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厦门网络世界不寂寞 平民偶像时代红人频出(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15日15:03

《幼闻联播》小主播已俨然有了明星的派头。

  2月,“混搭潮人”犀利哥的照片在网上风传,一时间,名不见经传的街头流浪者竟成为红遍国内外的网络红人。而盘点近两年的新闻会发现,厦门的网络世界也不寂寞,除了醉驾拘留日记,去年风靡一时的“BRT大叔”,模仿新闻联播、由5岁孩子当主播制作的《幼闻联播》等都贴着“厦门产”的标签,而曾在网上向芙蓉姐姐求婚的苗家二少爷最近也有新动态……

  阿官说,日记捧红的首先不是他,而是里面的“老郭”和“胖子”们。此话不假。当日记里的角色在现实中被对号入座时,“老郭”和“胖子”活了,也火了。这就是网络的奇妙,主动或者被动,随时都可能创造草根红人。"BRT大叔"敬业保安走红网络"招牌动作"温暖乘客

  东南早报记者苏丽艳实习生黄雯铃文/图

  面孔

  UUTV小主播不害怕镜头只关心糖果

  【走红时间】去年12月

  【最新动态】第四期《幼闻联播》新鲜出炉

  【红人语录】“红人是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

  三居室的客厅里聚集着来自报社、电视台、门户网站的近10名记者,门铃响起,两个小家伙推门进来,一个蓝袄一个红衫,用清脆响亮的童声向所有人问好,大方,利落。他们便是厦门UUTV的小主播黄祉语和张卓妍。

  “这么多镜头,到底要看哪一个啊?”如果说,黄祉语和张卓妍的乍一出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现实中的他们比视频里的更小更“幼齿”,进入拍摄状态后,他们的“明星派头”则展露无遗。两个不到5周岁的孩子如此不怯场,或许,正是几期《幼闻联播》拍摄下来对他们最大的影响吧。

  《幼闻联播》是由一名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学生家长和他的朋友一手策划制作的,模仿央视《新闻联播》,幼儿电视台简称为UUTV,由他们制作的新闻联播则为《幼闻联播》。在幼儿园周年庆典上,园长检阅受阅群众;红豆幼儿园园长会见白豆幼儿园园长噢·斑马,双方签订《红白联合声明》;播放《我园小朋友玩具船被抢,对方身份不明》新闻时,回放了监控录下的“抢劫”现场画面……去年12月19日,第一期《幼闻联播》正式上传到优酷、56网上后,不到半个月时间,浏览观看量便超过了100万次。虽然此后随着媒体关注度的升级,有关《幼闻联播》娱乐成人、扼杀童真等质疑声也逐渐多了起来,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幼闻联播》的继续录制和持续走红。2010年1月,第二期《幼闻联播》成功录制;2010年2月,UUTV录制了幼儿版春节联欢晚会;2010年3月7日,第三期《幼闻联播》播出,为的是给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募集捐款;3月11日晚,第四期播报幼儿园小朋友捐款仪式的节目在众多媒体的见证下新鲜出炉……

  “不少孩子参加了我们的节目制作,孩子家长也积极参与,明显感觉到录完节目后,孩子们更大方更有表演欲望了。”黄祉语的父亲说,《幼闻联播》的录制纯属家长们的自发行为,由于投入的时间成本高,需要花费不少精力,本来做完幼儿版春晚后,他们就已经打算收手了,最近募捐的两期算是计划外的制作。

  节目做或不做,怎么做,是否朝商业化方向发展……无论大人们的想法多么曲折复杂,对于《幼闻联播》打造的两个小红人而言,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播报完新闻后,妈妈会不会按约定给糖吃。看来,担心孩子的童真在山寨新闻播报中被泯灭,是成人世界的杞人忧天了。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一知半解,但当“小朋友们不喜欢地球变暖,因为冰激凌会很快化掉”这样的台词从5岁的小主播口中说出时,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视角诠释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含义。

BRT大叔每天重复自己的规定动作进行服务。


“苗少”似乎学会了更含蓄地裸露。(资料图片)

  BRT大叔名躁人不骄服务不打折

  【走红时间】去年6月

  【最新动态】能听得懂各个站点的闽南话发音了

  【红人语录】“每天就做这点事,实在没什么……”


  “请先下后上”,“请往里面走”,“好嘞!”……公交车进站,李玉清亮出自创的规定动作——向司机致意,然后守在车门边,提醒乘客先下后上,遇到堵在门口不肯挪位的,还会礼貌地请乘客互相让一步,至于搀老扶小等举手之劳,更是不在话下。

  从2009年6月意外走红网络至今,9个月过去了,“传说中”的BRT大叔依然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套自创的服务手势。不时有途经蔡塘站的乘客,向他微笑致意,见到记者拿着相机为他拍照,还有人对他竖起大拇指。

  李玉清是BRT蔡塘站的安保人员,虽然属于物业公司的员工,却承担着站务员的一定职责。说他走红网络纯属“意外”并不为过,和其他城市曾经出现的“最美公交售票员”等网络红人一样,他的走红完全是被动的。突然有一天,网友把他诚心服务乘客的照片发到网络上;突然有一天,他被亲切地称作BRT大叔,成了厦门人的劳模和偶像,甚至入选2009感动厦门十大人物……

  “每天就做这点事,实在没什么的……”这一切喧嚣的蜂拥而至,直到现在,仍然让李玉清有些“回不过神”。42岁的他在建筑工地待过,也在工厂打过工,做过保安,却从来没有哪一份工作像现在一样,让自己觉得得心应手和喜欢的。

  李玉清不会上网,成了红人以后,也仅有一次通过女儿的手机,看到了网络上有关自己的文字和图片。不过,他还是细心地收藏了有关他的报道的报纸,春节时将报纸寄回了9年未回的山西老家。

  “首先是厦门感动了我,然后才是我感动了厦门。”对于自己为什么会红,李玉清表示,他说不清楚,也不去想太多,只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行。2010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自己学会了一些闽南语,各个站点的闽南话发音,自己都能听懂了。

  苗家二少爷话题不间断堪比芙蓉姐

  【走红时间】2007年

  【最新动态】拍视频广告

  【红人语录】“小时裸露是因为贫穷买不起衣服,长大后光着膀子,城里人说这叫性感”

  “我来自湘西苗寨,我是苗家二少爷……我可以变得更性感吗?一直以来我都很疑惑……照片出来后,很多人骂我低俗、下贱……”露骨的语言,出位的照片,令人大跌眼镜的向芙蓉姐姐求婚的经历,早在2007年就以“内衣哥哥”、“视频王子”等名号风靡一时的苗家二少爷,2010年开春又出了“幺蛾子”——拍视频广告,自曝赴北京相亲却遭准丈母娘骚扰,在博客上笔伐被评为“感动人物”的BRT大叔……

  想用一个或几个准确的形容词描述这个出生于1983年的苗家二少爷,并不是容易的事。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的确确是从厦门本土论坛蹿红的红人,尽管他的走红一路纠结着众多网友对他的爱恨交加。有人佩服他的勇气,有人骂他“脑残”;有人欣赏他的帅气,有人不屑他的功利。他在旁观者看来近似梦游者呓语的博文,虽然每每迎来不少“砖头”,却总能维持着不低的点击率。

  和芙蓉姐姐一样,自信或者自恋是支撑苗家二少爷一路走来的“精神支柱”。他并不讳言自己虚荣,不讳言自己的性取向。但是,他又在各大网站上大肆宣扬自己赴北京相亲的故事,用“相亲对象竟然比志玲姐姐还漂亮”的标题吸引眼球,字里行间有意无意流露出对相亲对象的“真情”。他还在博客里感慨,自己走红后,比以前更寂寞了。真实的苗家二少爷究竟离博文和网帖里的他有多远?看客们迷茫,或许也不再有求解的机会。因为,苗家二少爷已在博客里宣称,从此拒绝平面媒体的采访。而网络和视频的喧嚣,也终将成为他最好的“外衣”。

  -观点

  网民社会崛起网络红人出位

  从芙蓉姐姐到苗家二少爷,从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5岁孩子的《幼闻联播》,从宁波的“犀利哥”到厦门的BRT大叔,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的各种网络红人时常冲击着人们的眼球。

  集美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巨东红认为,互联网的普及是网络红人频出的基础,但其根源性原因在于“网民社会”的崛起,网民在网络世界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以网民关注度为主要指标,造就了网络红人。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冬亮则称,出现网络红人有三个主要环节:一是传播者;二是网络传播工具;三是受众。作为传播者,其有意或者无意制造某些能够引起公众注意的话题,以引起或者不经意地引起公众的注意,这种话题必须足够另类,属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网络载体,其传播和链接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的媒体,这为某些网络红人制造的话题的迅速传播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作为普通的受众,本身具有猎奇甚至窥测的心理的一面。这三者共同导演了一幕幕网络红人的活动场景。

  此外,作为网络红人事件,其背后也有商业利益支撑,一个广受公众关注的事件,其大面积的受众性也被精明的商家所挖掘,其商业潜力被普遍看好。如“犀利哥”背后蕴藏的潮流和服饰时尚价值等。

  红人受到追捧娱己同时娱人

  网络红人的出现,有的属于主动,如芙蓉姐姐和苗家二少爷;有的是被动的,如犀利哥和厦门BRT大叔;有的虽然有主动的行为,但结果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如拘留日记和《幼闻联播》。

  对此,朱冬亮认为,主动性的网络红人深知网络媒体的特征,他们利用网络媒介的特征来炒作自己,以满足自我展现或者其他的心理需要,或者通过这点来提升自身的商业价值,而被动性的网络红人纯粹是偶然因素所导致,其之所以有轰动性效应,则与网络红人制造的事件本身的高受众性有关。

  他还认为,网络红人与公众的社会心理特征直接相关。作为普通的社会大众,很多人都具有猎奇、模仿、追求时尚、喜欢另类、标新立异等心理表现,而网络红人所引出的话题也大多与此有关。网络媒体的多元性、民间性使得社会公众可以从中得到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这是网络红人出现的社会心理因素。

  “网络红人中有符合传统行为规范和审美观的,但也有不少是与传统的规范和观念背道而驰的。”巨东红则认为,这一现象恰好折射出民众的补偿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自身做不到的事,网络红人做到了,所以追捧他们;从众心理——因为他人关注、赞赏,所以自己也关注。就心态而言,多数网民并没有“以捧红某人为己任”,只是想自由表达自己的态度,甚至通过一些网络红人达到娱乐、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

  平民偶像时代网民也要正义

  一方面受到追捧,一方面网络红人也经常遭遇人肉搜索和质疑的言语暴力,他们本人也存在尺度把握的问题。

  “网络红人往往代表一种潮流或者非主流,或者代表一种新奇和另类,其中可能蕴含着一种创新,一种对以往的某些观念或者文化心理的突破,但是也可能纯粹是一种低俗的炒作,不过,作为社会多样性的体现,社会可以给网络红人事件足够的理解和宽容。”朱冬亮认为,网络红人既然代表的是一种另类甚至是异类,只要不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应当不涉及道德评价的问题,社会应当宽容地看待这类网络红人。

  巨东红也表示,网络红人现象可能推进“平民偶像”时代的到来,只要与众不同,得到大众的关注,人人都可能成为生活中的明星;其弊端在于:一些反传统的网络红人也许会给社会带来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上的挑战,一些人为达到扬名的目的,会不择手段。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但网络伦理道德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长期以来,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困扰着社会。网络道德要以社会道德为准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网民是网络道德的促成者、监督者和保卫者。网络红人要有“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内在规范,网络道德则在外部起维护作用,需要网民的正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