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央频繁调控楼市 > 调控楼市消息

国务院同意推进房产税改革 欲矫正国进民退现象

来源:京华时报
2010年06月01日02:04
  本报讯 今年政府将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同时还将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昨天,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了以上内容。

  今年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意见》指出,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大任务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还将推进国有企业和垄断性行业改革。

  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方面,《意见》提出要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等。

  《意见》还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方案。

  此外,《意见》还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作出了部署。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这个《意见》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能不能完成好各项工作直接影响到明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局。《意见》为明年的重点工作及十二五规划指明了方向。

  汪玉凯说,《意见》所提及的改革凸显了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比如国进民退的问题,垄断行业的改革问题都是目前大家关注的要点,资源价格问题,也是造成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类似煤老板等人利用国家资源但不交资源税,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分配制度,随后就是一系列的民生问题,都抓住了问题的症结。

  但汪玉凯也表示,和这些领域的改革相比,这次《意见》所提及的行政改革显得力度不够,这么多年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拖了行政改革的后腿,全面启动该领域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内容解读

  意见矫正“国进民退”现象


  意见内容:意见中提到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有效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解读:汪玉凯认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在了《意见》的第一项,也体现了中央的决心。这一意见是和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12个领域相联系的,与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相辅相成,更进一步矫正了过去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国进民退”的现象。

  有专家也认为,这一次经济回升,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投资,经济内在的活力仍未焕发出来,民营企业没有活起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市场经济才能够解决。

  汪玉凯也强调,国有资本应该尽量从竞争领域退出,而把重点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如过多地参与竞争领域会发生与民争利的问题。

  今年是收入分配破题之年

  意见内容: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思路,提出改革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积极稳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分配和监管制度。

  解读:汪玉凯提出,就目前的情况看,政府在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方面,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高度重视。最主要的是由改革初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调整为效率与公平兼顾,并以此来确定未来的收入分配战略。其次,政府要运用和使用好利益分配的杠杆。一方面加大法律对社会利益、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比如修订税制,政府减税等;另一方面要通过公共政策,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保持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大体平衡。

  第三,政府要严格防止与民争利。应该说,目前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土地征用、政府收费,以及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中政府的政策导向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

  “今年是收入分配改革破题的一年,如果小打小闹解决不了问题。解决收入不公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汪玉凯说。

  重点解读·房产税

  房产税征收时间未定


  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中提到要“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此前,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黄汉权称:“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而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随后辟谣称,“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的观点不代表发改委的立场。

  >>释疑

  如何面向住宅征房产税


  国务院同意今年“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记者昨天就“房产税”问题采访国家税务总局相关部门时没有明确表态。

  1986年颁布的《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城市范围内的房产都应缴纳房产税,但对于居民住宅部分给予免征优惠。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不动产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虽然国务院同意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但“逐步推进”并不意味着今年我国要面向居民住宅征收房产税。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上海征收房产税方案已经上报中央,但征收面积界限说法不一,或人均超过70平方米征税,或以户为单位,超过200平方米征税。同时,针对投资炒房客设置门槛,无沪籍或无上海居住证,不能提供3年以上工作纳税记录,购房也将征税。如果以人均面积征收,容易出现做假现象,房屋持有人可以把父母、祖父母、岳父母等都算作房屋居住人,以此来逃避征税。

  >>专家观点

  房产税旨在调节收入分配

  “房产税税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公平市场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告诉记者,由于我国没有财产税,房产税更多是作为一种调节贫富差距的手段。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也指出,目前市场对房产税改革的预期主要是强调房产税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功能,但房产税还具有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功能。

  >>影响

  新消息致A股大幅收低

  昨天,受发改委逐步改革房产税消息的影响,地产股放量跳水跌逾3%,沪指快速跌破2600,板块全线飘绿。上证指数收市报2592.14点,跌2.39%;深证成指收市报10204.17点,跌2.78%。深沪两市全日共成交1658亿元,较上周五萎缩超过一成。分析人士认为,上海市政府表示正在抓紧制定更加严格的房产调控政策,加上国务院同意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引发市场对于房产税即将出台的恐慌;同时,西班牙被调低主权债信评级,拖累全球股市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市场信心构成了较大冲击。

  >>记者观察

  房产税迷雾出现曙光


  关于“房产税”的消息最近甚嚣尘上,各方专家言论前后矛盾。时至现在,国务院终于给出了一个宏观的消息。

  房产税的迷局始终搅动着市场,引发各界观望。5月初有媒体称,上海旨在对住房保有环节征税的房产税征收即将启动。该媒体同时言之凿凿地称,如果符合征税条件,上海市民需要按年支付相当于房产值0.8%的房产税。

  就此还有媒体向北京地税方面求证北京的情况,得到的回复只是“北京暂无相关消息”。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黄汉权则对记者表态:“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因当日媒体刊登的这一报道,国内A股大盘因之而高开。

  但新华社电文随后称,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的观点不代表发改委的立场。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也没有就房地产问题对外发表相关言论并接受媒体采访。产业研究所属于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发表的意见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发改委的立场。上述有关房产税的言论“内容严重失实,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表示:“三年不谈,那是研究人员说的,并不能代表官方。”

  但在操作层面,“新政”还要再闯“层层难关”。要向民宅征收房产税,需要各地房屋主管部门建立全面、实时的居民个人房产购买和保有情况数据库;各地民政部门建立动态的居民婚姻和家庭人口构成数据库等。而即便如此,就算忽略时间和资金投入,国家最终能够征收多少税款,征收成本会有多高,究竟能不能有效抑制高房价,能否遏制用假身份证买多套房子,一系列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谨慎评估。

  其他内容

  1

  垄断性行业改革

  开展三网融合试点


  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制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并开展试点,探索建立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

  2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简化电价分类结构


  出台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的实施办法,简化电价分类结构,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继续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责任单位:发改委、电监会、能源局

  3

  金融体制改革

  修订出台《贷款通则》

  修订出台《贷款通则》,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尽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条例。

  借鉴国际监管标准的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机制。探索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体制。

  责任单位:人民银行、银监会等

  4

  城乡改革

  逐步实行居住证制度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责任单位:公安部、财政部等

  5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公务用车改革


  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提出深化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责任单位:发改委、中央编办等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郭爱娣 赵鹏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