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 > 观察与思考

传媒的责任

来源:《观察与思考》杂志
2010年06月01日16:28

  传媒的责任

  在刚刚过去的四五月份,经媒体的追踪报道,全社会的关注点很遗憾地经历了系列校园凶杀案和富士康的员工连跳事件。

  竟然会有人光天化日之下闯入学校和幼儿园,采取残暴的、灭绝人性的、轻易剥夺孩子们生命的行为,而竟然还有“模仿者”的出现。而同一时期,特别是5月份,富士康公司的员工跳楼事件已接连上演了6起。

  当校园凶杀案正成为社会“热点”之时,作为媒体从业者,我曾被人问起过:“这么热的新闻,你们没有记者去案发地采访?”

  对此,我感到愤怒:“这些杀人者丧心病狂,难道媒体还要一哄而上,作为他们的渲染工具?”“媒体要帮助这些‘病人’实现‘犯罪传染’吗?”“我们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跟他们一起发病呢?”

  我的质问让提问者难堪。但是,我想,我需要在某个合适的时候,声明我的主张:在转型社会,传媒切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对于这些企图以极端暴力手段报复社会的犯罪行径,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给出的药方无疑是正确的:“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即首先要坚持严打方针,以法律的手段进行惩治,彰扬法制,震慑犯罪。同时,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各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力量一起动员来实行综合治理,才是治本之策。

  而所谓的社会各方面力量,无疑要包括强大的社会公器—传媒的力量。但是,在过去两个月里,我们遗憾地看到,很多传媒并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甚至,因为个别传媒的非理性的细节报道,几乎成了几起校园凶杀案“犯罪传染”的工具!

  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命案后,网上马上有传言称这是“贵族幼儿园”。似乎在传导这样的思维:如果真是贵族幼儿园,大众就应该对杀人者减少些愤恨。如果说网络是非理性的,那么我们的传统媒体呢?

  福建南平发生第一起持刀杀害无辜小学生的事件后,各类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长篇累牍地、深入地探究行凶者要报复社会的杀孩子动机,更有媒体报道了当地学生由学校组织的写给凶手的信:“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媒体原原本本地传播这样的新闻,不正是在社会上传导一种畸形的“仇官”心态吗,又与暴徒有何异?

  回顾富士康公司的员工连跳事件,自媒体竞相报道,使其成为公共事件后,该公司员工的自杀几乎成了一种周期性的再现:在5月6日-26日,已连续出现了6起自杀事件。心理学专家直呼:媒体过度渲染,对特定人会产生诱导,是危险的暗示。

  这些年,当我们赞叹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一些媒体在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往往为了迎合读者,而失去应有的理性选择和公正的价值判断。

  最常见的是,媒体喜欢给新闻当事人贴标签,表现出严重的“仇官”,以及“仇富”倾向。对违法违规的新闻当事人,媒体习惯性思维下的第一个问题是:此人是不是官员和富人,或者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似乎符合这两项条件之一,便有了可热炒的新闻题材。

  于是乎,在2009年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中,犯罪嫌疑人首先被媒体贴上“富二代”标签,而受害者的标签是“浙大学子”。可实际情况是,肇事者还是在校学生,而受害人已毕业两年。但媒体却极力渲染两人的不同身份,甚至出现了“一个人渣撞死一个人才”的惊人标题来。而对肇事者第二天被批准逮捕,居然有媒体追问警方为何当日不控制肇事者。记者连基本的法律程序都不懂,或者不顾了!

  新闻工作是一项职业,应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而遵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求具备新闻记者的基本职业技能,并评估报道行为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否则,职业媒体不能理性代表民意,而只是一味地发泄民愤,绝不是成熟社会的表现。

  传媒不理性,社会如何理性?

  导致媒体非理性的原因,大概不外乎这样两个:一是我们的传媒和传媒从业者不专业,比如他们既不清楚自身行业应负的教育、引导社会的基本功能,又不懂其他社会领域的常识,如法律常识等等。但是我认为更多可能是第二,是因为我们的媒体“太专业”了,以至于“专业”得偏了。

  按照布尔迪厄的媒介场域理论,今天的中国传媒,受“经济场域”的制约越来越大,为了追求市场轰动效应,为了崔永元所指摘的“万恶的收视率”和发行量,从业者不惜让其职业道德畸变,也要跟进所谓的社会热点,制造出轰动的媒体事件来。

  于是乎,媒体捧了“芙蓉姐姐”之后,又捧“凤姐”,还不够,还要捎上一个“凤姐夫”;于是乎,出了一个“犀利哥”,就再来“雪碧哥”和“深邃哥”;而现在全国很多卫视在忙啥?答案是“娱乐”至死,“相亲”才会赢。

  无疑,这是中国传媒与市场经济接轨过程中产生的畸变,但是,这不是市场经济的错,而是学习媒体市场化的人出了错。早在70年前,美国传媒人就已发布《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报告。

  记得9年前,《新周刊》曾为“病得不轻的中国传媒”开出药方:“在沾沾自喜于暴利行业之际,记得自己是传媒,是客观而有趣地把世界清晰表达出来的具有公信力的声音。”

  我们重温这句话,因为这是当代中国媒体基本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