子“单打独斗”不同的是:此次落网的号贩子们在该医院还有一个保护伞——即由铁路保安公司派驻该医院的保安队长陈某。陈某作为保安队长在煤炭总医院执勤,收受号贩子每月上供的200元钱财后,便对王某等3人在医院挂号大厅倒卖专家号视而不见。于是,一幕现代版的“老鼠爱上猫”,公然在煤炭总医院的挂号大厅上映。挖出萝卜带出泥——此次警方抓捕的意外收获,是在一群号贩子身后还牵出个穿“官衣”的。
俗话说,“鸡有鸡门,鼠有鼠道”,陈保安队长与重庆的黑社会保护伞文强,虽然在道行和影响范围上不能相提并论,但骨子里却异曲同工,都是利用手中的一点权力,为一己之私进行权力寻租。医院保安作为院方维持正常医疗秩序的派驻力量,与公然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牟取不义之财的号贩子,本应是猫和耗子的关系。但猫架不住耗子爪子里那点吃食的诱惑,最终便与其沆瀣一气,于是就使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演变成了一幕“贼见贼一哈腰”的闹剧。苦了的,只有心急如焚,亟待专家诊治的患者。
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与紧张,也由于部分患者对大医院大专家的过度迷恋,医院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的问题,一直令有关各方十分头疼:一方面是患者的数量没有限度,另一方面,则是医院能够提供的专家号数额十分有限。这种供需矛盾在客观上为号贩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也是号贩子屡打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关各方为此采取了多种措施,从网上预约、电话挂号直到实行看病实名制,办法多多,却很难把票贩子根治。究其原因,除了优质医疗资源一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外,更多的则是各种行之有效办法在执行中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更何况还随时有可能出现陈某这种穿着官衣吃里爬外的内鬼。
这就提醒有关部门,尤其是医院的管理方面,在对付号贩子的招数方面,还要开动脑筋多想点办法,不能奢望一个“实名制”就能使票贩子无所遁形;更不能在执行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甩手大爷。事实上,号贩子往往比我们更勤快。据悉,在全市已普遍实行实名制挂号之后,号贩子已经想出了“用号贩子名看病,患者实名再抄方”等若干应对之法继续在各大医院招摇。
最后一点不能不提。此次煤炭总医院号贩子的“保护伞”事件再次说明,维持医院秩序,打击号贩子的行为,不仅不能单纯依靠外包的保安公司,医院内部也要加强日常的巡查和监管。同时,监管目光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外,而同时要重视来自内部的蛀虫。事实上,无论是号贩子还是票贩子等等不法行为,每每都有内鬼在暗中照应,这种现象足以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所谓“家贼难防”,但是不得不防。
见昨日A09版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