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消息

全军和武警部队已为群众运水送水4万余吨(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27日09:26

武警云南总队运用大型高原运水车为彝族群众送甘泉。郝亚鑫摄

  ○旱之殇,在西南,人民子弟兵闻令出动

  ○战大旱,解大难,他们不仅仅是一腔热忱

  ○保民生,润民心,专业化抗旱队伍显身手

  送甘泉万人千车在行动

  【旱之殇】

  据各地民政部门统计,截至3月23日,贵州、云南、四川、广西、重庆5省区市受灾人口已达6130.6万人,其中1807.1万人饮水困难,占全国饮水困难人口的79%。

  决不让一名群众没水喝!

  3月26日下午,一列运载着1.7万余件矿泉水的货运列车抵达贵阳东站。武警贵州总队200余名官兵立即行动,把水装上在此集结待命的一队军车。这批“救命水”将分黔西南州、铜仁地区、安顺市3个方向,运往最缺水的山区。

  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这样的一幕幕场景正在西南各地频繁上演。驻灾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特别是运输、工兵、舟桥、防化等部(分)队,充分发挥组织严密、作风顽强和专业技术优势,全力投入抗旱行动。

  成都军区驻滇某分部各运输部队和管线大队,抽组了1支应急给水分队和2支由40台运输车组成的应急运输分队,紧急支援云贵地区抗旱。

  武警云南总队在前期派出千余名官兵参与全省抗旱救灾的基础上,又调集各支队洒水车,增派12辆大型高原运水车和高原高压水炮车,突击焊制了30个大容积箱式储水罐投入救灾。

  陡峭的山坳上,铁索高悬拉起,放满水桶的吊篮沿着铁索把甘泉送到山脚下的村民家中。这幅艰难的“送水图”,这些日子每天都在广西东兰县武篆镇鸾坡村弄优屯上演。为了让受灾群众都能喝上甘泉,东兰县人武部组织民兵送水进村,安排近百个送水点,保证每人每天生活用水不低于20公斤,解决了近5000人的临时饮水困难。

  26日上午,总后某部紧急调拨150件运水囊送往旱区。这种新型运水囊,每件可储存6吨饮用水。

  为了让灾区群众早日告别“滴水贵如油,天天为水愁”的日子,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采取建临时抽提水设施、打水井、建水柜、筑塘坝、截潜流、接山泉等措施,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需要。

  3月24日下午,当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那佐乡龙滩村的村民从刚打好的水井里抽起第一桶水时,大家高兴得放起了鞭炮。村长张永招对乡亲们说:“县人武部的同志奋战6天6夜终于为我们打出了水井,以后我们就把这口井叫思源井吧。”

  武警重庆总队等单位还成立了卫生防疫和检测分队,穿行灾区各地,为灾区群众住所环境进行消洗,对新开水源进行水质检测。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军和武警部队为群众运水送水4万余吨,疏通开挖沟渠1900余公里,打掘水井1300余口,铺设水管600余公里。

  增雨忙飞机大炮催甘霖

  【旱之殇】

  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

  浓云密布,马达轰鸣。3月24日上午9点40分,黄果树机场上,一架满载着碘化银焰弹的军用运输机,承载着贵州安顺人民对甘霖的渴盼,又一次昂首冲天。

  成空航空兵某团接到上级赴贵州省实施人工增雨的命令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增雨飞行特点,周密制订计划,仔细检查飞机,加强特情研究,全面做好准备。

  3月10日,调机黄果树机场后,机组及时与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同志加装人工增雨设施,于12日试飞成功。3月13日,随着第一架次的顺利实施,安顺地区普降甘霖,由此拉开了今年该团在贵州省人工增雨工作的序幕。

  “天气条件适合增雨!”23日早上接到命令后,机长周正率领机组人员立即起飞。随机的气象工作人员观察着窗外的云层条件,通过高频无线设备与地面联系后,按下点火按钮。燃烧器内的碘化银焰弹冒出桔黄色火焰,生成催化剂撒向空中。

  “人工增雨的好时机,对飞行往往是不利的。”据周正介绍,飞机在云层中会遇到冰冻、颠簸等多重风险,而执行人工增雨就是追着云层飞,这对飞行人员的心理和技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据了解,截至3月24日下午5点,成空部队机组已在安顺飞行了6个架次,累计36小时30分钟,作业区普降小雨,受影响区域过程雨量增加15%。

  与此同时,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也在紧张进行。云南省军地有关部门已组织实施人工增雨607点次。3月22日夜间至23日白天,贵阳、遵义、铜仁、毕节、黔东南、黔南6个市(州、地)46个县168个炮点开展增雨作业256次。据悉,贵州省军区高炮分队准备了509门高炮、102套火箭和7万多发高炮弹、1400枚火箭弹,只待时机成熟,即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另据介绍,贵州省通过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工作,已增加降水量15亿立方米。

  保春耕科技知识送田间

  【旱之殇】

  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西南旱区土壤含水量普遍只有20%左右。截至3月23日,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

  “还是解放军教的办法管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的胡文贵老人,站在长势喜人的油菜地里,脸上乐开了花。安顺军分区官兵利用“润湿灌溉”技术,救活了胡文贵家4亩多地的油菜苗。

  旱魔肆虐,挡不住军民合力抢春耕的脚步。

  贵州省望谟县农户王明书家有一亩多的耕地,在民兵致富带头人梁富华的指导下,把种早熟辣椒改种成了耐旱的本地南瓜,避免了干旱带来的损失。据悉,该县800多个民兵致富带头人已帮助1000多户农户改种和扩种了农作物。

  在乌蒙山区,水城军分区动员全市民兵带头推广应用旱地育秧、地膜覆盖、抗旱品种、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充分发挥了耕作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和集雨节水等综合配套技术的抗旱作用。

  在黔西南、黔南、毕节等地,23个“武警抗旱救灾服务队”进村入户支援春耕生产,先后帮助困难群众浇水保苗2200余亩,帮助受灾农民改良改种300余亩,想方设法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旱区的田间地头,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军民春耕图。广西军区组织科技民兵和农技人员,向群众传授旱育稀播稀植技术、农作物地膜和秸秆覆盖栽培技术、水稻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等抗旱技术,助推春耕生产。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采取蹲村住户的方法,逐村逐户帮助群众春耕生产,栽种适合本地生长的黄豆、红薯、玉米、甘蔗等抗旱良种。武警广西总队派出的一支支抗旱保春耕服务分队,直接下到地里和村民一起耕种。

  武警交通部队的装备、技术优势在抗旱斗争中发挥作用。在云南保山,承担六(库)曼(海桥)高速公路建设任务的官兵为当地架设临时管道保障灌溉沟渠用水,确保了咖啡、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灌溉用水。他们还无偿提供水泵、水车等设备,全力支援群众抗旱。

  武警重庆总队官兵积极向农民传播科学种植技术,指导他们将种子进行24小时浸泡后,直接埋到地里,注重把底肥施好,育出的秧苗抗旱能力明显提高。重庆市忠县任家镇副镇长胡明忠高兴地对记者说:“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旱灾,但全镇7600多亩水稻和5000多亩玉米播种育苗却没受到大的影响。”

  防林火精兵利器缚火龙

  【旱之殇】

  来自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五省区市发生森林火灾2351起,受害森林面积7091公顷。

  持续干旱的高火险天气,同样威胁着这片位于祖国西南的森林绿海。火情不断,战斗不止。面对异常严峻的防火形势,驻西南各省区市部队,特别是驻林区部队发挥专业化技术优势联防联控,捍卫宝贵的森林资源。

  武警云南森林总队作为一支专业化防火灭火队伍,使命在肩、义不容辞。看有“千里眼”、听有“顺风耳”、灭有“空中喷撒”,这些专业化的灭火装备为茫茫林海撑起了一道防火墙。该总队总队长王高潮介绍,卫星遥感可以实时监控林区火情,干粉灭火炮、水弹灭火炮、风力灭火机再次显威火场。

  这些高科技装备,第一时间阻击了林火大面积蔓延。截至目前,他们已安全高效扑灭森林火灾193起,5小时扑灭率达到90%以上,参与防火执勤320次,累计出动兵力2.5万多人次,圆满完成了灭火作战任务。

  同样,群防群控的联动机制,在西南各省区驻军部队打响。

  武警重庆总队启动灭火抢险预案,山城卫士时刻捍卫着“森林重庆”的青山绿水。3月21日16时许,重庆长寿区玉华乡发生山林大火,火线蔓延10余公里,四支队200余名官兵紧急赶赴火场,连续奋战10个小时终将大火扑灭。据悉,仅2月份以来,该总队先后扑救16起森林火灾。

  贵州省军区紧急向全区配发了手投式干粉灭火弹、风力灭火机、消防水枪、防火服等2000多件森林灭火器材,提高了基层部队的灭火能力。

  一支支专业化灭火队伍,早已做好灭大火、打恶仗的准备:只要一声令下,保证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综合本报记者姜兴华、杨彪、钱晓虎、李建文、陈典宏、费士廷,特约记者卢曦、郭海涌、吴超,通讯员李小东、谢亚鹏、李奇松、涂敦法、金涛、高传开、谢贵善、徐自祖、朱谦礼、陈万金、张金华、程雪林、张奕、董建国、赵林报道)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