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多部委警示综合经营风险 银行保险集团回归主业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3月25日03:44

  多部委警示综合经营风险 银行、保险集团回归主业

  一面开疆拓土、多元经营,一面发债募股、筹措资本。占尽天时地利、集中社会最主要资源的金融业巨头们,正进行一个资金吞吐的高速循环——快速的版图扩张、快速的资本消耗,以及更为快速的集资与注资。

  钱来得太容易,因而利润异乎寻常地令人满意;但钱来得太容易,风险也就被掩盖地越来越深。

  在经历了过去一轮较为激进的跨业、跨境经营尝试后,决策层开始关注和警示大型金融集团综合经营与海外扩张的风险。

  在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挨个表态“必须谨慎”下,银行集团、保险集团收回互相觊觎的目光,开始“回归主业”。

  记者从商业银行获悉,银监会已开始摸底各大银行集团综合经营与跨境经营的风险管理情况,要求有关银行进行全面评估和整改,并形成两项评估报告,6月底前报送。

  风险管理与资本约束下,未来金融机构新的跨业经营、海外并购获批难度或将加大。

  全面盘查跨业、跨境风险

  作为金融租赁公司的第二批试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不久前又添三家,光大、兴业、农行旗下的金融租赁公司获批筹建。而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再有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申请,很可能将不会获批。

  原因一方面受制于本身资本金约束,另一方面金融集团“综合经营”的风险已受到国家决策层所关注。保监会、银监会、央行近期纷纷示警。

  保监会将综合经营风险列为2010年重点防范的五大风险之一。1月下旬,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综合经营风险结构趋于复杂,关联交易增多,风险交叉传递的可能性加大,“不宜过早过多的把精力转向综合经营,而应集中精力做好保险主业。”

  保险机构热衷综合经营,在2009年多有尝试。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是最大的一笔,走完审批流程料无悬念。目前平安已持有保险、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牌照,人保集团也涉足证券、基金、信托领域。

  而银行走进保险业在去年更为频繁。2009年银监会积极推进了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交行入股中保康联保险,中行收购中银保险股权先后获批;交银康联人寿已于去年底挂牌,成为首家银行系保险公司;建行收购合肥兴泰信托股权并更名为的建信信托,也已挂牌。

  另一方面,近两年来,商业银行设立海外分行,收购海外机构股权也进展神速。

  激进之后需冷静。监管机构开始风险示警,并收紧银行集团的跨业、跨境经营准入,督促银行“回归主业”。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此前召开的2010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处理好主业和兼业的关系,切实防范跨业风险;处理好境内和境外业务发展的关系,切实防范跨境风险。

  综合经营风险,亦被列入今年银行集团系统风险防范的重点工作。

  “相关工作正在部署。”一位消息人士称,“按照要求,工农中建交等在内的银行集团要对几年来跨业、跨境经营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整改,并将评估报告报送银监会备案。”

  时间期限为今年6月底前,报告分为两项——综合经营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和跨境经营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此外,“今年新的跨业准入将很难被批准,监管层希望能够先把综合经营试点做好,同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该人士提示。

  决策高层的态度空前统一。

  近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出席金融稳定工作会议时也表示,继续扎实开展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控股公司及交叉性金融工具等领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是今年央行金融稳定工作的重点之一。

  强化并表管理

  “对银行控股金融集团全面风险最直接的控制手段是并表管理。”一位商业银行人士称。有效隔离跨境、跨业风险,并防止子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风险向母公司传递,银行集团需在并表管理框架下建立业务、资金、人员和系统的风险“防火墙”制度。

  2008年2月,银监会发布《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要求母银行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年度审计报告。

  银监会人士表示,今年要深化贯彻执行并表监管指引,加强对附属机构和海外分行的监测预警;加强对并表机构的公司治理、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暴露、内部交易、关联交易的内部审计监督。

  记者获悉,针对并表管理检查,除常规的非现场检查外,今年银监会将以农行、中行作为样本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检查母行的并表管理机制、政策、制度和系统等。

  同时,选取中、农行的有关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验证。这些子公司可能包括:农行旗下的农银国际与中行旗下的中银保险、中行伦敦子行等跨业、跨境附属机构。而2009年,银监会已对建行、交行并表业务进行了现场检查。

  “高融资-高利润”怪圈

  当“审慎推进”成为决策高层的主流态度,今年银行集团的综合经营试点,包括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银行系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或将在速度上趋于平缓。

  海外收购活动在经历前两年的火爆后,也放慢了脚步。香港投行界一人士观察到,数月前,香港本土银行活跃于寻找内地投资者,境内大型中资银行也频繁赴港接洽,寻觅收购机会。但近期,这些态度积极的买家已少见踪影,香港并购市场也异常平淡。

  “香港本地的廖创兴银行、永亨银行此前一直积极寻找内地买家,曾参与到永亨银行竞购的中资行至少有三家,一度进入谈判、议价阶段,不过今年以来都不再有收购意向了。”这位投行人士表示。

  究其原因,一来由于竞争对手较多,中资金融机构开始觉得价格偏高;二来也跟内地的监管政策有关,比如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收紧。

  扩张与盈利以快速的资本消耗为代价。如招行收购永隆银行后,资本充足率由10.67%骤降至8.1%。不过,银行集团比市场上任何资本形式都更容易获得快速注资——招行随后宣布配股融资200亿左右。

  回头看,这些近年来在综合经营和海外扩张进展激进、成绩瞩目的商业银行,几乎目前都面临着巨大的融资需求。

  以刚公布2009年业绩的中行、兴业银行为例。2009年兴业净利润132.82亿元,同比增长16.66%,该行将于3月29日公开发行近30亿元次级债,2009年9月,兴业银行已经发行了100亿元次级债,两次筹集资金基本相当于2009全年净利润收入。

  2009年,中行净利润810.68亿元,增长25.9%,而其A+H股再融资的规模也将超过这一数字。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