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中央出台政策挽救房市 > 政府救房市最新消息

楼市新政调控政策发力 上海房价从涨停到停涨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0年05月05日16:30

  本报记者 晏秋秋 实习生 何文鑫

  对申城楼市来说,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并不轻松。

  有“楼市风向标”之称的“假日楼市”,观者减少,成交寥寥。部分区域二手房出现明显的价格松动,卖方不再“跳价”,反倒有了10%的议价空间。买房人的观望心态也已基本确立……在目标明确对准投资客的系列调控政策下,申城房价从“涨停”到“停涨”。

  4月份开始供过于求

  楼市“停涨”的信号在4月份已出现。

  4月份,上海共推出了65批商品住宅,共127.04万平方米。这个数字,比3月份的79.53万平方米高出六成。其中,新政出台的下半月,就有85.09万平方米的新房源推出,与上半月41.96万平方米供应面积相比,增加了2倍多。

  这一数据显示,部分开发商已倾向于将手中房源抛出。在“假日楼市”之后,也就是5月份,预计还有80个楼盘要推出新房源。

  与此同时,上海周边的昆山、吴江等地,也有17个楼盘要大量推房,以争抢中低端的刚性需求。

  供应放量,但需求显然并不“配套”。

  截至4月28日,本市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只有98.84万平方米。其中七成房源是上半月成交的,下半月以来只成交了37.99万平方米,只相当于同期79.43万平方米供应量的47.8%。这意味着,从去年3月以来,持续了1年多的供不应求局面,在一系列新政面前被急速“扭转”,上个月出现了超过2:1的供过于求局面。

  部分开发商“趴下”

  “不要谈‘房产保有税’了,就现在这点政策,已经足够让一些小开发商‘趴下’了。”昨天,一家房产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评价新政对上海楼市的影响。用他的话来说,这一次的调控力度空前,而且手法很精准。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房产细则出台后,上海楼市为之“哗然”,不少业内人士连称“太狠了”。随后,楼市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有钱的开发商,纷纷推迟开盘。没钱的开发商,想办法早点开盘。“最麻烦的,是一些要推二期、三期楼盘的开发商。直接降价,怕引来前期业主的‘退房潮’,只好想办法暗降——买房送物业费、装修费,或是买贵宾卡打93折等。”

  全国两会闭幕后,北京楼市曾接连出现三个“地王”。如今,这些拿地的企业已被深深“套牢”。这一幕,同样引起了上海市场的“联动”。“市场变得很快,一个月前后,形势完全不一样。”目前,开发商普遍在等待,上海将出台怎样的细则。

  更让开发商们心惊的,是坊间流传已久的物业税,上海可能叫“房产保有税”,即持有房产也要缴税,相关政府部门已明确“正在研究”。相关专家认为,如果征收这一税种的话,房价可能出现20%的下调。

  楼市的严厉调控,加上物业税传闻,严重影响了开发商对整个市场的预期。部分开发商认为,至少今年年内,楼市状况并不乐观,加上几乎肯定会出现的老百姓“买涨不买跌”的状况,今年开发商“日子难过”。

  “假日楼市”成交惨淡

  开发商的担心,在为期4天的“假日楼市”上,逐渐成为现实。

  从第一天起,“假日楼市”门前就有许多销售人员拿着特别印制的宣传资料,四处分发。展会现场,开发商的促销手段各异,有的甚至让具有异域风情的美女站在展台前,以“吸引”购房者眼球。

  但是,这些促销招数,在密集的楼市“重拳”下,并无效果。5月3日,房展会最后一天,上午11时未到,冷清的展厅内,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着“撤退”。许多开发商都反映,“成交量几乎没有”。

  一家参展商坦率表示,原本打算在“假日楼市”上推出新楼盘,因楼市状况一般,临时决定不推盘,通过“假日楼市”积累客户。但4天展览下来,积累客户的效果也没达到。许多原本登记下来的客户,目前都出现了“观望”情绪。

  受影响最大的,是上海周边楼盘。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异地购房贷款被叫停,无论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目前都不能在上海周边按揭买房。原本这些周边楼盘打算借上海世博会的东风,吸引大量投资客,如今却遭到了楼市新政的“阻击”。

  房价“拐点”若隐若现

  申城房价已“停涨”,但更多专业人士认为,房价“拐点”目前已若隐若现。分析人士分析,从目前“供过于求”的情况看,上海房价下跌“是有可能的”。

  目前市场的供需表现,与2005年非常相似。从2005年3月份的供略大于求,到4月份的供大于求并逐步扩大之后,上海房价也从3月份每平方米9404元的阶段性高位,滑落到6月份的每平方米6962元,跌幅达26%。

  今年的4月份,供应量达到127万平方米,成交量估计不到105万平方米,是1年多来首现供过于求的月份。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5月份的供应量还可能大幅增加。从数据对比上说,房价“拐点”应该即将到来。

  不过,分析人士同时指出,考虑到国内担心通胀和热钱的因素,资金投资保值的需求在增加。在购买力方面,多个行业在过去数月中回暖,新老员工工资水平有所上调,各个阶层都有改善住房的需求。因此,住房“刚性需求”依然存在。此外,开发商努力和中小银行、外资银行协调,消化掉首付和利率提高带来的成本压力,这也给买房人多了一种选择。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news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