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 > 最新文章

周文重:辞别美利坚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0年03月03日15:24

  周文重:辞别美利坚

  几十年的外交简历,包括四次赴美上任,在美工作时间累计长达约17年,他几乎经历了中美关系中的所有重大事件

  文 | 张若

  用“辞旧迎新”这个词来描述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最近的日子,十分贴切。尽管中国驻美大使的任免还没有正式的官方通知发布,欢送周大使的各种活动与仪式已经陆续在大洋彼岸开始了。

  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三,中国驻美大使馆举行了周文重的离任招待会。各大媒体均报道了这则消息,并醒目地配上了周大使当日的一段讲话:“中美关系31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

  此时此刻的这句话,对于当下颇有些不寻常的中美关系而言,意味深长。从之前美方宣布对台军售,到近日奥巴马不顾中方强烈抗议执意会见达赖等,中美关系的三大问题(对台军售、达赖、贸易摩擦)中,两根弦已绷紧。

  如何让看似拉直的中美之弦恢复弹性,这位外交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和美国打交道的老外交家,无疑有相当大的发言权。2月23日接受媒体专访时,周文重坦言——“我想这些问题,已经发生了,中美之间还需要加强沟通,加强对话。当然美方应该对它所做的这些事情能够有个说法,有个交待。”

  “对于世界上来说,绝大多数国家或者说各国人民,包括两国人民都希望中美关系还是继续向前发展。我觉得希望美国领导人能够顺应这样的一个潮流,能够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精神来处理这些问题。”

  在美工作十多年

  “辞旧”意味着下一步的“履新”。周文重30多年的外交行程中,有近一半的履新都和美国相关:2010年的这一次辞别,对于已经65岁的周文重大使而言,真正告别了美利坚。几十年的外交简历,包括四次赴美上任,在美工作时间累计长达约17年,他几乎经历了中美关系中的所有重大事件。

  首当其中的便是中美建交。

  1978年,在翻译室工作了三个年头的周文重作为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的助手抵达华盛顿,他见证了中美关系的日日更新,亲眼目睹五星红旗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上空升起。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柴泽民从联络处主任变成了新中国首位驻美大使。周文重也更新身份,成为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随员、三秘。

  一年后,不懂外语的柴泽民大使在周文重的协助下,成功地解决了里根就职典礼邀请台湾当局代表出席一事。“到美国,我四年半,他就跟了我四年半,因为我离不开他,他这个人一般不多说话,工作是很出色的。”柴泽民多年后还盛赞这位优秀的助手。

  1987年,已经升为外交部翻译室处长的周文重重返美国,担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的副总领事。在旧金山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周文重的外交技巧进一步显现。当时遇上了一桩跨国贩毒案,但在双方的配合下,中美警方很快联手破获了案件。出于双方共同禁毒的立场考虑,中方同意让中国的罪犯到美国法庭作证,然而滑稽的是,犯人到了美国后竟然申请政治避难,美方居然同意了其荒唐的申请。“我当时在旧金山处理这个案子。这个也使我更加了解美国这个社会它是很复杂的一个社会,有多种政治力量。所以美国很多事你必须要从多种角度来考虑。”周文重对于那次事件记忆犹新。那场外交事件,后来还被拍成一部电视剧,叫《无国界行动》。

  1994年,周文重第三次赴美履职,担任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一年后任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在此期间,发生了李登辉访美事件,在参与处理这次事件中,周文重再次展现了其成熟干练的外交才能。

  但真正体现周文重沉稳冷静的外交风格的,是2001年处理中美撞机事件。彼时,周文重刚从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的位置上调回,担任外交部主管美国事务的部长助理。回国刚上任一月,他便负责处理棘手的撞机事件。24小时之内,周文重两次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里赫。“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周一边看着我,一边用英文与我交流,整个谈判过程都是用英语进行的。这是不寻常的⋯⋯”

  事件最终得到了妥善的解决,美方接受了中方的要求---道歉。当时还有一个敏感的问题是怎样把美方的飞机运回国。中方很坚决,“你怎么运回去都可以,但是不能飞回去,不能允许这样一个间谍飞机,从中国的飞机场起飞再飞回去”。后来决定把它拆散了运回去,用俄罗斯的飞机,飞了十个航次,把飞机运回美国。这件事的处理让普里赫对周文重尊重不已。事毕,普理赫作为美方谈判代表还写了封信给唐家璇外长,称“周文重在紧张的谈判过程中依然能够表现得井井有条和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他坚定地捍卫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那次交锋,也种下了周文重和普理赫的友谊。当2005年周文重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四度赴美上任时,普理赫也夹在数不清的欢迎人群中。“那天欢迎他的人多得不得了,很多人去欢迎他,因为他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炊事班长结良缘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周文重,幼年在上海度过。1963年考上了北京外贸学院,就读于该校的外贸专业。但那时由于法国戴高乐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一些欧美国家包括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以及北美的加拿大等纷纷表示要和新中国改善关系,如此情况下,北京外贸学院开始设立外贸外语专业,培养涉外人才。周文重因此转到了外语专业。那一年,他19岁。

  1968年,周文重被学校选派出国进修,然而“文革”的开始导致留学遥遥无期,当年他就离开学校了。也正是因为“文革”,那一年包括外交部在内的中央有关部委纷纷关闭了从高校进人的大门。后来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北京地区的外语院校学生被集中起来,送到汤山解放军农场进行劳动锻炼。周文重被分到了炊事班,任炊事班班长。“我也是搞不清楚为什么当时看中我,叫我去做炊事班班长,做这么多人的饭,我们上海人本来就不怎么吃面食,现在你不仅是要吃面食,而且要做出花样。”

  研究如何做好面食的周文重劳动之余,收获了爱情。对方是北京广播学院英语专业的女孩,刚从瑞典留学归来,也被分在炊事班。“我负责主食,她负责副食,按规定,农场不许谈恋爱,但是因为接触多,就产生了感情。”那个名叫谢淑敏的女孩后来成了周文重的太太。

  两年后,谢淑敏进了人民画报社,而周文重则成为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的一名翻译。1973年,工作出色的周文重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成为中国公派英国留学的人员之一。 同学中,包括现任外交部长杨洁篪等人。

  又过了两年,学成归国的周文重调入外交部翻译室,正式进入外交界,迄今,已有35年。35年并非周文重外交事业的终点,新的风帆仍将启航。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