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乡村女教师20年未转正 村民村委会联合聘请(图)

来源:北方新闻网-北方新报
2010年06月30日10:45
上体育课

贾老师和两个家远的孩子在教室里午休

  乡村教师贾凤英和她的17名学生

  文/本报记者 辛 一 摄影/本报记者 马建荃

  在惶恐不安中,她走过了6年:她渴望把知识传授给山村里的孩子,但又怕不合法。

  她的教学行为不被一些人认同,嘲笑她“你图个啥,还不如去扫大街”!家人也不支持她,埋怨她“一天的工钱只够买两根雪糕”。但她是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村民和村委会联合聘请她,给孩子们当老师。

  有时,她感觉委屈,没人的时候也会大哭一场。“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包括我的丈夫。不过,我性格开朗,心大,不然早就疯掉了,哈哈”。她叫贾凤英,聘请她教书的是呼和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后夭子村村委会和村民。

  偶然间,记者听说贾凤英的故事,决定去采访她。

  一堂特殊的体育课

  6月25日上午,后夭子村一处破旧的大院里不时传出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村民说这里就是后夭子村小学。

  院里,10多名高矮不一的孩子站成两排,他们正在上体育课,按照顺序轮流跳高。孩子们跳高的器材非常简单——在两棵小树上钉上钉子,钉子上搭着一根长长的早已发朽的向日葵秆。

  贾凤英站在跳杆旁边,张开双臂保护着每一个跳高的孩子,就像老母鸡保护小鸡那样。她是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

  轮到7岁的张紫暄时,她有些犹豫,不敢跳。在贾凤英的鼓励下,张紫暄鼓足勇气跑向了跳杆,一抬腿,“啪”的一下把向日葵秆踢断了。几个调皮的男孩儿一边向她做鬼脸,一边向记者告状:“上次上课她就没跳过去!”张紫暄害羞地低下了头。

  贾凤英又找来一根比较结实、弯弯曲曲的树枝,搭在钉子上,孩子们继续上课。一会儿,几个男孩儿向贾凤英建议:“老师,我们玩儿跷跷板吧。”在得到贾凤英的许可后,他们飞快地抬来了一根碗口粗的木杠,从学校铁栅栏门的圆口处穿过去,就成了孩子们所谓的跷跷板。

  之后,两个孩子一组,一上一下轮番压着,孩子们玩得高兴而又尽兴。这根木杠的两端已经被孩子们的小屁股磨得溜光铮亮。

  在这所校园里,真正的体育器材只有一个单杠和一个双杠。

  17名学生组成3个年级

  下了体育课,孩子们休息10分钟。贾凤英开始上课。

  教室只有一间,30多平方米,墙面斑斑驳驳。黑板由水泥磨成,刷的墨汁,已经脱色。教室里最新的就属孩子们的桌椅,那是去年市区的一所小学送的。

  17名孩子分坐6排。靠近门口的2排是学前班,6名学生。中间2排是三年级,6名学生。里边2排是一年级,5名学生。二年级断档。17名孩子,有14名是后夭子村的,另外3名来自东五什家村和石人湾村。

  贾凤英上的是大课,1个半小时一节。“3个年级,时间短的话教不过来”。

  给学前班和三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作业后,贾凤英开始给一年级的学生讲解部首。她指着黑板上的“氵”问这是什么部首,5名学生拖着长长的音说:“三点水”。带“三点水”的有什么字,谁知道?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指到“扌”,学生答:“提手旁”……教学中,贾凤英采用互动方式,使课堂生动活泼。

  学前班和三年级的学生做完作业后,都会拿着作业本让贾凤英检查,对于学生们作业中的错误,贾凤英会耐心指导。之后,她又分别给学前班和三年级的学生上课。贾凤英讲的用心,学生们听的认真。

  “每个年级开设的科目,我都尽量按照正规教学来设置。”贾凤英说。

  被调来调去的13年

  贾凤英今年41岁,一晃,她在讲台上已经站了20年。

  1990年,贾凤英高中毕业后,从老家赛罕区榆林镇嫁到了黄合少镇石人湾村。“一天,我们的邻居、二十四中校长梁德英找到我,问我爱好啥?我说就爱好书本知识。问我想教书不?我说想。几天后,梁德英让我去二十四中教书,但婆家人嫌远,不让去。之后,梁德英又找到黄合少镇学区领导,安排我到后夭子村小学教书。”从此,贾凤英就走上了讲台。

  当年,后夭子村小学只有一至四年级,2名老师,40多名学生。贾凤英教的是复合班,一年级和三年级,每月工资60元。“当时,学校就在这个地方,很破旧,连院墙都没有。学校离家有六七里路,不通公路,只能走山路。说实话,当时我并不想在这待,但看到孩子们那期望的眼神,我还是留下了”。

  两年后,贾凤英被黄合少镇学区调到石人湾村小学。之后,她又先后被调到过东五什家村小学、后夭子村小学、沟口子村小学、二十家村小学。13年过去,她仍然是名代课教师,工资最多时每月挣到200元。

  “以前,我的月工资只有100多元。2003年,到二十家村小学后,校长见我辛苦,给学区打了申请,我的月工资涨到了200元”。

  记者问她如此被频繁调动,是不是教学质量差?“你想啊,如果调动正式老师,会涉及工资、手续等很多问题。代课老师,不用办手续,调动起来方便”。

  贾凤英说,她第二次去后夭子村小学,教的仍旧是复合班,二年级和四年级。有一年,黄合少镇学区举行各学校的科目考试竞赛,贾凤英教的四年级在全学区取得了第二名。成绩公布的当天,学生们抱住她唱啊跳啊,乐得合不拢嘴。“当时,村干部张银泉找到我,说贾老师你辛苦了,咱们村还没有得到过这么好的成绩。你要继续好好教啊”!

  村民和村委会联合聘请

  2003年暑假,后夭子村村干部王林冲和村民们,先后两次到家里找贾凤英,邀请她回后夭子村小学教书。贾凤英去找二十家村小学校长商量,校长说:“我希望你继续在这里教书,但你是名代课教师,来去自由,去哪你自己定吧。”

  经不住村民们的央求,贾凤英去了后夭子村小学。后夭子村的12位村民和村干部王林冲,主动给她写了一份合同。大意是:后夭子村村民和村干部,亲自到家聘请贾凤英老师。每月工资400元(学区发200元、家长给200元)。如果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事故,由家长负责,贾凤英没有任何责任。这份合同令贾凤英热泪盈眶,“他们那么相信我,我只有好好教书,才能回报家长们的信认。”

  2004年,根据政策要求,后夭子村小学被撤并,村里的孩子要到几里外的小学去读书。黄合少镇学区的领导找到贾凤英,让她到六七里外的东五什家村小学代课。

  之后,一些村民也找到了贾凤英,说贾老师你别走了,留下来在村里教学吧,孩子们给你交学费。村干部也劝贾凤英留下,村委会可以无偿给她提供教学场所。贾凤英留下了。

  现在,贾凤英教的17名学生,每名学生每个学期给她350元学费,除去给学生们买书本、教学用品等开支,她平均每个月挣600元左右。“有两名学生家里困难,现在还没交学费,估计得年底给了”。

  家人不支持她教书

  6月24日中午,记者来到贾凤英家。谈起儿媳妇教书的事儿,贾凤英的婆婆不愿过多说什么,“挣不几个钱,但她愿意啊。哎,愿意就教吧,不然那咋办”?此时的贾凤英,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呵呵的笑。趁婆婆不在,她悄悄地对记者说:“不愿意让我干!”

  没多久,贾凤英的公公回来了。他直白得多,话里话外尽是对儿媳妇的埋怨。“她还是高中生呢,一开始每个月才挣60块钱,20年了,现在每个月才几百元。她有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一年就得花1万,她挣的这俩钱,还不够孩子花。我有两个闺女,都只念了三四年级,现在二闺女在北京打工,一个月挣6000元。”

  记者问他跟贾凤英比谁挣的多,老人家眼眉上挑,提高嗓门:“哪如我挣的多,我种地、养牛,一年1万多,她能挣了?和她一起教书的差不多都转正了,就剩她了。”

  贾凤英的公公介绍,贾凤英和他丈夫是高中同学。贾凤英生孩子时,她让丈夫替她到学校代课。“我儿子教两个月就死活不教了,说那还是个营生了?一天的工钱只够买两根雪糕。一年的工资,还不如我种两亩土豆挣的多”。

  贾凤英说,她丈夫脾气不好,上课时尽跟学生吼,几个胆小的同学被吓得不敢上学了。

  一些外人也不认同贾凤英的教学行为,认为她傻,觉得她不行。“他们认为,我教了20年还没转正,没转正就是教的不好,没能力呗。”贾凤英说。

  有些跟贾凤英关系不错的人也劝她,快别教书了,别的老师一个月挣两三千元,你一个月挣600元。去扫大街都比这强。

  贾凤英说,她就是喜欢这个职业,喜欢孩子。人和人不一样,比就比死了。

  总被感动着

  贾凤英说,在后夭子村教书,她总被学生、家长及周围的一些人和事感动着。“有时,有种家的温暖”。

  有一天,贾凤英骑摩托车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途中,发生事故,她的左腿挫伤,血直往下流。她强忍着疼痛,到村里的诊所包扎了一下,之后便返回了学校。

  “左腿不敢着地,一着地,血就流出来了。学生们看到后,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我们自己上自习,你回家休息吧。’听学生们这样说,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流出来了。”这一刻,贾凤英泪流满面。

  有时,哪位学生家吃好吃的,家长会来学校叫贾凤英。但每次都被贾凤英婉言谢绝了,她说家长们有这份情、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当问到贾凤英为什么不向学生们多收点学费,如此她的收入也会多些。她说:“农村人挣钱不容易,多收我心里过意不去。”

  去年冬天,家长们要求贾凤英给学生们补课,但学校没煤,无法取暖。村干部王林冲听说后,主动送来了1000斤煤,并安顿贾凤英说:“补吧,补吧,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村里也光荣。”

  家长们希望开设四年级

  6月25日下午,贾凤英正在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课,5名学生家长站在教室外静静地听着。待贾凤英讲完课,家长们敲敲门,把贾凤英叫了出去。

  “贾老师,你说我们领孩子去河西小学吗?”家长们问。“得去啊,今天是最后一天报名吧,我都通知你们好几回了,这事你们得自己上心。”贾凤英说。“你开设四年级得了,我们还想让孩子在这念书。”家长们恳求。“哈哈,我也想。可我一个人教不过来,没有精力啊。”贾凤英笑答。

  最后,5名家长带着孩子,骑摩托车去了30里外的河西小学。1个多小时后,家长们把孩子送回了学校。

  家长们说,孩子们在河西小学报上名了。那里的老师还考了孩子们几道数学题,孩子们都答对了。临走时,家长们说:“贾老师,你要是开设四年级,孩子们还回来念书。”

  今年9月,贾凤英教的5名三年级学生就要转入河西小学。20年来,她启蒙教育了300多名学生。其中,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和研究生。有的学生回到村里,都要到学校看贾凤英,跟她坐一坐,聊一聊天。“学生们没忘记我,就值了”。

  担心教学行为不合法

  记者问贾凤英在村里教学有什么手续,贾凤英哈哈一笑,说什么手续也没有,村民、村干部让教她就教了。然后她又一脸严肃地问记者:“你说我这违法不?”在一旁的后夭子村村主任赵利俊插话说:“违法啥!是村民和村委会自愿请你来的。”

  贾凤英称,有人对她说:“你就瞎胆大,在村里教书,什么手续都没有,万一孩子发生意外,你一个人能赔得起?”但也有些家长对她说:“贾老师你一百个放心,孩子们磕着碰着我们不赖你,你就放心教书吧。”6年了,她教的学生没发生过什么意外,贾凤英说是老天照顾她。

  私下里,后夭子村村主任赵利俊跟记者说,严格地讲,贾凤英在村里教书是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但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政策得灵活运用。“离我们村几里外,有两所小学,加起来不到10个孩子。30里外,有河西小学,教学质量不错,但孩子们太小,住校家长不放心。再说,费用也高,有些家长承担不起。如果贾凤英不在我们村教书,有的孩子就得失学了”。

(责任编辑:news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