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米价涨、菜价涨 通胀压力会否愈演愈烈?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5月19日08:58
  “土豆两块五,辣椒七块钱。现在这菜价可真是攀上天了。”在北京某国家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已经由以前的素食主义改为开始吃肉了,“没办法,如果天天吃青菜,工资肯定不够花。”

  叫嚷着菜价高的不只是刘女士,当然也不只是北京的菜价高。在广州市的越秀、天河等多家肉菜市场本地叶菜价格也少有低于3元的,同比去年,叶菜每斤几乎贵了一元左右。广东的大米、绿豆等粮食类食品在节后率先涨价。大米价格普遍涨价两到三成,杂粮中的绿豆、黑豆涨价惊人,分别从4元/斤涨至12元/斤。

  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4月份,鲜菜价格上涨24.9%,鲜果价格上涨16.4%。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2.8%,主要受部分农副产品、旅游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影响。

  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究竟在哪里?加息大棒是否必须打下?

  负利率加剧通胀恐慌

  4月CPI同比上涨2.8%,这意味着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为-0.55%———我们已经负利率55个基点。

  也就是说,以1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为例,如果去年4月份存入银行,今年4月到期连本带利可得10225元,不过由于4月CPI同比上涨2.8%,我们已经负利率55个基点,以当前物价水平,当初存入的钱仅值9945元,比当初存入的1万元缩水了55元。

  菜价的上涨在很多消费者看来,应该是通胀的先兆,而长期的负利率则更加剧了他们对于通胀预期的恐慌。

  食品涨价成为通胀推手

  4月份CPI同比上升2.8%,涨幅比3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主任李建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按权重来算,2.8个百分点有1.9个百分点是由食品上涨引起的。”

  CPI统计中食品的权重占到33%,近期食品价格尤其是蔬菜价格大涨,成为拉动CPI上升的重要推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则认为,CPI的上涨并不能预示着通胀。他近日撰文指出,如果CPI上行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仅仅表现为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则不属于通货膨胀范畴。在现实中,西方国家一般以CPI连续上行6个月且超过3%为判别通货膨胀的尺度。

  而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涨价的原因看,CPI同比涨幅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涨价的翘尾因素较大,以及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涨价较多。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的2.8%中,翘尾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以及国家发改委的负责人都表示,4月份CPI同比上升2.8%,并没有超出此前预期,CPI的变动仍处于温和上涨范围。

  民众认为CPI未反映真实通胀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8%,虽然统计局认为这一数字“比较温和”,但有网友认为,统计局公布的CPI由于各项指标所占权重不尽合理,并不能充分反映真实通胀水平,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已经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

  有网友指出,官方CPI反映的通胀压力依然不是太大,但是真实通胀水平却远远超出了CPI所能反映的力度。无论从各项引发真实通胀的经济指标,还是现实生活的老百姓切身体验看,真实通胀水平都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水平。

  署名叶楚华的文章指出,菜价暴涨将是长期趋势。文章分析说,菜价上涨不外乎两类原因,一是长期原因,二是偶然性原因。长期原因不外乎两条:工业化和城市化。偶然性原因则包括各种突发天灾人祸。但是,无论有没有天灾人祸,中国大陆的菜价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此外,在国家和地方重拳打压之下,房价开始走下坡路,但部分地区、部分楼盘的逆市坚挺,以及刚性的需求背景,使不少网民担心,未来一段时期内,房价将继续推动CPI上冲3%的红线。

  PPI涨幅正向CPI传导

  虽然4月份的CPI在很多官方人士看来,还是很“温和”,但是,已经有很多专家表示,PPI的增加已经提前预警了通胀的到来。

  数据显示:4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8%和12%。

  不少学者认为,PPI将很快传导到CPI,澳新银行中国研究总监刘利刚近期表示,该行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指数也显示,中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同比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表明中国仍在不断输入通货膨胀,这将助推未来数月的CPI数据。

  叶檀的博客说,虽然CPI上涨温和,但4月份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由于国际市场大宗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生产资料和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以及翘尾因素,导致实体企业的运作成本越来越高,许多企业赢利岌岌可危。

  一些业内人士甚至表示,PPI加快的增长速度给我国宏观经济发出了预警信号。等到PPI传导到CPI才治理通胀为时太晚。

  信贷放量可能加剧通胀

  周明剑告诉记者,货币发行过多,如果货币发行过多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价格上涨的潜在水平可能高达50%。这就形成通胀预期,它使人们预感到未来的通货膨胀风险加大。地价、房价、资源价格,总之一切供应有限的商品价格都预期上涨。

  不过也有专家不赞同他的说法。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就表示:“因为票子发得很多,马上要通胀了”,这个判断急了点,不会那么快。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也表示,货币发放过度并不一定会产生通胀。

  潘向东解释说,2009年我们M2和M1的快速攀升更多是由于信贷的大量投放所形成的,而信贷的大量投放主要流向了两个领域,第一是公共设施的投资,因为很多地方财政吃力,信贷投放弥补了这个不足。第二是房地产市场价格也出现了快速攀升。其它方面,物价并没有出现大的攀升幅度。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也认为,2009年虽然贷款投放量大幅上涨,达到了9.5万亿元的天量,但是基本没怎么引起通货膨胀。他的理由是,因为货币投放被转化为投资,用以拉动内需弥补外需。

  -预测

  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不小

  ○猪价底部酝酿反弹

  截至5月上旬,国内生猪价格连续第四周回升,自4月初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以来,全国生猪收购价格每公斤上涨了0.3元,累计涨幅达到3.1%。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进入猪肉消费淡季,需求量明显下降,预计后期猪肉零售价格将止跌回升。

  ○粮价小幅走高

  一季度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原粮收购价格、成品粮零售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超过了5%。

  今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正成为农业稳产增产的重大挑战,尤其是西南旱灾、北方寒潮等可能直接影响不少农产品的产量。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认为,2010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水平涨幅在4%左右,粮食生产价格涨幅更是可能超过5%。

  ○原油涨价可能导致中下游产品提价

  油价在CPI中的直接占比并不大。但油价对大多数工业品甚至食品均具有传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外向度的提高,CPI受输入性通胀传导的影响更加明显,突出反映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

  从今年情况看,进出口商品指数对CPI和PPI的走势,具有很强的先导性和带动作用。原油等进口原材料的上涨,首先将导致橡胶、塑料、钢材等中间产品价格上涨,然后推动下游最终消费品价格提升。原油价格变动对CPI影响有一定滞后期,一般为9个月左右。

  ○居住类价格稳中有升

  在我国的居住类价格中,主要包括建材及装修价格、租房价格、住房贷款利率、水电燃气价格等四部分。最受关注的购房价格并未被纳入到CPI统计中,但这不意味着居住类价格不会对今年CPI施压。

  国家统计局每年将对八大类产品权重进行细微调整,从权重变动方向来看,食品类权重随着我国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而降低,居住、医疗以及娱乐教育等权重则有升高趋势。尤其是居住类价格,未来五年居住价格权重有望升至20%。

  -专家观点

  通胀影响可能要比预期大

  哈继铭认为,如果民众已经认识到通胀因素,并且因此产生的通胀预期强于政府有关部门对通胀的反应,那么这种通胀预期可能愈演愈烈。

  也就是说,通胀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因为人们的预期导致的。在周明剑看来,二季度CPI会在3%左右,PPI会在7.2%左右,相对还是比较温和的。然而下半年物价可能上涨迅猛,他预计CPI可达7%,PPI可至12%,通货膨胀从此进入上升通道。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认为:“目前大家对明年通胀压力的判断可能还偏于保守,通胀带来的影响会比想象中的大,而中央对物价的控制能力要比以前弱,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靠行政命令来抑制物价。”

  他表示,明年的通胀是确定的,达到多高的水平还不确定。“如果按照统计局的统计方式,我对明年通胀的预期是3.9%,但是我个人认为可能会超过5%。”

  然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则认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出现高通货膨胀并不大可能。”樊纲分析,全球供给能力过剩是长期趋势,过去几年出现的通胀,都是表现为食品价格上涨。

  -政策加息与否政府仍然两难

  就在公布4月份CPI数据的前夜,央行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特别以专栏形式强调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方式。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货币政策的决策者,央行选择在这一时机公布报告,传达出强烈的通胀压力信号。增强了公众的加息预期。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程度要远高于公布的数据,且负利率状况已经持续多月,“长期负利率会加剧企业、家庭和个人对于通胀的恐慌;因而应毫不犹豫地提高基准利率。”

  然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天津考察时的一番表态又让很多业内人士开始猜测,加息时点可能要推迟。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调控要适时适度,他表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

  很多分析人士表示,这个两难当然也包括现在是否加息的左右为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对“两难问题”做出了解读。他表示,两难的问题在于,如果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企业只是靠外在的货币供应等支撑,并不是企业自生的活力。同时,通胀的问题难以忽视。

  如果调整目前“扩张”的政策,那么经济增长速度或将下降。“何时加息,看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李义平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也表示,目前中国通胀趋势逐步明显,提高利率目前势在必行,但应与美、日等经济体协调行动,因为如果单纯一个国家提前提高利率,很有可能达不到控制流动性过剩的目标,造成大量的热钱进入。(吕天玲 实习生鄢秀钦张彬) (来源:南方日报)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