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外滩画报》专区 > 《外滩画报》生活

机器人厨师

来源:外滩画报
2010年03月16日13:40
正在煎蛋卷的机器人
正在煎蛋卷的机器人

正在制作日式烧饼的机器人
正在制作日式烧饼的机器人

正在做寿司的机器手,逼真得可怕
正在做寿司的机器手,逼真得可怕

  机器人厨师

  

  在当前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人类已经研制出能够制作日式烧饼、章鱼小丸子、拉面等日常食物的机器人。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有望代替家庭主妇,为一家人烹饪一日三餐。这一前景引起了一些西方科学家的忧虑:“要把机器人的智能提升到什么程度?让它们聪明到足以摧毁人类吗?因为最快到达人类心脏的途径之一便是食物。”另一些观察家认为,机器人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而成为厨师,因为机器人煮出来的食物是“死的”。

  

  文/Ian Daly 《纽约时报》 译/陆彦 刘荦

  

  灯火通明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史密斯礼堂二楼,保尔.卢比斯基教授和两位研究生正在展示一个崭新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由卢比斯基教授领导的“人类与机器人互动小组”17名教职员工、本科生和博士生,用了两年时间研究而成的,是汇集了所有人专业知识的巅峰之作。

  这个机器人配备了一个价值2万美元的激光导航系统、一个声纳传感器,机器人的一双眼睛是Point Grey公司出品的Bumblebee?2双目立体摄像机。

  卢比斯基教授在一旁观看,犹如一个骄傲的家长。旁边坐着一个研究生,只见他在笔记本电脑上噼噼啪啪敲击一阵后,机器人就前进执行它的基本任务:运送一份锡箔包裹的混合味燕麦棒。只见它长方形的LED“嘴巴”有节奏地跳动着,声音跟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机器人HAL9000并无二致:“你好,我是零食机器人。我是给Ian送零食的。Ian在吗?”本文作者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机器人继续说:“噢,你好,Ian。这是你点的餐,我相信这是一份燕麦棒,对吗?”

  “是燕麦棒。”本文作者回答。

  “那好,享受你的零食吧。我保证这很美味,但我更喜欢一份电力零食。”

  

  烹饪机器人军团

  

  这一机器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收集人机沟通即如何提高人机关系的信息。因此,如何给人最大的亲和力成了设计的核心理念。团队对零食机器人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考虑得非常仔细,从高度到颜色无不一一琢磨,而让机器人给人提供零食则是体现亲和力的核心要素。

  卢比斯基教授解释:“我们一直在考虑,要让人主动跟机器人交流,有什么方法比给人送零食更讨人欢心?”

  尽管零食机器人的创意令人惊奇,但它只是烹饪机器人军团中的一个小兵。烹饪机器人才是真正能为人们提供美食的厨师。零食机器人的率先推出只是充当了友好大使的角色,为的是让人们能更容易接受厨房全面自动化的未来。

  烹饪机器人由来已久。2006年,中国深圳繁兴科技有限公司揭开了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烹饪机器人”的面纱——AIC-AI烹饪机器人。这个经过4年研究而成的机器人总投资超过了25万美元。只要按下一个键,它就能以自己的方式炒、烤、煮、蒸出至少来自三个菜系的上千道中国美食。美中不足的是,AIC-AI烹饪机器人需要一个特制的烹饪锅炉。这一问题在之后设计出的烹饪机器人中已得到解决。只要事先将锅炉使用程序编入机器人程序,它们就知道使用任意一款锅炉。

  2008年,瑞士洛桑的实验室里诞生了一个主厨机器人,它能制作煎蛋卷,知道煎蛋卷时要首选格吕耶尔干酪。这种煎蛋卷跟面团宝宝(Pillsbury Doughboy)有相似的外形。同年,在日本大阪创意产业博物馆,一个机器人制作出了章鱼小丸子,从抓捏到烹制一气呵成,厨师的方头巾裹在它组件的上端,神气地飘舞着。

  2009年6月,在东京国际食品机械和技术博览会上,一个肩膀宽阔的机器人用抹刀为参观者制作日式烧饼;另一个机器人则用一个真实得令人害怕的手捏制寿司;还有一个机器人则以非人的速度将黄瓜切片,偶尔还抱怨着工作太累,想要回家。

  一个月后,在日本名古屋,以机器人为厨师的Famen餐厅开业了。店内两个巨大的黄色机器人手臂一天要准备多达800碗的拉面。在煮拉面的空挡,机器人还能表演编排好的喜剧动作,或练拳击,算是给顾客来点小节目。

  店主长井键司说:“我们餐厅的配置是:机器人一号是经理,负责煮面条;机器人二号是副经理,负责准备汤和配料。人类员工则要为这两个机器人打工。”

  

  机器人厨师前景

  

  在经济衰退、失业率攀升的当下,用机器人做主厨多少有些令人讨厌。值得庆幸的是,在短时间内,机器人不可能占领人们的岗位,尤其是对于大排档或提供即时快餐的杂煮店来说。一对机器人的价格是10万美元,长井键司坦诚地认为这样的花费“对于拉面店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但对于位于名古屋的机器人科技公司Aisei来说,这样的花费就可能是值得的了。这家公司的经理说:“我们公司编程、制作工业机器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想创造一种新的渠道来提升我们的业绩。我非常喜欢拉面。日本的杂志和电视还经常特别报道拉面餐厅,所以我觉得开一家有机器人的拉面店将会对提升业务起到巨大的影响。”

  另一家日本企业也有类似的意图。清水干雄是Squse的总裁,寿司捏制手就出自这家位于日本京都的企业。清水干雄说,他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能假肢手制造商。

  但成濑细见则认为这样的想法不切实际。成濑细见是Toyo Riki的总裁,这家位于日本大阪的企业负责为制作章鱼球和薄烤饼的机器人编程。成濑细见说,作为单个成本20万美元的机器人,它的用武之处更可能是一个工厂而不是厨房。

  清水干雄对成濑细见的说法不以为然,“如果机器人能跟你做相同的事情,使用相同的工具,人们或许更容易理解机器人的实用性。烧饼机器人正是为了表达这个意图而设计的。当机器人可以制作日本烧饼、章鱼小丸子,你还想让机器人为你做什么呢?”

  

  “死的”食物

  

  烹饪绝对是展示机器人能力的亲民方法。但机器人也具备着另一种令人忧心的特质:它是否会成为人类的“终结者”?人类的未来是否会被机器人所统治?人们心中隐藏着这一焦虑。

  希瑟.奈特博士是美国太空总署的机器人科学家,她意识到了这个行业的趋势是试图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性”。“对于这点,日本人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在其他地方,尤其在西方,如果我们试图将机器人拟人化,那完全是作法自毙。在西方世界,创造一个新的生物就是试图盗用上帝的权限,这无疑是错误的,因为那并不是我们的职责。你想要把机器人的智能提升到什么程度?让它们聪明到足以摧毁人类吗?因为最快到达人类心脏的途径之一是食物,每一个女朋友或妻子都知道这个道理。”

  正如奈特博士所说,设计制作了鸡蛋卷机器人的正是一位妻子——奥德.比拉德博士。她之所以让机器人制作鸡蛋卷,是因为“鸡蛋卷是我先生为我做的第一道菜”。制作鸡蛋卷展示了一个机器人是能够被“教会”完成复杂工作的。奥德.比拉德说:“这一道菜也恰好是研究所里所有人都能熟练制作的,这样便于每个人都能去训练机器人。”

  机器人人性化浪潮的最大成就恐怕恰恰颠覆了人类先前对机器人的定义。在奥地利裔美籍电影导演弗立兹.朗的电影《大都会》中,机器人是邪恶的化身。现在,这种机器人不存在了。

  今年,在维也纳举办的一个科技节上,一个啤酒机器人能感应到靠近它的人并向他们索要酒钱。当它索要到足够的钱时,它会给自己买一杯啤酒。旁观者们看到啤酒流入机器人的胃——一个透明的气囊。另一个机器人不仅能点烟,还能吸上一口。在欧洲,已经有机器人在酒吧里服务过。1999年至2002年,伦敦有一个名叫辛西娅的拥有猩红色眼睛的金属机器人负责斟酒。但由于维护费太高,当机器人的制作者把酒吧卖掉后,它就无法继续工作了。

  有评论家在virtual-london.com上评论,辛西娅下岗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她可以飞快地旋转酒杯,把斟酒做到极致。但她讲的笑话糟糕透顶,还应和着自己的笑话轻声傻笑,让顾客心惊胆战。幸好她不能走出吧台,否则会更快地吓走顾客。”

  虽然让机器人掌握人性化的举止极为困难,但这恰是零食机器人的创造者们极力追求的。为了更准确地给机器人加上人性,卢比斯基博士的研究生、一位文静的韩国女生,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蹲点在一个校园热狗小摊后面,详细观察并记录下摊主跟顾客的互动,并用这些真实语句编写机器人与人的对话。

  在维也纳科技节上,有个科学家制造了一个能制作莫吉托(一种传统的古巴鸡尾酒)的机器人。然而对于所有的机器人而言,最大的挑战恰恰就是制作冰块,而这是所有人类酒保都不可能搞砸的一件事。

  同样的问题处处存在。主厨机器人仍需依赖人类来敲开鸡蛋。对于金属手而言,蛋壳实在是太脆弱了。烧饼机器人也需要人类为他准备好蔬菜,而这按理说更适合由机器人来完成。

  虽然机器人发展到最后肯定能完成这些工作,但烹饪艺术实在是太精致、太古老了,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即便是这些机器人的创造者也无法信任非人类的手能完全掌握烹饪艺术。机器人不可能攻占人类厨房的真正原因在于一些更难以仿造的东西:没有一个机器人能够品尝味道。

  岛本圭三是个自由写手,他恰好在那个机器人餐厅尝过机器人做的拉面。他觉得那份食物是“死的”。尽管店主说有很多人光顾小店,但岛本圭三认为:“顾客猎奇消费是一码事。但要让他们回头消费,你需要的是更美味的汤。”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