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银监会放贷政策180度转向 致银行揽储战白热化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年06月24日09:58

  银行施展吸金术 揽储大战白热化

  作者:张朝晖

  存款!存款!存款!

  某银行基层信贷人员小李,这几天正在酷暑下奔波于各家企业,希望能寻觅到闲置资金来完成年初摊派下来的存款指标。

  临近二季度末,监管机构要求的存贷比小于75%的时限将至,商业银行揽储的行为开始变得近乎疯狂。存贷比,这个过去曾经是商业银行广施贷款的数字,现在已经变成制约银行业务扩展和紧缩信贷的紧箍咒。

  “去年还在要求大力放贷,今年就来了180度转向。为了在6月底前存贷比达标,最近几天分行领导已经开始吸储总动员,天天催我们去找客户拉存款。”

  对于愈演愈烈的吸储大战,专家表示,商业银行加大吸储力度,将大大提高银行负债成本,对今年商业银行业绩增长带来负担。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大力揽储的背后,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风险压力也在加大。

  □本报记者 张朝晖

  揽储手段多种多样

  小李说,今年以来,总行给我们分行下的存款任务,几近令人窒息。要求分行全辖新增存款达到9亿元,而2009年全年新增存款任务才3个多亿。“今年我们基层人员的日均存款余额也提升了近50%。”

  为了吸收存款,现在商业银行可谓不遗余力。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很多银行开展了存款送礼品的活动。比如,华夏银行某分行近期推出定期存款送礼活动,存1年定期5万元的客户可获折叠车。中信银行则是存定期送消费卡,深发展是储蓄赠金条,银行搞出了各种噱头来吸引客户存款。

  在揽储大战的硝烟下,银行争夺客户的营销手段不断升级,而突破监管禁区的行为也开始涌现。“现在监管机构明令禁止的高息揽储再现江湖。”某业内人士说。

  据银行人士介绍,现在各股份制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很大,为了在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不得不在收益补偿方面“动脑筋”。“现在银行也很无奈,高息揽储是监管机构明令禁止的,所以很多银行不得不打政策的擦边球。”

  现实中,某些银行直接采取拉存款返现金的方式。“这基本和抬高存款利率并无差别,甚至涉嫌商业贿赂。”

  小李说,现在只要听说企业有闲置资金,银行客户经理都会一窝蜂地去抢。反正资金是价高者得。据了解,如果在6月30日,能够有一笔1000万左右的存款进入银行账上,某银行许诺给企业的返点可以达到千分之二。也就是说,这个时点一天返点高达2万元。

  正是基于近于疯狂的价格竞争,业内人士对在关键时点上银行的各项指标“光怪陆离”的变动已经习以为常。

  变相的“高息揽储”已经引起监管机构的重视。有消息称,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已经召集银行开会给予警示,如发现违规银行将报银监局严格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循规蹈矩地拉存款,根本没戏!我们行现在给出的内部规定是,对于保险资金、邮储资金、社保资金等大资金的协议存款,利率可以从年率4.1%起谈。不过,即使是这样高的利率水平,我们在行业中也是没有竞争力的。据说对于期限在3年、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资金,个别银行的协议存款利率已经给到了4.8%甚至更高,而对于非金融机构的存款返点也是同样水涨船高!”

  现在除了在吸收存款方面绞尽脑汁外,理财产品也被商业银行寄予厚望。一些“守规矩”的银行只能通过大量发售理财产品来吸纳社会资金。某银行人士说,“现在我们行基本上是一个月推出两到三款理财产品,3个月理财预期收益可以达到3%,半年的收益率达到3.5%。这些较短的期限、较高的预期收益率,使得近期很多理财产品一经面世,即被抢购一空。”

  招商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一方面存款资金转为理财资金,防止了资金流出银行体外,另一方面也吸引一部分增量资金进入理财市场。这也大大缓解了银行存款不足的压力。

  存贷比不足导致行为“异化”

  在商业银行疯狂揽储的背后,是监管机构的一纸规定。今年3月份开始,银监会相继出台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等监管指标需要在6月末之前达标。

  存贷比指银行各项贷款与一般存款的比率,银监会监管标准要求存贷比小于75%。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广泛,吸收存款能力较强,今年3月末的存贷比为61.1%,处于监管红线之下。但是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却不符合监管标准,今年3月末存贷比为77.54%,超过监管标准2.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存贷比超过监管指标,其中民生和兴业银行存贷比均超过80%。有业内人士指出,经过去年天量的信贷投放,现在很多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更是高得离谱。

  光大银行资金部盛宏清认为,如果以3月末股份制银行负债总额12万亿计算,股份制银行要满足监管标准则需要吸收一般存款0.5万亿至1.2万亿!这在短期内必然给存款市场造成了较大压力。

  “听说监管机构给银行下达了死命令,完不成监管指标,主管领导要承担责任。”某银行人士表示,现在监管机构已经到部分银行进行调研各项监管指标的完成情况。

  “正是在政策高压下,存款指标被层层落实,最倒霉的还是基层客户经理。”小李说,银行存贷比无法达标,领导不高兴,估计奖金又要泡汤,而按照常理出牌显然无法保证存款资金能够到位。所以,很多银行基层人员不得不另谋他图。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对于非金融企业的存款“返点”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潜规则。

  “能否拉到存款关键看营销费用的投入,如果银行愿意投入资源,我们的指标完成情况就好一些,压力自然就小一点。”小李坦言。

  由于监管机构对存款利率实行管制,不允许商业银行对非金融企业来源的资金提供较高利率。所以,一般银行和客户私下订立的存款利息只能通过营销费用的渠道来实现。“高于央行规定的同档期基准利率的部分,我们只能以营销费用的形势返还企业,像我们一个基层支行一年的营销费用大约在300万到500万之间,基本可以满足提供存款返点而带来相应的费用支出。”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一般上市银行,忌惮于公布的财务指标要受到广大股民的监督,所以在费用上卡得比较严。而一些未上市银行,希望扩大市场占有率,在费用支出上出手就相对阔绰。其实相对于目前3个点左右的银行存贷利差,这点营销费用银行完全可以内部消化。

  流动性风险隐现

  由于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而资金运用主要是贷款,相对较高的银行存贷比使得资金来源的负担大,一旦出现贷款收不回来,而同时又没有新增存款甚至存款负增长,银行就会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规定存贷比不能超过75%,而假如商业银行存贷比超过了100%,这表明银行已经拿出自有资金来放贷。自有资金是化解流动性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用其放贷意味着流动性风险的最后抵抗力也受到削弱。目前部分中小银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业务经营超负荷的问题,稳健经营的理念直接地影响着存贷比的控制效果。

  他认为,存贷比过高和部分银行一味追求信贷扩张的冲动有关。这种盲目经营背离了银行稳健经营的一般规律。商业银行应该在经营中坚持量力而行,坚守“存款决定贷款,资金决定规模,贷款服从效益,多存多贷,少存少贷”的稳健经营原则。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贷款,防止信贷规模再度膨胀。当前银行发放贷款一定要坚持市场导向、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把信贷资金投向效益最好的环节。

  此外,去年天量的信贷主要投放于项目贷款,与之对应的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期限延长,以及资金来源期限缩短的现象。某银行人士指出:“存贷款期限不匹配隐含着极大的支付危机,一旦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或者银行出现什么风吹草动,储户就会把钱从银行提走。而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回,这时银行将可能出现挤兑。”

  从资产角度看,目前愈演愈烈的“吸储大战”已经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警觉。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间利率不断抬升以及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下降,都增加了银行兑付风险。专家认为,“考虑到现在银行间资金的紧张局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加速积累的趋势。”

  部分中小银行开始收紧信贷

  □本报记者 赵晓路 实习记者 陈莹莹

  监管部门向银行提出的6月底前存贷比应控制在75%之内时限即将到来。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地区,数家已经“超标”或面临“超标”的中小银行在揽储方面使尽了浑身解数。一向受到更严格监管、相对谨慎的北京等一线城市中小银行也开始在揽储上加大力度,并在放贷上有所收紧。

  专家表示,二三线城市银行揽储的趋利动机由来已久,并不能说完全是受近期存贷比压力影响。此外,就整个系统而言,存贷比的指标是正常的,监管部门此次提出的要求重点“关照”的是中小银行,而部分“超标”的中小银行可采取其他方式以在最后期限前使存贷比“达标”。

  信贷有所收紧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四川分行人士表示,由于去年放贷数额太大,多年没有出现过的疯狂揽储的情况重现,连一些大行也加入其中。许多银行重回“全员揽储”时代,一些银行甚至给非业务部门的员工下达了任务指标。

  江苏和浙江几位业内人士也透露,当地一些银行在揽储上“八仙过海”:送购物券、送金条,甚至有通过中介公司为储户进行“返点”的。许多银行在不同程度上都加强了对业务人员揽储的激励。一位客户经理透露,该行在2010年春节前后,就开始为揽储人员提供每笔存款高达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的“返点”,现在一些银行“返点”比例甚至可以达到千分之八。

  招行某支行负责公司业务的一位客户经理说,6月初,该行开始要求各部门业务人员积极去客户处拉存款,但对具体的业务量并没有做硬性规定,更没有类似变相加息或者赠送礼物等活动。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某支行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虽然力度不是很大,但该行的确从6月开始在信贷上有所收紧,主要体现在审批和放款的环节上比2009年以来严格了一些。从同业交流情况看,虽然目前并未像一些地区那样大打“擦边球”或者下达很高的业务指标,但“全员揽储”时代的情景在许多中小银行重新出现。

  专家认为不存在太大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中小银行存贷比不能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确实对银行本身的运营造成影响,但是长期来看不会存在过大风险。因为监管部门对中小银行存贷比的限制就是基于控制风险的考量,监管部门会适时警示中小银行由于存贷比不达标造成的问题。

  郭田勇说,许多二三线城市的中小银行以高息、变相加息等方式违规吸收存款归根到底还是从银行利益出发。中小银行相比其他国有大型银行,趋利动机更强更明显,贷款增速也相对快得多,从吸收存款上抢占客户资源的迫切性也更强。而许多一线城市的中小银行由于监管等原因不能用此类违规操作等方式吸收存款。中小银行应考虑长远运营,从两个方面解决存贷比过高问题,一是继续吸收存款,二是适当降低贷款增速。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彭程认为,目前的存贷比不能达到监管部门要求,其实只是部分中小银行,就整个系统而言存贷比指标比较正常。要求6月底前主要商业银行存贷比达到75%,应该是针对某些资本不够雄厚的中小银行做出的安全提示。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削减资产、出售部分贷款等方式折现,从而达到存贷比要求。就目前而言,达到75%的目标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存贷比上升背后

  □本报记者 任晓

  在资本充足率监管趋严、流动性趋于收紧、存贷比需达到75%的大限将至的背景下,银行业争夺存款激战正酣。

  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考验较为严峻:一季度末,中信、光大、招商、浦发、兴业、民生6家银行的存贷比均高于75%,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存贷比为77.54%;国有商业银行形势较为乐观,5家商业银行存贷比均达标,合计存贷比为61.06%。但金融机构存贷比合计仍高居72.09%,距离75%的红线可谓只有一步之遥。

  而在几年前,我国商业银行还在为不断降低的存贷比苦恼。

  2001年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现象,突出表现为较低的存贷比。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6月银行体系存款余额为135190亿元,2007年6月则达到369368.28亿元,累计增加173.22%,平均增长率为18.24%。而贷款余额的增长相对迟缓,两者之间的缺口不断加大,存贷比一直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6月的0.788一直下降到2006年12月的0.672。那时候,不让资金躺在账上发霉,提高存贷比是商业银行最关心的事情。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实体经济投资需求旺盛带动了贷款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上市之后,为提高资产收益率也尽量将资金运用最大化。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居民开辟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使得居民储蓄流出银行另觅更好的增值途径。尤其是在去年银行大规模的放贷之后,在监管层加强流动性管理之后,资金面趋于紧张,商业银行普遍感到了“饥渴”。

  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比呈现结构性不均衡特征。上市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由于拥有强大的存款市场地位和较高的第三方存管存款市场份额,流动性相对充裕,存贷比也较低。而股份制商行和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速较快,存贷比也较高。

  存贷比高低,孰优孰劣?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保持较低存贷比有其特殊考虑:一是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达标需求,减轻市场再融资压力;二是作为国有大行,必须在风险控制方面多做考虑;三是要适度信贷规模,响应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要求。当然,国有大行较低的存贷比也为投资者所诟病:较低的存贷比意味着较低的资金运用率和资产收益率,这是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

  但即便是在今年整个行业存贷比较高的情况下,仍有权威人士发出了“中国银行业存贷比过低”的言论,称目前中国金融产业缺乏效率,使得大量闲置的资金未能真正变成投资、变成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理由是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例远低于美国的120%的水平。

  其实,尽管中国经济V型复苏态势明显,当前宏观经济局面仍十分复杂。用存贷比来调控信贷与加强风险监管,仍十分必要。

  未来存贷比将走向何方?如果走向美国120%的水平,那需要中国银行业大幅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在这方面我国银行业与国外先进同行的差距仍十分明显。如果走向更加完善的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提高中间业务水平,增强定价能力以降低存贷比,既需要在体制上,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和允许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方面有更多突破和作为,也需要商业银行由注重资产规模到以关注利润和加强风控为根本出发点的经营理念转变。此外,需要一个不断壮大的直接融资市场的“倒逼”。  

(责任编辑:news4)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