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消息

珠江正源南盘江已干涸见底 长江上游出现枯水位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3月23日04:45
22日下午,云南省陆良大莫古镇海子,当地村民从干涸的塘底运输塘泥去种玉米。记者杜江 摄
22日下午,云南省陆良大莫古镇海子,当地村民从干涸的塘底运输塘泥去种玉米。记者杜江 摄

晴隆县54万立方米储水量的燕窝寨水库,在5个月前已干涸,如今成了学生们上学的捷径。记者陈安 摄
晴隆县54万立方米储水量的燕窝寨水库,在5个月前已干涸,如今成了学生们上学的捷径。记者陈安 摄

地处黔西南深山里的晴隆县光照镇下规模村,年仅5岁的布依族女童也加入上山取水的行列。记者陈安 摄
地处黔西南深山里的晴隆县光照镇下规模村,年仅5岁的布依族女童也加入上山取水的行列。记者陈安 摄

广西河池灾区群众正在加紧抗旱。记者王飞 通讯员肖劲辉 摄
广西河池灾区群众正在加紧抗旱。记者王飞 通讯员肖劲辉 摄

云南旱区出现雷电
云南旱区出现雷电

  珠江正源南盘江干涸见底

  云南“大粮仓”陆良县遭遇严重旱情 长江上游也出现罕见枯水位

  云南

  “中国旱情看云南,云南旱情看陆良。”曲靖市陆良县当地干部的这一说法并未夸大其词——3月1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下飞机便直奔“受灾最重”的陆良县察看灾情。本报记者近日在灾区的连续走访中发现,位于珠江最上游、被视作“珠江正源”的南盘江位于陆良境内的部分河段已经干涸见底,多处断流。

  另据中新社报道,受西南干旱影响,长江上游地区出现罕见枯水位,3月22日,重庆段水位退落至0.31米(航道基准数字),比去年同期低了近2米。

  文/特派记者毕征

  最大灌区最缺水

  截至昨日,陆良县境内已连续125天无有效降雨,位于珠江最上游、被视作“珠江正源”的南盘江位于陆良境内的部分河段已经干涸见底,全县小春作物受灾面积达52.99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9%。记者昨日来到了温家宝总理刚刚踏访过的大莫古镇海子水库。这个原本有160万立方米蓄水的水库如今已干涸见底,一条条巴掌宽的裂缝触目惊心,土缝里到处可以看见巴掌大的干死的蚌壳,景象无比苍凉。

  不过情况还没糟糕到绝望的地步。一位拉着牛车的农妇正在库底拾捡结成块状的库泥,她告诉记者,这个水库大概在春节左右就黄土朝天了,“这些库泥很肥,拾回去给玉米育种效果很好”。

  “陆良县是云南省第一平坝,也是云南最大的灌区,一直是云南的大粮仓。虽然其灌区面积最大,农业用水量最多,却缺乏储水量较大的水库,在长期干旱下,灾情自然会更严重。”曲靖灌区管理局水利技术人员刘敏给记者分析道。

  “总会等到下雨天”

  从海子水库西行5公里便是大莫古镇戈依村,当地农民方跃全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拖回两大铁皮油桶的生活用水。“村里的水塘去年7月就干了,用了30多年的机井从今年1月就再也抽不出水了,只能去几公里外的水源地拉水。”他说,这两桶水够一大家子15口人用4天,“省着用,洗脚水还可以喂猪喂羊,洗衣水可以喂牛。”他对旱情比较乐观:“积极一点,总会等到下雨的一天。”

  据记者连日观察,这里的灾区农民很少怨天尤人,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抗击“旱魔”,比如:水库周边农田通过肥床育苗和营养袋育苗等方式点种包谷收效很好;用地膜点灌的办法种植洋芋,浇苗不浇地,40立方米水就可以灌溉2~3亩;采取施用土壤保水剂的科技措施种植核桃——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吸水率高达450~500倍,在土壤中能将雨水或灌溉水分迅速吸收储存,减少水分流失,正常情况下可保水60天。

  记者亲历

  徒步过江不湿鞋

  在陆良县板桥镇和三岔河镇,记者发现流经这里的南盘江已裸露出大部分的河床,近40米宽的河道里仅残留着一些大大小小、呈墨绿色的臭水洼,干涸的河床上甚至赫然躺着死狗、死羊的尸体。有些贪玩的年轻人不走桥,直接从河床过河,完全不会湿鞋。家住江边的村民王锡贵告诉记者,以往的南盘江水深量足,但这半年来干旱少雨,南盘江实际上已经断流了。

  19万灾民

  每天每人领水7.5公斤

  贵州

  一户4口人家用一天领到的30公斤饮用水,淘米做饭、牲畜饮水样样不能缺,村民们将淘米的水用来洗菜,洗完菜之后接着冲洗猪菜,最后剩下来的水用来灌溉。

  本报讯 (特派记者黄丹彤)记者昨天在黔西南州干旱重灾区之一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村了解到,自从去年8月专供全村3980人饮用、灌溉的燕窝寨水库干枯以来,洗澡成为村民的奢想,更多受灾群众洗澡洗衣服只能到二三十公里外的北盘江去,整个晴隆县,30.6万人口有超过19万人陷入重灾。

  “二十四道拐”境内成干旱重灾区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有条叫做“二十四道拐”的著名“反法西斯抗战公路”,如今这条公路还完整保留在晴隆境内。位于珠江上游北盘江流域的晴隆县山高、坡陡、谷深,“二十四道拐”正是形容当地的崎岖山路。

  “县境内喀斯特面积占53%,坡耕地占65%,全县山体切割较大,沟壑纵横,山地多,土层薄,墒情差,本身就是严重的工程性缺水区,如今遇上百年大旱,百姓的生活用水更是雪上加霜。”晴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华介绍说。

  一家老小排队等水

  对19万多受灾群众而言,每天早上定时提桶排队等待政府免费饮用水补给,已经成为晴隆县广大受灾农村村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自从5个月前东方红村的燕窝寨水库首次出现水库完全干枯后,政府送水车都定时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给村民免费供应饮用水。全村951户3980人,按每人7.5公斤饮用水分配。

  记者从位于村寨的高地的燕窝寨水库大坝远远望去,干枯的库底泥巴开裂成整齐的网状图案。该村村长王学平说,水库建于1958年,这是水库建成后第一次自然干枯。

  在光照镇下规模村记者看到,6个自然组1570个村民就靠村里一口尚未干涸的饮用水井维持饮食用水。因为井水不多,家家户户都是一家老小轮流到水井排队等候,就连四五岁的儿童也加入到这排队取水的行列。

  记者亲历

  用水浇菜像倒酱油

  一条细细的水管直通反季节蔬菜种植地,菜农们像倒酱油一样小心翼翼地让宝贵的水滴入菜苗心部位置。为了保湿,菜地表面被成片的塑料薄膜覆盖。

  东方红村村长王学平告诉记者,干旱前,村里共种有反季节蔬菜1300亩,是光照镇重要的种菜基地之一,如今勉强留下300亩。为了保证菜农的种植,政府一亩菜地给村民补助300元灌溉用水。

  广西

  用水问题尚未解决用电问题又袭灾区

  广西九成小水电“瘫痪”

  昨天是第18个“世界水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仍在继续加重的旱情让灾区人民忧心忡忡。除了干旱引发的缺水外,电力紧张正在向灾区袭来,由于广西超过五成的可调配电力是水电,而干旱已经令广西九成的水电陷入了“瘫痪”,继用水问题后,用电问题将成为悬在灾区头顶的又一把“利剑”。

  本报讯 (特派记者王飞)与广东本就一脉相连的广西,水电告急也将会使广东“唇亡齿寒”,记者昨天探访为珠江“压咸补淡”的主要水源地——百色水利枢纽发现,上游的水库水位已降至历史最低成为一潭“死水”,除了供应两台发电机组发电外,已中断了向下游的补水。工作人员说如果没有新的雨水补充,百色水利枢纽今年将很难再继续为珠江压咸补淡。

  珠江重要储水地成一潭死水

  西南干旱令珠江水系危在旦夕。珠江有两大水系,分别是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脉马雄山的西江和在广西境内的右江。在右江河段上游,库容高达48亿立方米的百色水利枢纽是右江最重要的储水库,也是广西最重要的大型水利设施之一。

  记者昨天从百色溯江而上20多公里到达百色水利枢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游水库正常水位是228米,而如今的水位只有不到190米。百色水利枢纽水库的“死水位”是203米,目前降至200米以下的水位意味着该水库已经成为一个“死水库”。

  “去年水库还放水为珠江压咸补淡,”负责看管百色水利枢纽外围设备的小马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放水的希望不大了,因为水位已经降至历史最低。”

  百色水利枢纽电站一半“闲置”

  “干旱令这里的水源告急,”工作人员说,“去年整整一年都没有新的水源补充进来,现在用水几乎全部是依靠前年的‘旧水’,如果还没有新水补充进来,今年就很难向珠江放水了。”

  百色水利枢纽有4台装机135MW的发电厂房,可因为上游水库水源不足,如今只有两台能够继续发电,另外两台已经闲置了下来。

  百色水利枢纽一半“闲置”,其他水电站也难以幸免。记者在桂林地区最大的青狮潭水库采访时也发现,坐落在青狮潭水库下方的水力发电厂已经有近九成的发电机组停产。

  据了解,同为南方电网的广西电网和广东电网,在一方电力告急时,相互输送电力已经成为常态。目前恰好处于用电低峰,电力供应紧张尚不突出,如果是七八月份用电高峰期,广西电力将很难支援广东。

  已经有网民建议,市民每日节约一度电,为旱区在紧急时刻储备“救命电”。

  记者亲历

  百色提前进入夏季

  昨天下午,从桂林乘车经过700多公里的奔波后,记者抵达广西重灾区百色。刚进入百色,车内温度就急剧上升,的士司机尹师傅不得不打开车内空调乘凉,“这里的温度咋就这么高啊?”尹师傅有点纳闷地自言自语道。

  进入百色市区,满眼是夏天的景象,女的穿上了无袖连衣裙,男的穿上了大短裤!“这么多天没有下雨了,温度一直在升,都快热死人了!”路边的摩托仔一边抹汗一边不耐烦地这样跟记者搭话。不一会儿,记者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湿透。

  云南旱区

  出现雷电

  22日零时许,云南罗平出现短暂强雷电天气。此次雷电过程持续半个多小时,但并没有带来明显降雨。新华社发

  旱情通报

  5000万人受灾 有望人工增雨

  本报讯 目前,中国西南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1600万人饮水困难。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昨日表示,旱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未来的小范围降雨,可以提供开展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

  矫梅燕表示,从目前的气象条件来看,西南地区这一带目前还处在雨水比较偏少的情况下,旱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她表示,从23日到24日,以及28日~29日前后,西南地区会出现小范围的降水,可以提供开展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希望通过人工增雨有效增加降水量。

  (中新)

  大旱原因:降水少 气温高

  本报讯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昨日与网友在线交流,在谈到旱情原因时她表示,“从去年9月到现在为止,云南只有173毫米、贵州是175毫米的降水量,比常年降水量偏少一半以上。而且西南降水偏少也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一次。”

  在谈及西南地区干旱形成的条件时,矫梅燕说,一个因素是降水持续偏少,第二是温度偏高。

  她说:“我们做了一些统计,目前云南整个冬季以来的平均温度是1950年以来最高的,降水少,温度高,必然造成蒸发量大,所以土壤干旱很严重,有一些地方的水库都已经干涸了,造成了长时间的干旱。” (中新)

  链接:世界水日

  2010年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今年联合国将“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意在强调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面临着威胁。本周也是第23个“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 (中新)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