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通州成“炒城”:居民要房不要钱 拆迁签约如战斗

来源:北京晚报
2010年04月19日17:49

  昨天上午,通州区农招大酒店大堂,运河核心区及西海子棚户区拆迁签约仍在继续。大堂有些嘈杂,签约现场与第一天相比显得冷清很多。大堂外用来排队的铁栅栏空空荡荡,只有两名保安倚靠在那里。大堂中的工作人员正坐在签约桌后的沙发上闲聊,一名工作人员说:“几天前可没这么清闲,这里挤满了人,桌子都被挤得直晃。”

  4月8日,通州运河核心区及西海子棚户区拆迁工作正式进入签约阶段。签约场地被围得水泄不通。

  因西海子棚户区被规划为新城,这里居民的命运一夕之间被改变,面对突如其来的拆迁和高烧不退的房市,95%的居民选择“要房”,只有不到5%的人选择货币补偿。本报记者通过调查,试图还原这些被动卷入狂热楼市的人非同寻常的经历和心态,还原“拆”与“迁”的来龙去脉。

  记者了解到,与西海子选房狂热一起降温的还有二手房交易,在14日到18日5天时间里,成交量比房市新政出台前下降9成,二手房市场急剧坠入冰点。

  拆:一周来了三拨人

  一辆卡车经过,卷起了阵阵尘土,西海子棚户区拆迁已经开始,住在大杂院的居民和请来的搬家工人扛着家具,来来回回穿梭在碎石瓦砾中。76岁的张华宝坐在胡同口,看着来往的邻居,有些不舍地打着招呼:“今儿就搬啊?搬到哪儿了?”张华宝7岁时搬到这里居住,在他看来现在的平房比他刚到通州时要好上百倍,“小时候,这里的房子就是碎砖头码起来的,四下透风。”15年前,老人第一次翻盖了房子,他指着胡同说:“现在每当有人搬走,他家的墙上就会被打一个红叉子。”

  通州新城的概念提出后不久,张华宝就听邻居说老房子可能要拆迁。3月8日,张华宝正跟着收音机中播放的京戏哼唱,突然被一阵敲门声打断,四个人出现在张华宝家门前,一张拆迁登记表递到了张华宝的手中,“他们说这里要拆迁了,先来统计一下家里有几口人。”虽然早有耳闻,但是张华宝还是没想到拆迁的事会这么快出现,他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个灰色布包,抽出了户口本和身份证。张华宝戴上老花镜,在登记表上写上“常住人口三人”。

  两天后,又有三个人拿着测量工具来到张华宝家,“您家里面积是多少?”张华宝把房本掖在身后,摇摇头说:“你们量吧,我记不住了。”两个人拉尺,一个人记录,十分钟后,记录的人说:“大爷,您这房子是55.5平(方米)。”张华宝没做停顿地说:“对,和房本上写的一样。”

  “过了两天又来了一拨人,是来评估家里东西的,来给作个价。”一位评估人告诉他,根据近期确定的安置办法,居民拆迁货币补偿标准初定为15586元/平方米,可以选择要房子也可以选择补钱,“我要房子。”张华宝毫不犹豫地说。

  等:老少齐上阵排队三天

  吴承光(化名)住在素有“一支塔影认通州”的燃灯塔附近,他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燃灯塔说:“老伙计,过几天我就要搬走喽。”吴承光一家三口住在西海子的两间平房里,刚一听到要拆迁上楼,11岁的儿子高兴得从床上蹦了起来。

  4月4日上午,吴承光看到邻居拿着棉被和小板凳外出,觉得有些奇怪,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为了能选到好房子去排队的。“我回家和老婆商量,决定也去排队。去晚了,好房子就都被选走了。”吴承光穿上羽绒服和棉鞋,拎起小马扎直奔农招大酒店。

  走进大院,吴承光就看到“不让早签约的人吃亏,也不让后签约的人占便宜”的标语,两个帐篷就安在了标语下面。大风吹过,一股黄沙扑面而来,吴承光抻了抻衣领,挡住了口鼻,“那时候已经有二三百人排队了。”

  吴承光按照所属的拆迁“标段”排在队尾,邻居捧着棉被回头说:“过来了啊。”虽说写有标段,但是因为人多地少,队列都已挤在一起。

  晚上9时,有的居民钻进帐篷里,吴承光则用大衣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在队伍中踱来踱去,不时喝一口儿子送来的热水。人群中偶尔传来几句议论:“你家能分多大的房子啊?”

  已经在寒风中待了10个多小时的吴承光坚持不住了,他把电话打到了朋友那里,“1600块钱行吧?你要是没事就替我来排队吧。”吴承光先给朋友付了800元后,一路小跑地回家,喝了点白酒,脸上才露出了微微红润,“找朋友就是放心,要是不认识,拿了钱还不跑了啊。我还能正常上班。”

  他的这位朋友还找了个人与他倒班,随后的三天里,吴承光每天都给他们送来面包和矿泉水,“一是看看有多少人,再一个就是去看看我那朋友还在不在排队。”吴承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有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置换房子的目标是京贸家园项目,如果选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按每平方米6000元计算,多了20平方米,自己再掏10多万就够了。“再说早搬家的奖励还有10万,自己添不了多少。”

  签:人都往里冲拦都拦不住

  7日中午,吴承光又来到了选房现场,人已经越聚越多,为了安全起见,一排排新焊好的铁栅栏放在了大院中,吴承光拍拍那朋友的肩膀说:“哥儿们,再坚持会儿,晚上9点我来替你。”

  晚上9点,吴承光全副武装,背上一壶热水去大院排队,他把剩下的800元塞到了朋友手中。院子里随处可见帐篷和小板凳,吴承光和边上的人闲聊得知,很多家都是老少齐上阵,轮换着排队。

  院内楼顶上的一排大型探照灯全部打开,吴承光被刺眼的灯光照得睡意全无。栅栏外,一个人缩进帐篷里避风,露出半个头和外面的人聊天。在帐篷内,除了被褥和取暖用具外,还有水和方便面。凌晨后,帐篷里传出了微微的鼾声,吴承光把手缩到衣袖中和邻居闲聊起来,“最后几个小时也不睡了,聊会儿天,挺一挺就过去了。”

  每个栅栏外都站着一名保安,来自河北的张宝今年23岁,两个月前到北京当起了保安,“队长跟我们说,要保证排队人的安全,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拉架。”张宝说,因经常有人为排队的顺序吵架,一个晚上,他曾三次跑到人群里劝架。

  各种小道消息也不断从人群中传出,吴承光听说“凌晨3点提前登记、2点封场”。院内开始响起一片打电话的声音:“你们快点来,一会儿大门就封了!”吴承光也把电话打回家,这时院子里的大喇叭响起来:“登记明天得到8点,请大家不要激动,也不要相信谣传。”嘈杂的声音才逐渐消失。

  8日5时,天边露出一丝晨光。吴承光伸了个懒腰,抽着烟在院子里原地小跑,不时把目光投向酒店大堂的指挥部办公室。拆迁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始把队伍按招标段号带到铁栅栏的入口前,拿出记录本或者编号核对着拆迁户的排队次序,27个栅栏通道被人群塞得满满当当。

  吴承光的妻儿也随着人群挤进了院子,吴承光爬上栅栏向他们摇手,“选房的时候我们家三口人必须都得到场才能选。”一个几百平方米的院子,挤进了几千人。

  8时,通州运河核心区及西海子棚户区拆迁工作正式进入签约阶段。张宝向队伍中大喊:“一次就能4个人进去,大家排好队。”当张宝打开栏杆时,手中的栏杆就很难再放下,他被人群冲了一个趔趄,“我这排栅栏里一下子几十人冲过去了,拦都拦不住,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

  吴承光也随着人群涌进了大堂,半小时后,吴承光挤到了桌前,交上户口本、身份证后,登记员开始登记信息,他拿起合同,仔细地把登记员填写的部分核对了一遍,签字时,吴承光被后面的人群挤得把名字写得七扭八歪。几分钟后,合同编号被电脑打印出来,他从登记员的手中接过了合同单。

  “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选到京贸家园,不管怎么说也能住上楼房了。”吴承光拉着妻儿到院外的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

  搬:“啥也不想扔”

  其实,签约分别在农招大酒店、西海子和新建村3个地点进行,共涉及52个标段,约9000户居民。农招大酒店是当天最为火爆的签约点。截至当天下午4时,已经有近4500户居民顺利完成签约,超过总签约户数的一半。其中,绝大多数居民选择了“要房”,只有不到5%的居民选择货币补偿方式。

  在西海子,记者在拆迁范围内看到,电线杆上、墙壁上到处都是搬家公司的广告,胡同内随处可见收废品的小贩。

  “老爷子,家具卖吗?”张华宝摇摇头说:“不卖。家具得暂时先搬到别的地方去,等拿到楼房还得搬到新家去呢。”拆迁公告的截止日期是5月12日,张华宝说,他想找拆迁办申请再宽限几天,他们要暂住在亲戚的一间房里,儿子想把租的房子装修一下再搬家,“在搬到楼房之前,每个月都有一千六七百的补贴呢,反正都签约了,晚搬两天也没啥。”

  “现在很多老邻居已经搬走了。”张华宝的老伴在家里收拾衣柜,衣服、鞋等全部要打包搬走,“家里的大件得等租来的房子装好了再搬,小件先都打包带走,我是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文并摄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news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