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铭记汶川地震 > 汶川地震震后援建 > 汶川地震震后援建消息

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 四川儿童写信寄托哀思(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13日11:21

  即使你没有察觉,日历却已翻回到了那一天。

  两年的时间不算久远,物是人非的伤痛却依然在心中纠缠。用书信表达追思,是我们认为最合适的纪念方式。于是,就有了两组来自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中心小学孩子们的信件,稚嫩的文字背后,是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写给天国,写给玉树

  时间的重量

  “时间有巨大力量,但不会胜过人的记忆”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四十多岁的刘岗均早早起了床,坐在床边,用袖口反复擦拭着儿子的照片,一双宽大粗糙的手,轻柔地抚摩着照片中儿子的脸颊。

  这是一个多月前,本报驻成都记者在四川绵竹目睹的一幕。4月5日,清明节,右腿戴着假肢的刘岗均,和妻子一起去给地震中遇难的儿子扫墓。

  祭奠的仪式庄严而肃穆。点燃香和蜡烛,摆上水果和卤菜,他们在与爱子的心灵对话就开始了。

  “儿子,爸妈来看你了。”坐在墓前,夫妻俩仔仔细细地向儿子通报着这两年来经过的一些事。高高的山坡上,哀哀枯草已经萌动出一片新绿。

  对刘岗均和许许多多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来说,这样的场景,都已经再熟悉不过。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开始,每一个思念的时刻,都可能触动他们心底对亲人和朋友的牵挂。头七,一个月,清明节,逝者生日,春节,一周年,两周年……点点哀愁,丝丝情愫,顷刻间就可能思念决堤,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饿得想吃土。”那一天的下午,北川县曲山小学10岁女生范泉滟,在废墟中坚持了近60个小时,但救援人员把她从废墟中救出来仅仅10分钟后,她的生命之火却骤然熄灭,留下了让人心酸的这最后一句话。

  “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聚源中学初一学生小亚,在去世前这样告诉同学小雪。

  之所以选择在今天,重新回味遇难者的遗言,是因为此时此刻,我们正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汶川大地震两周年。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临床教授弗兰克·奥伯格,曾经从学术角度剖析过人们对于灾难周年的特殊反应。在他看来,周年反应可以是一个季节,是叶子的丰满,是夏天的第一波热浪;它存在于你的骨子里,即使你没有察觉,日历已翻回到了那一天。

  是的,5月12日,日历已经又翻回到了这一天。在这里,大地都充满了思念的味道。

  经历了剧烈阵痛的人们,身体的创伤虽在逐渐抚平,思念和记忆却再度升腾,弥漫,从小小盆地辐射至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这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焦虑,悲伤,痛苦,呐喊,行动,都曾伴着血浓于水,在两年前井喷。多年以后,历史会为2008年春天的中国写上浓重的一笔,那时候,山河虽破碎,精神力量却坚强不倒;亲人虽远去,思念却从此浸入肌肤和大地。

  弗兰克·奥伯格说,在周年的时刻,很多人的某些情绪,或者全部情感都将随之重现,“即使这些感情已经淡去,此刻也将变得生动起来”。

  只是这种“生动”,对生者会不会是一种残忍?

  半个月来,我们小心翼翼地与灾区的孩子们交流,想听听他们对过去、现在和这两年来的看法,得到的答案却颇出乎我们的意料。更多的孩子,都积极乐观地看待着身边发生的一切,同时又争先恐后地将自己走出心理阴影的路径方法告知玉树的小伙伴。

  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也能在刘岗均夫妇身上找到影子。他们在儿子的墓前诉说着自己的“荣耀”:做梦也没想到能当上奥运火炬手,拍卖火炬的20多万元都捐给了灾区;两个人开了一家干杂店,生活过得不错,干杂店还想开进新城的商业区。

  2009年秋天,笔者曾第一次来到汶川地震灾区,目光所及,到处是感恩的标语,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各大工地间穿梭忙碌,崭新的乡村和城镇已然呼之欲出。三年期的重建计划,现在已纷纷提前完工。在地震灾区,曾经弱不禁风的校舍,如今正在成为当地最坚固的建筑之一。

  愿意相信,正是这个民族的众志成城,才让阳光温暖地洒在了幸存者的心际,照亮他们脚下的路。

  那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前行的人们却注定要在此刻,以及以后的无数个“此刻”,重新回望来时的路。我们不能生活在过去,也回不到过去,但却不能忘了来时的路。

  小时候,很少有人会了解时间的重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后的我们却发现,沧海桑田都可能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除了记忆。

  四天前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看到了时间的另一面,他在讲话中说:“时间有巨大力量,但不会胜过人的记忆,胜过我们的记忆。”

  青川县木鱼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写下的书信里,一遍遍问候着天堂里的亲人。从小一起玩的表哥,那个叫“娟”的同窗好友,素不相识的老师,都让他们无法忘怀。

  在北川老县城,缭绕的香烛间,无论是耄耋老者,还是垂髫少年,此刻都面色凝重。“虽然已经两年了,但想起他们来还是会难过。”四十多岁的刘代国,每到老县城开放,都会进来上一炷香,他的两个妹妹被埋在那里。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在线纪念馆上,亲人和网友的祭奠两年间从未停歇。上万座网上纪念馆,黑底白字的罹难者名录,镌刻着生者的无尽思念和记忆。

  只是,天堂里没有了地震缠绕,人世间却不时冷风瑟瑟。两年了,有人喜结连理,有人却悲壮地主动告别人世。汶川在紧锣密鼓地重建家园,玉树却再遭地震重创。当汶川地震两周年的日子与玉树地震一个月的祭日交织在一起,这个五月注定沉重无比。

  汶川地震两周年了,你们还好吗?

  玉树地震一个月了,那里还冷吗?

  在这个祝福和思念的时刻,我们愿意充当一次信使。虽然没有时下流行的时光芯片将信件封存,但我们不妨做个约定: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的2018年5月,我们希望可以重新回到青川,看看今天写信的孩子(详见第10~11版),以及他们的家人,到时候会在哪里,又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这是一次和时间的相约。

  我们约定,2018见。(苑坚、杨迪、萧永航对此文亦有贡献)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news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