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评论

评论:旱区居民迁徙是否可行(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4月02日08:16
  中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6分报道,持续数月的高温少雨,已经导致云南、广西、贵州等西南五省区旱情加剧。不难注意到,大面积的旱区都位于深山,为抗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有人提出,地处偏远的人们应该迁居到更宜居的地方,一来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二来也方便了自己的生活;今后若有灾情发生,救援工作必将顺利不少。

  但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人们未必愿意移民,况且,即便移民到所谓宜居之地,也未必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那么,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是否应该将偏远地区的居民迁移到宜居之地?来听今天的新闻正反方。

  正方: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朱煦

  反方: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马若龙
云南干旱航拍(资料图片)

争论1,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该不该将偏远地区的居民迁移到宜居的地方?

  正方: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人生活在偏远地区,现在创造条件让大家移居到平地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生态脆弱,而且他们住在那里给所住地的生态带来很大的压力,第二个就是生命脆弱,在那里生活的人,实际上很难得到支援,比如医疗上的帮助,交通的便利,电能的应用和信息畅通等等,这些帮助,其实在自然灾害的时候恰恰是最重要的,而我们要应对的不仅仅是旱灾,还包括地震、山洪、泥石流、冰雪、冻雨等等自然灾害。在尊重他们意愿的前提下,让他们迁徙到更平整的地方,我相信这是面对自然灾害对人类侵蚀的一个最好方式。

  反方:专家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我也认为当旱灾严重危及到生命安全的时候,暂时性迁移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就总体原则上来说的话,送水送物资比把人挪走,甚至把整个家庭都迁走,更加切合实际一些。第二,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说,目前旱区的人口基数很大,有2359万人,高山上的人口大概也在1000万人左右,这么大的规模怎么迁?迁到哪里去?可操作性不强。

  第三,从文化意义上来讲的话,西南地区有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化,也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相信,很多人是不愿意迁徙的,第四,我们说宜居地,什么是宜居地,怎么宜居,我觉得个人的标准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要去想着整齐化一的规划他人的生活,而应该想着,怎么样更好地修好当地的水利设施,怎么样更好地使物资调配到位,怎么使物流体系能够发达,能够及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争论2,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该不该移民?

  正方:刚才马若龙讲到我们应该把可能的提供送到他们身边,试想一下路修到一家一户要花多少投入?电接到一家一户又要多少投入,我们的信息网架设又要多少投入,即使我们有一份温暖,我们想送去的东西是靠人背还是靠马驼呢?同样的道理,我们让他们迁移的时候,并不是让他们走多远,可能只是让他们从山顶走到山脚下,从山的腹地走到山的边缘,当他们靠近公路,当他们有了网络,当他们和外部的世界有了更紧密的联系的时候,他们原本的特色经济就可能和市场连接起来,只是让他们的生活重心向外移了一下,并没有让他们的生产中心离开他们本来的那块秀美的山水。

  反方:朱老师可能偷换了一个概念,实际上他讲的不应该是叫迁移,或者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迁徙,更多情况是讲怎么样解决他们眼前的困难,如前所述,与其把人挪窝,不如及时把物资配送到位,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当地特别是城市聚居地,本身人口的容量就很大,而且你让这些人到了地方以后,他怎么样生活?他的土地从哪里来?他要抢别人的工作,你怎么样保证生活的质量能够跟以前一样,或者山上生活就很困难,山下就不困难吗?从山下生活很困难,到城市生活就不困难吗?相反现在是干旱,是整个地域的问题,不是山上、山下、山下和城市的问题。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