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世博精神的时代诉求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5月11日06:40
  世博会是与时代同行的人类盛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Everything Starts with World Expo),这一广为传诵的名言,道出了世博会对人类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典,也是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它以规模空前的大舞台,融汇了全球最新理念和科学技术成果,凸显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诠释和生动实践。

  一

  以人为本,情系民生——上海世博会优化生存空间,增强人的素质,开启便民窗口,诠释“让生活更美好”的鲜明主题

  追求科学与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贯穿世博会整个发展进程的主旋律。159年历史的世博会,见证了世界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到微电子革命的滚滚洪流,也见证了人类从崇拜单纯物质增长到崇尚科学发展的巨大变革。

  面对新世纪新挑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选择了申办世博会;而在2002年末的摩纳哥之夜,世博会也选择了中国。上海奥运会的筹办和科学发展理念的确立与践行,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坐标上展开的有着内在必然联系的时代画卷。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灌注着科学发展之魂。它的内涵揭示: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它的外延寻觅:应从人们的生活观念、实践方式、城市模式以及城乡互动等全方位进行。在这种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和交汇中,诠释着“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城市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为一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的结晶。古希腊贤哲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房价奇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许多挑战,实现城市自身发展与人们美好的生活,是摆在各国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上海世博会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创新,围绕“城市”关键词设立五个副主题:经济繁荣、科技创新、社区重塑、城乡互动及多元文化融合;主题馆的三个展馆即“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地球馆”,也着重反映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历届世博会都承受着、释放着共同精神——创造性开发,优化人的生存空间。上海世博会情系民生,提供了一个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成功范例。它根据上海实际,突破了往届在空旷场地兴建园区的惯例,选择了旧城改造这一难啃“骨头”。在合理的政策保障及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5.28平方公里园区内的1.8万多户居民及时搬迁,顺利入住两个配套新建的“世博家园”。以此为牵引,形成了由11条线路组成轨道交通网络,基本满足了世博会和居民出行的需要;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新建的世博园区、黄浦江滨江景观带、崇明生态岛等上海门户区域景观,提升了国际大都市形象。

  世博会是一个预示社会未来趋势的展览,指引着人类生活形态的发展方向,需要不断增强人的素质。上海在大力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努力进行着“软件”开发,不断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特别是在全市广泛实施了《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明确要“倡导文明礼仪,开展文明创建,使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的目标任务。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对世博精神的宣扬,大批“志愿者”言传身教,文明办世博的理念深入人心,直接融入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中,有效提升了民众素质,规范了世博行为,展现了文明风采。

  二

  科学发展,整体推进——上海世博会发挥经济推动力、科技牵引力、城乡联动力、文化提升力,展现“第一要义”的时代诉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寄托着人类共同的理想。

  世博会是举办国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强国之路,1970年大阪世博会带动了日本关西经济带的形成, 1993年的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经济的二次腾飞……

  办好世博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契机,也是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契机。上海世博会深刻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时代诉求和实践价值。

  经济推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世博机遇对经济具有“前中后”三重推动力效应,即申办时的引领、筹备举办中的拉动、结束后持续促进。面对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拓展上海口岸功能,进一步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促进长三角经济圈协同发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是整个世博会的核心区域,在重大基础设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城乡建设以及观光旅游等方面的一体化筹划,形成“机遇共抓、资源共用、主题共演、活动共办、声势共造”之势,对促进它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崛起贡献卓然。三是刺激全国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人流物流资金流大汇聚,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外贸与内需双向扩充,投资、消费、企业品牌、就业岗位的多维需求,必然引发上海浦江开发为起点的新一轮热潮。

  科技牵引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每届世博会亮点。近160年来,人类几乎所有精彩的发明创造都抢滩世博会,成为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新概念、新思想、新工艺的“载体”。上海世博会明确提出世博促科技,科技促世博,两者相得益彰。从2004年起,中国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同启动了“世博科技”专项计划,聚焦“展示精彩的世博”、“运行有序的世博”、“环境友好的世博”、“安全健康的世博”、“弘扬科学的世博”五大重点领域,实施了120项攻关项目,部分成果已获实际应用。诸如,低碳科技覆盖世博园旧区改造、新区建设、运营管理、能源开发、企业运作、交通工具等各方面;全球首个TD-LTE“准4G”演示网已在园内开通,可为观众提供国际领先水平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体验。上海依托“世博科技”的支撑,注重集全国之力进行科技创新、技术集成与重点突破,努力把世博会办成一届科学精神得到大力继承与弘扬、科技成就得到充分展示与应用的盛会。

  城乡联动力。上海世博会的中心词是“城市”,但城市并非“孤岛”,总与广阔的社会特别是农村联系密切。上海世博会对搞好城乡联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范例。如奥地利馆可让参观者体验从乡村进入城市奇妙的“时空之旅”,在城乡交织中构成了和谐的自然平衡。当代中国13亿人口有9亿农民,要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就应着眼于两个层面:在观念层面,牢固确立城市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支撑。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农民的杰出贡献不可抹杀,通过世博会警醒社会各界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实践层面,进一步促进城乡交流、市民与农民交往。在明确各自地位、功能及存在差距与不足的前提下,市民不断提高素质、提升城市文明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发展需要;农民通过看世界、开眼界主动把城市文明带回农村,培育科学精神,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加速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城乡联动力形成,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使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文化提升力。每届世博会,总能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难以计算的即时与后续效应,驱动可持续发展,源泉在于文化成果的继承与弘扬。发展趋势显露,世博会的展示重心正经历从新产品、新技术向新理念、新文化的转移,演变为对城市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多种渠道直接与间接观访世博会者,进行着大规模的互动检阅,使各自经济理念、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社会时尚集中宣示,将世博精神升华到新的时代高度,催生着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彰显着世界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的主流。上海世博会中,凝结着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国宝”美不胜收,如丹麦小美人鱼铜像、捷克布拉格幸运浮雕、墨西哥玛雅柱等,向世人展示生动的“传奇故事”;而中国馆区展出的曾侯乙建鼓底座、针灸穴位铜人等多件古今旷世珍品,也将给世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在建馆艺术上,许多外国展馆不仅吸收并借鉴了中国元素,还直接利用了我国材料与工艺,显示出民族文化激荡的火花。在历史与现实辉映、中国与世界交往中,张扬着上海世博会“万国博览”的美誉,提升了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三

  全面协调,善于统筹——上海世博会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重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建设和谐发展的“地球村”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导览手册上写下了不朽名言:“抛弃战争吧,让我们联手和谐与团结”,与我国首倡建设“和谐世界”的呼吁相得益彰。办好上海世博会,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让世界充满宽容、和平与光明,在“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建设和谐发展的“地球村”。

  世博园里,规模空前的24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汇聚上海,交融心灵,抒写情谊,协调世界发展。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资金匮乏,大多数国家还是排除万难,积极参展,竭力打造“惊世”品牌。如沙特阿拉伯建造的蘑菇形展览馆及其沙漠“月亮船”,十分壮观;英国建造的“蒲公英”馆,6层楼高的“种子”内殿和6万多根透明细棒构成的“刺猬”外形,巧夺天工;西班牙建造的花篮状展览馆,让人流连忘返。为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参展,我国拿出1亿美元援建,使非洲国家首次整齐亮相,也使多年徘徊门外的国家重归世博大家庭,创造了网络时代全球和谐博览会的奇迹。

  世博园里,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的中国馆,在推介古代科学营造法则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着力传递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当代信息。被誉为“东方之冠”国家馆60.6米高度聚合起来的“中国元素”夺人眼球: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和地区馆、香港馆、澳门馆、台湾馆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其余馆发布四周,巧妙衔接。它们的整体展示,是一次体味智慧真谛的感悟,一次寻觅各种关系协调的象征,包括一国两制、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人际之间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等等。上海世博会对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的智慧精神、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展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具有重要的诠释价值。

  无论建设和谐世界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个共同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家——生态和谐。世博精神总是思随时代、技从当代、目向未来,较早提出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控制人口、开发海洋和太空等,以拯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地球家园。上海世博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从“低碳”理念,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都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世博会场馆中安装运行的燃气空调,半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万吨。世博轴的采光设计、主题馆垂直生态植物墙和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顶及雨水回收系统、世博中心的半导体照明、瑞士馆外红色太阳能板、大规模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及企业馆的展示项目等,无不凸显着低碳文明的时代气息。这都表明,上海世博会力求打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融合之境,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愿景贡献力量。

  (题图设计:仓小宝)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