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闪淳昌:我国正建高科技城市防灾救灾减灾体系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20日23:11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20日在无锡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上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各种灾害频发也给城市安全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我国正不断增加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的“高科技”含量,以实现更快速、更准确、更高效的减灾、救灾。

  闪淳昌说,从“天上”到“海底”,我国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都已经开始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进行监控和信息传送,以便预防灾害。例如,减灾卫星可以在空中监测地面状况,对气象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分析预测。我国的航空救援体系也进展很大。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大量的救援人员和赈灾物资正是通过“天路”送进灾区,为受灾群众解了燃眉之急。

  而在海上,我国也已经形成了立体救助的格局。最近,我国引进了14架高性能的直升机和数十艘被称为“不倒翁”的海上救援船,大大提高了我国海上抗灾、防灾的反应速度,增强了救灾能力。

  闪淳昌说,在森林灭火、医疗救援、矿难救援等领域,我国也已经开始采用一些效率更高的技术。此前发生的山西王家岭透水矿难事件发生后,百余名矿工被困8天8夜,但是通过排水、通风等技术处理,使得他们在地下依然能够维持生命,成功获救。

  连日来,江西等南方多省份正在遭遇暴雨洪灾,灾情严重。而类似的极端性气候带来的灾害近年来在我国频发,也引起了强烈的关注。闪淳昌说,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的多灾并发、大灾多发现象突出,灾害之大、范围之广,救灾之难全球罕见。

  他指出,应对这些城市安全的严峻挑战,我国正在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保障城市居民安全。首先,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第二,城市应该在规划阶段科学地、充分地考虑到防灾、减灾、救灾的需求。第三,建设安全宜居城市,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问题。第四,建立健全城市的灾害应急体制机制。第五,安全管理要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农村。第六,要提升全民的忧患意识,全民普及救灾常识。(记者 孙丽萍、蒋芳)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庆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