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媒体深度报道 > 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 最新报道

川北王皮影 一路舞出艳阳天

2010年03月11日15:40

  一门濒危的民间艺术,不依赖政府保护,不依靠企业赞助,却率先杀出重围,焕发生机,进而成为四川阆中市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川北王皮影 一路舞出艳阳天

  □本报见习记者 吴力

  “一帘灯影唱高楼,宛转歌喉度曲幽。阿堵传来神毕肖,果然皮里有春秋。”

  几张牛皮,几根竹棍,几声唱腔,就是一台精妙绝伦的春秋大戏,只有看过皮影戏,人们才会真正“恍然大悟”—戏里果然有乾坤!

  上海世博会表演项目的角逐场上,今春又有两个新面孔杀出重围,成功入眩它们就是四川川北皮影和浙江乌镇皮影,或许这将给皮影的发展带来又一次转机。

  皮影艺人在困顿中何以杀出重围?皮影黯淡时又何以再放光彩?带着疑问,影响力周刊记者采访了四川阆中“川北皮影王”。

  一波三折,差点断代

  “自曾祖父王元胜创立王皮影,经我爷爷王文坤改造,传到我已是第七代。”王彪如数家珍,“中国皮影戏大概有陕西、湖北、四川三派,我们属于四川的川北流派。”

  川北皮影王又叫王皮影,创于康熙年间。皮影流派中,他们是惟一以姓氏命名的。在王皮影发展史上,王文坤起了关键作用。这位已故皮影大师,在年幼时就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王彪告诉记者:“爷爷19岁就基本掌握曾祖父的演技,曾祖父便让爷爷外出拜师继续学艺。”

  王文坤聪明好学,喜欢打破常规,他深夜练刀法,练成了“落刀而就,潇洒流畅”的裁划绝技。嫌当时盛行的渭南皮影太小,王文坤便把影偶身高增大一倍,一时轰动乡邻。

  解放后,皮影戏获得新的生机,王文坤以新的热情投入皮影表演。但在“文革”中,“因为皮影内容多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神仙皇帝一类,爷爷被打成‘封资修’而挨批,到父亲这一代就失传了。”王彪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王皮影迎来了新的春天。当时农村很少通电,晚上看皮影就成了大家的习惯,“小时我天天跟爷爷去耍皮影,跑了一年,学了许多台词。我感觉很有趣,不知不觉就爱上了皮影。”王彪觉得自己爱上皮影很自然。王文坤见孙子领悟力好,便拿出一年时间,专门在家调教。

  荣耀巅峰,遭遇尴尬

  后来,村里通了电,有了广播和电视,看久了皮影的人很快被吸引走。加上演艺收入不高,成家后的王彪还要养家。“虽然我酷爱皮影,可没钱就养不了家,我守着这些‘活宝’过不了一辈子。”王彪至今还在叹息生活的无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王彪最终还是决定先为生存找出路。之后,他去过东北和江苏、广东等沿海一带打工,这一走就是六年。

  1988年,就在王彪为生计奔波在外时,王文坤应邀出演维也纳金色大厅,一个川北农民就这样带着皮影登上了世界艺术殿堂,成为第一个登上金色大厅的中国农民艺人。

  演出后,奥地利国王授予他金质奖章。这或许是王皮影家族荣耀的巅峰时期,因为这之后王皮影便遭遇了难寻传人的尴尬。

  “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是艺人的传统,其实王文坤一直想调教出一个传人,但是他的孙辈为了生计而不敢“担此大任”,1999年王文坤带着满腹遗憾离开人世。

  重出江湖,涅再生

  “后来有件事,让我下决心再闯皮影江湖。”王彪告诉记者。2000年,王彪在北京一家古玩店里看到很多皮影,一下激发了他对皮影的感情。王彪几次喊老板,不料老板却反问:“你懂皮影吗?”“不懂可以学嘛!”王彪顺手耍了起来。店老板见他在行,便拿出一张照片给他看,“那不是在金色大厅表演的爷爷吗,我心里激动。店老板当时给我一个电话号码,说那人是搞收藏的。”王彪对那次邂逅记忆犹新。

  回到成都,王彪拨通电话,听筒里传来声音:“你是不是姓王?王彪1刚回到成都的王彪,觉得既惊讶又亲切。“他告诉我他叫赵树同,”王彪说,“赵老师说他收集了几千件‘死’皮影,现在要让它们‘活’起来,只要我答应,如果我在外头工资1500元,他愿给3000元。”

  原来,我国著名的皮影收藏艺术家赵树同先生多年潜心收藏,已经有了很多皮影。让这些皮影动起来成了他的心愿,他正四处在找王文坤的传人。

  “我当时不敢马上答应,因为我经历过一次放下皮影的伤痛。”王彪说。经过数十天考虑他才答应下来,“想到自己的责任,我必须把皮影事业做起来。”王彪向记者强调。

  王彪组了一帮人,在成都顺心老茶馆重新开演,很久没看到皮影的观众觉得新鲜,反响很大。“但那时很艰难,一个月收入才200多元,吃的是家里带来的米和腊肉,每天去菜场捡菜叶吃,后来好多人熬不住就走了。”王彪也想过放弃,这时赵树同先生正好从深圳回来,他看到戏班的处境落泪了。当王彪说要放弃时,赵老劝道:“如果坚持,现在苦点,但人生光明;如果放弃,将留下终身遗憾。”最后,王彪选择了坚持。

  更新观念,峰回路转

  “根据多数顾客的需求上演不同的戏,老外来,我演传统的,年轻人来,我演迪斯科,小孩来,那我肯定演儿童剧。”王彪得意地捧出自己的“法宝”。

  川北王皮影艺术团于2004年开始常驻阆中古城商业演出,几年演出下来,他慢慢悟出一个道理:顾客需求是生命线。为此,他不断更新戏剧内容,并编创了古典、现代、迪斯科等不同风格的皮影戏,他编的《消防演习》和《迪斯科》开创了皮影风格的新时代。

  一门濒危的民间艺术慢慢地重新焕发了生机,王彪渐渐明白,皮影戏里真有春秋,关键在于自己不断探索和创新,而不能一味依赖政府保护和企业赞助。

  皮影虽然发展了,可传承又成了问题。虽然王彪打破祖上规矩,于2007年开班对外招生,可万没料到,学徒学有未成,竟然一个个弃学而去……“他们觉得学皮影没奔头,难找工作。”王彪说。

  他想到申请国家保护,有了经费就更好办了。经过努力,王皮影在2008年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王彪正努力把川北王皮影推向世界。

  王皮影盯准市场,开始探索一条产业化发展路子,他们注册了旅游服务商标,在艺术团设立表演组、产品设计开发组、制作组以及专门的市场营销组。王彪还把艺术团一分为三,一队留阆中,一队全国巡演,还有一个机动队负责邀请表演。

  “在市场冲击下,固守不变几乎不可能,我必须实现转型才有生存权。”王彪颇有几分改革家的风范。

  曾几乎断代的川北王皮影虽从围城中冲杀出来,但还有更多的皮影并没有扭转日趋消失的命运,传统民间文化遭遇的强吞噬与弱坚守态势还在继续。如何在坚守中探求一条与时代相适应的路子,皮影王的成功突围无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