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责任 创新 卓越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10年04月30日07:29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向特色高水平大学迈进

  4月29日,第六届四川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作为我省高校唯一的校领导代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定文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嘉奖和表彰。这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光荣,也是社会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办人民满意大学的肯定。

  3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作为国家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气象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统计人才培养基地、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的使命,进一步得以巩固和强化。

  春光正好四月天,走进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校园,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新的成绩,新的机遇、新的征程,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定文教授说:国家提出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决策对学校而言,既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也是一种新的鞭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一定要秉承责任、创新、卓越的理念,再接再厉,一切为了学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责任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为什么办大学?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拿什么服务社会?简单的追问,朴素的道理,却是每一个大学领导者都要严肃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所以信息技术及其交叉融合学科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理、管、经、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该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战略?在周定文看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遵循大学教育普遍规律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的特殊性,在发展中彰显“成信精神”、“成信风格”和“成信特色”,努力创办开放的、有特色的、创新型的、高水平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如何体现这一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学院领导、师生经过反复沟通、推敲,用简洁的六个字,高度凝炼的内涵,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责任和使命,如朝阳般烘托而出。

  这是学校奋进的动力,也是检验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标杆。“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将学生 “成长、成才、成功”作为学院的根本追求,并始终坚持把“是否有利于学生成才”作为检验改革必要性和实效性的主要标准。周定文提出,要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想理念实践自身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建设,推进“质量工程”,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当代中国大学生。

  “爱心、责任、行动”是学校的校风,也是全校师生身体力行、勇于担当的指南。在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过程中、在抗击西南严重旱灾过程中、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学校师生有4万多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服务。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学校学生蒙祖海作为全国唯一的大学生志愿者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彰。他在获奖感言中这样写道: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多年提倡的校风,深深地感染着、鼓舞着我和我的同学们,这将是我们“成信学生”一生的财富。为努力践行大学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去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起并承办了中国气象史上规模最大的“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得到北京大学等全国20多个高校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并获得2009年度全国气象系统创新工作特别奖。

  责任,作为学校的校风,在国内外高校并不多见。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成信人不断明确自己肩负着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等使命,不断攀越新的高峰,创造新的奇迹。正是有了责任的驱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正是基于对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责任,学校以素质教育和育人为本为战略导向,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 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有综合实力,一所大学,要在全国、全世界的大学榜上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伴随中国高校的扩招,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在校生规模、师资队伍、校园面积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扩大。高校扩招后如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担当起高校的使命和责任,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成为学校领导班子倾力研究的课题。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必须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性转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把握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创新求变,打造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整合办学资源、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管理效能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各种竞争要素所凝聚成的合力。创新是手段,打造核心竞争力是目的。

  在周定文的倡导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构建了“全程、全员、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通过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实现学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打造出具有“成信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在学科建设上,做到“人人有学科方向,人人有学科归宿”。为此,学校在已有学科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学科方向,优化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为加强学科研究工作,学校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教学科研人员长期稳定自己的学科方向,结合自己的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按照专业建设和学科方向建设的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可持续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并按照团队建设需要引进人才。

  在人事制度改革和学校管理手段上,学校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创新和深化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校务中心,完善了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可视化会议系统,加强管理改革和创新,有效提升了多校区管理水平。

  在教学改革上,如何在工程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大背景下,找准自己的特色和定位?2008年10月,周定文率队多方考察之后,提出在全校创新推行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为全国率先全校推行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高校。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国际知名大学研究创立的大学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 (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2008年12月,在全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会议上,全国同行一致推选周定文为试点工作组副组长和电子专业类工作小组召集人。此后,在周定文的领导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一目标,从教育体制创新、评价和考试制度创新、教材创新、师资培训以及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试点工作,形成了科学的CDIO范式,对国内工科高校改革教学组织运行方式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卓越高水平大学的孜孜追求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卓越,是成就事业的孜孜追求。

  “立大志、做大事、追求卓越。”作为一校之长,周定文不仅经常这样激励学院师生,而且还是倡导者和引领者。粗略统计,近年来,周定文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1部教材和专著,主持和主研了青藏高原气候、四川植被、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防范、歼-10飞机等国家、地方、军队科技项目23项,4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1次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气象科技先进工作者。周定文还主持了与歼-10飞机相关的10多项军工项目的子项目,受到好评,2008年学校因此被一航集团授予“歼-10功臣单位”称号。周定文积极推进改制成立的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所,在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研制出“PD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部件应用于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同时,国家投资30亿元在全国布网126台,并销往韩国、欧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于大气、信达天下”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几十年办学实践凝练而成的大学精神。一个人、一个集体,没有对事业的卓越追求,是难成大器的。在学校领导的率先垂范下,追求卓越也成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师生的价值目标。作为国家、省命名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和“四川省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近几年学院承担的省部级教改项目、获得的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学术专著、承担的科研项目均成倍增长;学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近3年获得国家级奖230多项、省级奖210多项,特别是在2005年-200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校获奖数名列全国第七。

  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每一步跨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周定文与他的同仁一起,不断刷新学院成长的轨迹:学院办学规模扩增10余倍,在册学生总人数超过3万人;研究生教育稳步增长;学科专业增长近5倍,特色优势明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科研水平和实力显著增强,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开放、特色鲜明、创新型、高水平的大学的宏图画卷已经展开,人们清晰地听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勇担责任、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激昂脚步声。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