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消息

专家称水土流失导致地下河被堵 吁尽快退耕还林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0年04月01日04:46
3月31日,工人师傅在为那坡县龙合乡的村民打井取水。

黑色的石头遍布山头。

  专家称毁林种粮涵不住地表水,呼吁尽快退耕还林

  新快报特派记者 王剑平/文 宁彪/图

  “干旱,缺水,迟早都要来的,以后还会来!”站在一片乱石丛生、干旱缺水的陡峭山坡上,覃树福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这句让记者颇感震惊的话。覃树福是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岩石工程处主任,搞了33年水文钻探的他,目前在百色市那坡县旱情最严重的龙合乡,帮助最缺水的德合村下弄屯和巴伞屯打水井,以解决一直困扰着当地人的吃水难问题。

  为何缺水 因过度开发

  自1997年开始,覃树福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坚持在百色市的那坡、马山一带开展扶贫找水工作。昨天,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包括广西、贵州等地在内,今年出现吃水难的地方,大多数集中在石灰岩山区。在这些地方,村民们要找一个水源地,就显得非常困难。在这些地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地下溶洞和地下河比较多。

  人们因此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这些地区有着如此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又为何找不到水源地?覃树福认为,这是人类对山川森林过度开发利用所带来的恶果。

  水土流失 砍树种庄稼

  覃树福发现,这些年来,很多山区大片大片的树木被砍伐,被用来种庄稼,“山体土层完全暴露,往往一场大雨过后,就会有很多泥土被冲到山下或山坡低处及溶洞里。”而在山沟或溶洞里,往往隐藏着一个个水源地。“山上的泥土被一次次冲下,时间久了,就会填塞溶洞,将地下河的水路堵死。”

  覃树福告诉新快报记者,在近几年的打井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很多几十米的溶洞,打到下面以后,会有很多泥巴。“以我的经验判断,这些泥巴不是过去留下的,而是近10年来和雨水一起被冲进去的。”

  覃树福直言,他们此次在德合村打的这口井,井址应该是个山沟,“我们在往下打的过程中发现,仅土层就有15米,这些土层肯定是山上的泥土被冲下来后形成的。”

  恶性循环 地下河被堵

  地下河流和溶洞就像人的血管,彼此相通,大量的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众多“血管”被堵,从而造成新的恶性循环:天上再下雨水,根本无法进入被堵死的溶洞或地下河,或者短时间内形成内涝,或被白白流走。即使地表积一些水,太阳一出来,也很快被蒸发掉了。因此,“这些地方出现干旱和吃水难问题,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据覃树福观察,这些年,整个百色一带的地下水位一直在下降,“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随便一挖就可以发现有地下泉水,但现在不行了,百色的乐业县等地溶洞也比较多,原来到处冒水,现在地下水位也都在下降。”

  退耕还林 防水土流失

  覃树福感慨:“我也同情这里的老百姓,知道他们很辛苦。但从长远看,这里不应该种庄稼,应该种树。”他最后告诉记者:“现在遇到干旱,当地人还可以找到一些水源地,但如果目前这种局面不加控制,下次大旱,吃水会更加困难。”

  昨天,新快报记者在德合村看到,山坡上裸露的红黄色泥土间夹杂着一块块黑色的石头。覃树福沉重地说,“这些石头原来是被埋藏在地下的,只是因为长时间的地表土层流失,它们才会出现在人类面前。”

  覃树福建议,国家应该加快退耕还林的步伐。

  援灾区 与其远道送水不如就地找水

  旱区群众有八盼,希望帮助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救援正源源不断涌向那坡县。记者从当地干部群众口中了解到,对于外界的支援,他们有以下几点期盼:

  一、希望不要送那么多矿泉水。一位当地乡干部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虽然缺水,但大多还能找到水源地,最远的水源地也就是十多公里远,而从外省拉矿泉水,运输成本大,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村民们要用水的地方很多,需水量也大。”

  二、盼望能帮助灾区建一些储水设施。此次旱灾发生后,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池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出来,“希望能支援我们建设更多的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池,在雨季能多储水,从根本上缓解缺水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据记者了解,建造一个能容纳30立方水的水池,约需要6000元。

  三、在运水资金上予以支持。以那坡县龙合乡为例,因受灾出现饮水困难的有218个自然屯,全乡56辆运水车,每天至少往各屯送一次水,以保证每人每天能有20公斤水,单是花费在送水方面的费用,每天就高达3.36万元。“将水运到老百姓手里,按照路程远近,运送1立方水,最贵的需要200元,最便宜的也需要50元。真是水比油贵。”随着旱情的不断发展,各县乡都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四、希望提供更多的运水设备。据那坡县龙合乡党委书记余炎先介绍,灾区目前最需要的是用来背水的10-25公斤小塑料水桶和用以在家里储水的60公斤以上的大塑料桶,“在我们这里,各种型号的塑料水桶都已经脱销了,乡里想买给群众都买不到”。

  五、希望提供更多的抽水设备、水管、钢管,以开发利用新的水源点。

  六、希望能为那些缺乏水源的村屯打井,这也是解决当地百姓吃水难的长久之计。

  七、希望提供耐寒的玉米和水稻种子,并在种植耐旱农作物方面给予技术指导。

  八、希望有企业能到灾区举办现场招工活动。

责任编辑:赵志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