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周海婴:母亲遗愿出版手稿本 鲁迅研究界水很深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31日08:48

  相隔50年,《鲁迅回忆录》手稿本得以完整面世。昨天,鲁迅夫人许广平完整记录鲁迅一生的《鲁迅回忆录》手稿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手稿本”有别于50年前曾经出版过的版本。82岁高龄的鲁迅之子周海婴是该书的主编,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他透露,那时的版本是“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的,有不少违背作者原意,被要求改动的“左”的痕迹。而真正能够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

  “手稿本”曾遭删改

  重出成许广平遗愿

  周海婴说:“我母亲想用这本书向国庆10周年献礼,当时她住在城里,后来领导批准她在颐和园介寿堂里住,她写了两个多月,写到国庆前截稿才回城。她写得很辛苦,完全是手写下来,不是口述后秘书动笔。那段时间她坚持了两个多月,发现血压高,她去世也是这个原因。她这辈子非常坎坷,父亲去世后,母亲被日本宪兵队抓去76天,饱经刑罚。让她来回忆当初,确实非常疲累。”

  50年前,这些文字最先发表在《新观察》杂志,发表后听取了不同的意见,并召开座谈会,之后出版了单行本。在这个过程中遭到了一些删改。谈到这段细节,周海婴透露,有个不可靠的旁证,当时作家唐弢参加了那个座谈会,他对朋友说:“那天会后,我看到许大姐脸色很不好。”

  提到这本“手稿本”,周海婴说这其实是母亲许广平的遗愿。希望被极左意识形态遮蔽和诠释了近60年的鲁迅这个人和鲁迅所代表的文化精神的那些事,能通过这本书得到“还原”和“解放”。他说:“母亲和父亲生活了十几年,从学生到终身伴侣,她说过她死后她的文稿可以一个字不修改地发表。”

  此次,手稿本增加了“与北新书局的关系”一章,以及四篇附录。

  许广平连鲁迅的一双筷子都捐了

  出席《鲁迅回忆录》手稿本发布会的嘉宾还有鲁迅长孙周令飞,他专程从上海赶到北京。自小被祖母许广平带大,谈到自己的祖母,他情绪激动。他说:“我从出生到17岁离家当兵,这段时间我都是和我祖母生活在一起。她在我心目当中,永远那么慈祥、亲切,永远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

  “经过这几十年,我忽然回头看看,仅仅用"祖母"来形容她并不准确。在我心目中,我的祖母有四个字扎下了根:她是当之无愧的"鲁迅夫人",这是她最伟大之处,也是最崇高的地方。她放弃了她的一切,跟鲁迅从相识、相知、相惜到相爱,永远站在鲁迅的身边。1927年她成为鲁迅夫人,到1936年鲁迅逝世,只有近10年,而他逝后30年,她还是把一切都奉献给鲁迅。”周令飞说。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为保护鲁迅手稿和遗物,经历过国内战争,经历过日本宪兵的76天严刑逼供,后来国内战争时,她把鲁迅的所有手稿拿到上海保存。解放后,她将遗存到的鲁迅的一切都奉献给国家,包括文稿、住宅、收藏、文物等,甚至连一双筷子都捐出来了。“当时有人说她的捐献是一种裸捐行为,自己什么都没留。”周令飞说。

  鲁迅是共和大厦和复兴之路的监工

  周令飞说,关于“鲁迅是谁”,他已讲了30场。他把自己比喻成苦行僧,虽然做了十几年,但觉得很有意义。包括这本《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也成为鲁迅两代后人工作的一部分。周令飞说:“我们希望这样的工作能继续下去,为共和国大厦的建造付出我们的劳动,为其增砖添瓦。可以说,鲁迅是建造共和大厦和铺设复兴之路的监工。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奋斗。”

  对话周海婴、周令飞——

  鲁迅研究界的水很深

  广州日报:您心中真实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的?

  周令飞:我们认为过去几十年对鲁迅的描述是偏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可笑的。我们想呈现360度的鲁迅,从3D的视角去看鲁迅,而不是从只言片语去看。从鲁迅逝世到1949年后,我们有很多回忆鲁迅的文章,那时描绘的鲁迅比较真实,是全景式的,但后来就越来越平面、一元化了。这是一个时代造成的,不单是对鲁迅,对所有事情都一元化了。我们把鲁迅再还原,是要把原来的东西再找回来。这本书是有原貌的,过去的版本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可以从各个路径走入鲁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有个前提,得是个三维的鲁迅,你才能走入。

  广州日报:对于重新诠释和研究鲁迅,你们还有什么行动?

  周令飞:去年我们正式向中央提出研究思想体系的报告,经正式批准,跨学科的三十几位专家学者正在做这个工作。明年鲁迅诞生130周年时,我希望我们能拿出一些成绩单。很多人不理解,鲁研界水很深,也有很多困难,但我想我们80前这代人有这个责任。

  广州日报:为何您认为鲁迅研究界的水很深?

  周令飞:水深就是说你看不到底,而且很浑。很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慢慢形成一些流派、山头、小集团,也有些人在研究过程中,目标、出发点并不很正确,很多人一辈子无私奉献给鲁迅,但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走到了瓶颈,牵扯到政治、意识形态,牵扯到各种人的不同理解,有禁区。

  广州日报:听说周令飞的儿女不愿读鲁迅作品,是否真有其事?

  周令飞: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我的女儿回答媒体时说过没怎么读过鲁迅的书,但她没说过不愿读。

  本报驻京记者谢绮珊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