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缩短上下班耗时不是个小事(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6月07日05:28

  背景新闻

  《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5日在成都首次发布。报告首次计算出50个代表性城市上班平均花费时间,其中北京最费时,为52分钟,成都则以需时31分钟排名第36位。

  6月6日《华西都市报》

  核心提示

  城市上班耗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数据。从个人生活来说,上班耗时过长,导致上班族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上下班路上,这就会增加上班族的疲劳度,减少其休息休闲的时间,从而减损其生活质量;上班耗时时间过长,导致劳动者将很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消耗在路上,而如果这些消耗的时间与精力能够部分被用于工作与休闲,将会产生更大的生产效率,所以上班耗时时间过长,也不利于城市经济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城市规划不能“摊煎饼”

  魏文彪

  牵头组织《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研究的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认为,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过长,表明城市化发展带来更大的交通流量需求,而城市交通发展跟不上城市化步伐。同时也表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普遍不够科学。正如有关专家所指出,我国一些大城市都是摊大饼式规划模式,服务机构、行政单位都集中在城市中心,而人们却居住得越来越远,造成上班向心式地涨潮、下班离心式地退潮,这也就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度,延长了城市上班耗时。

  所以,缩短城市上班耗时,首先需要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与公共交通发展步伐,通过减少公车数量等方式突出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各城市应当改变将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在远郊的做法,将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市区或交通便利的近郊,以缩短缺乏私家车的中低收入人群的上下班耗时;另外,我国城市应该借鉴国外部分城市“多中心、组团式”的发展策略,不搞集中式中心区,每个组团都有办公、购物、休闲和居住中心,各个组团互相独立存在,既突出城市中心区,又充分考虑城市各区域的全面均衡发展,这样也就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缩短城市上班耗时。

  各城市应从增加劳动者休息休闲时间、让劳动者得到更多的休整,及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生产效率、促进城市获得更大更快发展高度出发,实施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策略等行之有效的举措,有效缩短城市上班耗时。

  要站在市民角度想事儿

  杨国栋

  仔细研究报告后我们会发现,上班花费时间最多的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都是房价较高的一线大城市,上班花费时间差不多与房价成正比,这显然并不是巧合。因为中心城区房价太高,普通工薪阶层无法承受,只能购买或租住远郊的房产,然后每天花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去位于中心城区的单位上班。

  中国的上班族之所以每天在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一方面是房价过高,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显然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

  在城市人口激增,而公共交通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挤公交、地铁无疑是个技术活,想要及时挤上车并不容易,除非早点出门,否则难免因迟到被扣工资。天蒙蒙亮就出门,天黑才能到家对很多大城市上班族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当然,你也可以试着骑电动自行车上班,但此举虽能避免挤公交之苦,却也意味着要在路上花上更多时间。而且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禁摩禁电的时候,电动自行车能开多久还真是个疑问。

  我们的城市要真正成为受人欢迎的宜居城市,城市的领导者们就必须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而不是尽出些禁摩禁电和向私家车收拥堵费之类的点子。要让上班族们不再为上班花费时间过长而烦恼,既要在房价问题上动真格,让市民能就近购房,也要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增加线路和班次。

  付业兴绘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