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沧州木板大鼓巴黎大放异彩 后继无人传承有隐忧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10年06月11日13:16

  沧县木板大鼓征服巴黎,两位老艺术家获奖之后有隐忧———

  谁来扛起木板大鼓传承大旗?

  在5月30日至6月2日举办的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沧县木板大鼓艺人王银杰和刘凤鸣,以其独特的曲风曲调,浑厚粗犷的唱腔表演,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斩获最高奖“卢浮”金奖。日前,两位年近七旬的老艺术家已经回国,兴奋之余,他们也为沧州木板大鼓的传承问题挠头。

  两位老艺术家巴黎拿大奖

  2010年5月30日至6月2日,“巴黎中国曲艺节”在位于塞纳河边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外整体介绍传统曲艺艺术。第四个上场的沧州木板艺人王银杰和刘凤鸣,为观众演绎了一场《贾宝玉夜探潇湘馆》,宝玉来到黛玉病榻前,两人缠缠绵绵,最后却“一段好姻缘没能对成”。唱腔或高亢苍凉,或低回百转,带着沧州方言的独特韵味,外国观众一边看字幕一边欣赏,节目闭,掌声雷动。两位老艺术家首次将沧州木板带出了国门,向世界展示沧州的古老文化。

  此次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与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中国驻法大使孔泉向为王银杰、刘凤鸣颁发了卢浮金奖。

  刘凤鸣:几经沉浮难舍木板

  6月4日,两位老艺术家返回家乡。记者赶到沧县纸房头乡高家屯村,村西三间普通的平房院落就是刘凤鸣的家。69岁的老先生穿着雪白的衬衫,精神矍铄说话嘎嘣脆响,他还沉浸在拿大奖的兴奋中。

  刘凤鸣20岁开始学习木板大鼓,师从著名木板艺人温贵全,当时就是为了能安身立命。跟从师傅学习两个多月,他就和同门师兄弟们开始走街串巷,到农村说书。“最初,说一晚上小戏给1块五毛钱。说了两三年,每晚能挣到8块钱。”当时,8块钱表明他已是一流水平的说书人。

  1971年,刘凤鸣进入沧县文工团,这是他艺术生命中最风光的一段。“团里到东北演出,盛况空前,6角钱一张票,每到一地,半月的票都卖光了。”他有了未有过的说书热情。但好景不常,“文革”开始后,演出明显减少了,传统老戏不能说,断断续续说新戏。1976年,文工团熬不住,散了。刘凤鸣不得不带着儿子回到农村,说书讨生活。刘凤鸣有三个儿子,为了生计,1984年,他到一所镇中学当了厨师,一直干到九十年代退休。这期间,刘凤鸣离开了熟悉的木板行当,曾一度张罗着卖弦子。“心里特难受,可没办法,总要吃饭吧。”

  最近几年,丢下的“手艺活”又开始提起来,拿起“家伙什”,唱起久违的韵律,刘凤鸣心里甭提多么高兴。逢年过节就到附近村庄“巡演”。

  王银杰:种地、木板是生活的全部

  64岁的王银杰是木板艺人中最执着的一个。他住在离沧县县城稍远的风化店乡小官庄村,和刘凤鸣是同门师兄弟。16岁学徒,17岁抱三弦,18岁登台,他的曲艺道路很下了一番功夫。至今,他的房间里都挂满了大镜子,他还经常照着镜子练习,伸手、迈步、眼神……。

  一边种地,一边说唱。是王银杰的生活。农闲时下村里说书,平时也赶大集说书。上世纪60、70年代,农村群众娱乐活动比较匮乏,木板大鼓一度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追捧的乐子。书讲到精彩处,掌声和笑声连成一片。木板“梆”地一声,能让乡亲们的心痒痒上好一阵子。1974年前后,王银杰是沧县曲艺队的队长,最多时领导56个人,演出不断,日子也红火。80年代中期,木板渐渐冷落,不仅是当地的演出少了,其他地方邀请演出的也骤减,曲艺队后来只剩下8人。这几年,王银杰有时卖点木板大鼓的磁带、光盘,有时也应周围村的邀请,说上几场书,维持着生活。

  王银杰是为数不多的几位沧州木板大鼓的说唱高手,但遗憾的是,他至今没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演了一辈子木板,王银杰很看重这个名份。

  木板传承仍是大问题

  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渐渐远去,目前,能够说唱沧州木板大鼓的艺人不过六七位,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也已经56岁。

  文化局专门成立了拯救小组,组织木板艺人对部分唱段进行了录音录像整理,木板大鼓也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凤鸣说,“等我们这拨人没了,这木板还能不能唱下去?”这半年,他开始教12岁的小孙子学习木板,也敞开大门收徒弟。可没有人来跟他学,“村里人说,孩子学这个有啥用?能吃饭吗?”刘凤鸣对此非常无奈。

  王银杰收了3个徒弟,每天过晌,孩子们都来他这学戏。他打算专心将这3个徒弟教出个名堂来,至少能独立说唱。

  采访临走,刘凤鸣热情地让小孙子合作一段小戏,11岁的小孙子操板打鼓,唱得有模有样。两位老艺人的心里都在惦记:娃娃学徒能扛起沧州木板大鼓的大旗吗?

  □相关链接

  沧州木板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民国初年,沧州木板大鼓书进入兴盛时期,后逐渐衰败。 沧州木板大鼓书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有的歌颂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众疾苦,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描绘农村生活等等。沧州木板大鼓吐字行腔用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都由沧州木板大鼓演化而来的。

(责任编辑:news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