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 10人大十五次会议消息

审计报告项目跟随热点 曝有房有车者领低保补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06月24日07:05

  今年的审计报告除了中央部门预算审计这样的常规项目外,还有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审计、保障性住房资金等民生项目审计,以及节能减排等能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的审计。按照审计署的说法是,每年的自选动作,审计都要力求反映当下的经济面。

  首次披露地方债务情况

  地方政府性负债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真实情况什么样?审计报告首次披露了部分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

  在今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中,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称,审计调查的地区中,政府性债务有96%用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但存在的问题是,地方财政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时间长、总体规模大,历史遗留债务负担仍比较重。

  截至2009年年底,审计调查的18个省份、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其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债务余额为1.75万亿元,占62.72%;当年新增1.04万亿元,占37.28%。

  在这些新增债务中,仅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还有相当部分用于建设2008年前已开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这些地区共有各级融资平台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占省、市、县本级政府性债务总额的 44.07%、71.36%和78.05%,余额共计1.45万亿元。

  审计署的调查认为,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在被调查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中,政府负有直接偿债责任、担保责任及兜底责任的债务分别为1.8万亿元、0.33万亿元和0.66万亿元,分别占债务总额的64.52%、11.83%和23.66%。

  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从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

  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审计署建议,要尽快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底数,制定逐步清理化解逾期债务方案。

  一些有房有车的人却领到了最低生活补助

  近年来,财政资金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倾斜,2009年,各级财政筹集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分别比上年增长25.58%和61.50%,所以,审计署也把目光聚焦到了民生领域。2009年特别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资金进行了审计。

  审计发现,部分民生政策在执行中存在偏差,影响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分配中,由于对保障对象的审核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人口变动、收入财产等信息尚未实现共享,有194个区县向不符合条件的6.29万户家庭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补助3.3亿元,其中向1.19万户登记拥有个人企业、车辆或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发放7376.65万元;9个城市向705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6.89万元、分配廉租住房74套。

  还有一些民生项目管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了资金投入的效果。比如,随着廉租住房大批建成并逐步投入使用,一些地区出现了租金收取难、日常管理维护难和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住户退出难等现象,不利于形成廉租住房入住和退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土地环保切入关注中央政策执行情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当前经济发展全局的紧迫工作,2009年,审计署以节能减排、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通过对18个省区的节能减排资金和11个省区的土地专项资金的审计,审计人员发现部分地方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仍较突出,部分地区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进展较慢。其中重点检查的13个城市,有10.19万亩土地存在未批先用、违规出让和擅自改变用途等问题,其中7个市的用地单位未批先用土地3.18万亩,包括0.72万亩耕地和0.27万亩基本农田。

  抽查的18个省区中,有两个省2007年至2009年实施的十大节能工程项目,仅完成计划的69%;至2009年底,6个省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15个省区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和垃圾处理场项目仅完成“十一五”规划要求的28%、62%和41%。

  审计还发现,11个省区应征未征土地出让金等收入381.81亿元,未将683.99亿元土地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16个省区滞留、闲置节能减排资金9.67亿元;还有20个省区挤占、挪用和套取土地专项资金77.85亿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82亿元,主要用于公共工程建设和弥补公用经费等。

  此外,在审计署看来,今年的审计报告的另一重要特点是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制度性的建议,比如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在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着力增强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

  本报北京6月23日电

  “国家钱袋子”管得怎么样

  年初预算不够细化,资金分配不够规范

  本报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崔丽 王亦君)在对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进行报告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2009年,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宏观调控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但中央财政管理中仍存在年初预算不够细化、资金分配不够规范等问题。

  审计报告详列了以下14个问题:

  (一)2009年,财政部代编160个项目预算1702.83亿元,代编预算规模仍较大。

  (二)财政部批复的中央部门年初预算中,有财政拨款之外的基本支出1793.05亿元未细化到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有27个项目支出170.20亿元、6项政府性基金支出59.40亿元未落实到具体项目或单位,其中三峡工程建设基金等4项政府性基金只列了预算支出总额。

  (三)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改革从2001年开始试点,目前中央财政尚未建立完善的定员定额体系,不利于规范预算分配和执行。

  (四)在卫生部所属的15家医院2007年和2008年修购基金年末结余分别为45.15亿元、49.99亿元的情况下,财政部2009年仍安排其新建固定资产等项目预算16.39亿元,这不利于统筹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2009年1月下达天津、河北等6省区市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35.58亿元,财政部2009年6月才拨付资金,影响预算执行进度。

  (六)2009年12月,中央本级库款支出为2166.53亿元,是前11个月平均数的1.87倍,占全年支出的14.2%,预算执行进度不够均衡。

  (七)2009年,中央财政本级实际支付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343.10亿元,1至11月实际支付时均记列为当年预算支出,年末再一次性调减,使财政部向社会公布的1至11月中央本级财政支出数据不够准确。

  (八)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尚未取得初步设计批复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等2个项目、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或征地手续的无锡国家大型涡轮叶片研发和检测中心等3个项目、未完成评估论证的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工程等下达投资计划共计6.37亿元。截至2010年3月,上述项目均未开工建设,资金全部闲置。

  (九)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下达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时,将4.72亿元下达给了不属于该专项范围的22个建材项目和50个医药项目。

  (十)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30亿元,涉及314个项目。抽查其中124个项目发现,实际投资补助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同流域同省份实际补助标准不一致的项目有60个,涉及11个省,如陕西省8个项目的实际补助标准最高为30%、最低仅4.3%。

  (十一)因相关建设单位前期准备不充分等,截至2010年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2009年农网完善工程等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79.79亿元中,有32.03亿元国家电网公司尚未向财政部申请使用,占40.14%;有11.03亿元滞留在省级电网公司未用。

  (十二)截至2009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等2个专项下达的中央投资分别占“十一五”规划项目任务的37.5%和52.36%。若按此投资进度,在规划期内很难完成建设。

  (十三)审计18个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两个专项的437个项目发现,国家发展改革委把关不够严格,向地方申报材料不真实的项目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5154万元,其中2081.21万元被挪用于偿还欠款或其他项目建设。由于前期准备不足、选址变更和配套设施不全等,截至2009年年底,有13个项目未开工、9个项目建成后闲置,涉及中央投资5382万元。一些地方还存在转嫁配套责任等问题,有12个项目的1301万元配套资金被转嫁给下级政府和学校,另有4所学校向职工个人有偿集资1445.4万元。

  (十四)审计18个直属海关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征管情况发现,截至2009年年底,有11个海关对进口货物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以及减免税等审核把关不严,造成税款流失3664.55万元;有6个海关对13户企业擅自将尚在海关监管期内的免税进口货物移作他用的行为,未按规定要求企业补税或提供税收担保,涉及减免税款7.75亿元,存在税款流失隐患。此外,天津海关为调节收入进度,对22家企业2009年12月申报的进口货物,在符合征税条件的情况下,先以各种理由征收税款保证金8.01亿元,在2010年1月才转为税款入库。

  “对上述问题,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门正在逐项研究,加以整改。”刘家义说。

    56个中央部门花钱几无秘密

  厚厚一本审计报告附件,被送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审计署提交的审计报告,这几年差不多已经成为6月底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重头戏。此次,常委们手里的报告明显“厚重”——除了1万多字、高度概括去年审计工作的报告外,还有3份附件:《已公告的单项审计结果》、《56个部门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和《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审计署移送的部分典型案件和事项》。

  3份附件的出现,在审计署内部看来,是审计报告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一改过去的“点到为止”,将审计署所掌握的全部原始信息和盘托出,尤其是那份反映56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附件,几乎已无“秘密”可言。

  以往,全国人大常委会结束一段时间后,审计署才会公布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详本。即使公布,也不是“全家福”,会因为种种原因漏掉一些部委,今年是一个也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部门的审计公告之后,还附有几张表,包括该部门预算执行总体情况、涉及的重点单位实际执行预算情况等。预算,可以说是中央部委最重要的秘密之一,也是最应该公开的信息。只有预算公开,才能真正推动预算制度的改革。相比此前一些中央部委公开的预算,附表所列内容,让各中央部委的预算真正“大揭秘”——有多少预算,钱究竟花得怎么样,也让预算公开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审计署一位负责人解释说,审计署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这样的公开力度,反映了政府坚持民主法治、推进依法行政、让权力在阳下运行的决心,也是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所要求的。

  回溯近几年来的审计报告,可以看出,审计信息的公开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2004年的审计报告,因为点了部委的名、公开了一些部委财政违规的事实,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审计风暴”一词就是那时流传开的。当时,审计署曾公布过一份审计公告制度的规划,大意是说到2010年后,审计署将公开一切可以公开的审计报告,到时,审计信息的披露将会成为常态。不管是“风暴”还是规划,都受到了质疑,毕竟,有些“老虎屁股”是摸不得的,骤来骤去的“风暴”究竟能走多远?

  再往后,有几年的审计报告没有大规模地点名批评。公众显然注意到了这一变化,担心随之而来:审计署是不是没有了棱角,审计风暴会不会变成和风细雨?对此,审计署的看法是,审计报告的功能不只是为了点名,而应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促进制度完善和加强管理。但是,公众依然寄望审计能看好“纳税人的钱袋子”。

  除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外,审计署不定期发出的审计公告也在发生变化。最早,可能一年发一两期审计公告,但今年,仅上半年,就发布了19份审计公告。其中,既有京沪高铁这样的大项目,也有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款物审计,还有东航、南航等央企的审计结果,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审计项目。

  对审计信息的公开力度,审计署称,未来要建立一套审计报告制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工作报告,着重从全局揭示和反映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于单个项目审计的具体情况,则以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此外,探索特定审计事项分阶段公告办法和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因为审计更多涉及政府及其各个部门的工作,因此,审计结果的公开,也将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监督政府行为及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渠道。审计报告提交的前几天,就有媒体猜测,审计署今年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暴。但从实际情况看,今年的审计报告没有风暴,却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和依法公开。

  审计:涉案线索104起 涉案人员473人

  审批、决策、信贷发放和招投标等环节成重灾区

  本报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崔丽 王亦君)今天,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称,审计中,审计署上报国务院或直接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04起,涉案人员473人。

  刘家义分析了这些涉案案件的特点:案件发生的环节和领域相对集中,主要涉及审批、决策、信贷发放和招投标等环节。其中发生在金融交易、国有股权转让和土地矿产资源管理这3个领域的有56起,占53.8%。

  其次,内外勾结牟取私利的“串案”、“窝案”仍较多。如吉林四平九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树岩、李树君两兄弟,伙同当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部分工作人员,采取编造虚假财务资料及收粮凭证等手段骗贷2.66亿元,部分资金被用于境外赌博挥霍等。

  一些管理较为薄弱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日益显现。在39起金融案件中,有19起发生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占48.7%;在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的42起案件中,有16起发生在出版社、咨询中心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

  此外,犯罪手法更加隐蔽,呈专业化和高智能化。有的不法分子通过网上银行等便捷平台异地大规模转移资金,有的通过关联企业虚开信用证或增值税发票贴现等方式骗贷,有的利用内幕交易信息或专业知识背景操纵股市牟利。此类案件专业性和隐蔽性较强,很多交易甚至以合法形式出现,查处难度高,涉案金额也比较大。

  刘家义表示,上述案件移送后,有关部门正在依法立案查处,查处结果将在明年作审计工作报告时一并公告。“今年,我们将对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部分典型案件进行公告。”

  对本次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已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整改,迄今已追缴或归还资金941.16亿元,挽回或避免损失53.38亿元,有790多人被追究责任,还根据审计建议完善了1700多项制度规定。最终整改结果,国务院将在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相关新闻:审计揭2.8万亿地方债 债务率最高达364%

(责任编辑:news4)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