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浦发欲联姻中移动 开创央地企业合作新模式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3月05日09:10
  新华网上海3月5日电(记者姚玉洁)浦发银行3日晚间发布公告,。因相关方案尚需论证,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这部分印证了此前的市场猜测。上海本土银行翘楚牵手央企“巨无霸”中移动,这桩可能的联姻给市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浦发不仅可以借此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也有望在移动金融等创新业务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这桩联姻探索的央企-沪企合作的新模式,也有望使得上海金融国资国企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银行再融资的“浦发模式”

  当天的公告并未公布战略入股的方式和具体金额,但毫无疑问的是,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截至2009年9月,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1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76%,核心资本充足率已低于银监会7%的监管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中国银行业当前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补充资本金以符合监管层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是选择之一。与2003年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引智”重于“引资”的出发点不同,此轮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就是解决资金问题。号称“全球最赚钱公司”之一的中移动显然是绝佳的战略入股候选人。

  “我国银行业盈利水平较高,而对国内资本开放度不够,浦发银行此次引入中移动是一个积极的尝试,也为其他银行再融资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标本。”郭田勇说。

  浦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也将驱散此前一直笼罩在银行股上空的“再融资”阴霾。银监会将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1%、中小银行提高至10%,使得2010年中国银行业面临2000多亿元的资本金缺口,由于担心巨额融资需求投向股市,A股一度上演大跌行情。随着中行400亿元可转债融资方案和交行420亿元“A+H”股配股融资方案出台,以及“浦发模式”的明确,银行再融资负面影响基本消化。

  “手机+银行”协同效应

  而在业内人士眼里,浦发与中移动的联姻,“钱景”远不止此。

  “中移动入股浦发,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中移动超过5亿的用户量,将给浦发银行带来丰富的客户资源,帮助浦发银行进一步加快全国网络的覆盖和扩张。这对于零售业务处于"短板"的浦发银行来说,意义不言而喻。”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说。

  郭田勇认为,如果这桩联姻能够成功,不管是对银行业还是通信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浦发银行未来在手机银行等增值业务带来重大契机,合作充满想象空间。

  近年来,银行业信息化、科技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上银行的功能在手机银行上都已经可以完成,后者有望成为电子银行的主流。多家银行都已将手机银行业务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浦发若成功牵手中移动,无疑有望在这一新兴业务拓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对于中移动来说,近来新增客户放缓的迹象,使得其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移动用户总数5.22亿户,当月净增用户423.8万,连续数月呈放缓趋势。

  据介绍,在欧洲、日本等地,“刷”手机坐地铁、买东西的手机支付方式已相当普遍。中移动也在国内推出了“手机钱包”看电影等活动,并有望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刷”手机买世博会门票。但由于相关政策限制,手机支付目前在国内尚无法进一步推广。中移动入股银行不仅可以分享银行业的高增长、高收益,更有望提前布局手机支付领域,一旦政策放行,中移动将占尽先机。

  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新“信号”

  浦发如果成功牵手中移动,将是继上航和东航重组后,地方国企与央企的又一次携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思路更加活跃开放。

  去年7月,为更好地发挥上海金融国资国企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作用,上海市委、市政府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通过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吸引一批处于行业前列的国内外重要金融机构入驻上海,培育若干家主业突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市属骨干金融企业。

  目前,上海市属金融企业共16家,拥有35张金融牌照,截至2008年底,其资产总额达到2.45万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72.7%。但上海金融国资布局分散、持股分散等问题,制约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将以开放的姿态,与国内外优秀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要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把上海的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季文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浦发引入中移动为战略投资是个非常高明的设想,开创了央企和地方国企合作的新思路,这一跨行业的强强联合有望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说,“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未来在引进国内外金融资源方面,我们还会有类似的动作。”

  目前,上海本土金融企业已具有相当竞争力。如浦发银行资产规模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二;国泰君安证券2008年综合实力在行业内排名第二;太保集团在控股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成功登陆H股等一系列动作之后,实力已不容小觑。市场人士认为,依托上海丰富的金融资源,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央企-沪企整合,或者外资-地方国资整合的好戏上演。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