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白岩松:党务公开顺应时势显示开放和民主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7月02日07:47
  2010年7月1日央视《新闻1+1》播出《“89岁”时的坦诚!》,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发现,中共中央的一些部门在公众面前频繁亮相,那人们不仅要问,这是为了纪念建党89周年的纪念之举,还是说它预示着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播放短片)

  解说:

  11位发言人,120多名中外媒体记者,大家见证的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见面会,尽管台上的他们大多数面孔对公众来说还很陌生,尽管有人坦言对于自己的新角色还很生疏,尽管有的发言人紧张的直流汗,但是微笑、坦诚、实事求是、直面问题。 昨天上午来自中共中央11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第一次集体亮相。

  王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

  这位是中央纪委的新闻发言人吴玉良,他是中央纪委的常委和秘书长,这位是中组部的新闻发言人邓声明,……

  解说:

  最大的58岁,最小的45岁,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统战部、中联部、中央台办、中央外宣办、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他们都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生人,大多有基层工作经验,并有很强的专业背景。

  邓声明(中共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各位记者朋友见面,来介绍一下中央组织部关于新闻发布工作的一些情况。

  闫建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闻发言人):

  我们真诚地希望记者朋友们到文献室来做客、交流、采访。

  解说:

  及时发布信息,更重要的是还有回应公众和国内外媒体的关切。

  来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闫建琪就说,我们代表着一个单位,反映的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水平,责任很重,而在回答记者如何避免官话、套话时,他也坦诚说,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坦率交流、实事求是。

  而对于这场见面会,由于记者太多,主办方也不得不临时增加座位,而记者们的提问也颇具挑战性。

  记者1:

  据报道,从2009年以来,有许多高官落马,是跟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系,说明这一领域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一个很大的领域,你们这个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进行治理?

  记者2:

  现在中国的变化非常大,到底有多少人在党员的组成中是因为纯粹的信仰而入党的?

  邓声明: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的党员99%以上都在生产、工作、经营管理一线,都是普通劳动者,不可否认,我们也看到,也有少数极个别的人,入党以后违背了党的宗旨,或者说不再体现先进性,有的甚至成为了腐败分子,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有退出机制。

  解说:

  据了解,中共中央一共有26个部门,在见面会上,中央对外宣传办主任王晨透露说,其他党务部门发言人也很快就会出现,对于为什么推出党务部门发言人制度,王晨也介绍说,实际上在去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就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党委发言人制度,而推出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王晨:

  他们的特点就是熟悉工作情况,熟悉党的政策,能够及时回应中外媒体记者对党务工作的关切,而且他们都很坦诚,表现了很高的素质。

  解说:

  见识了台上的发言人,台下的他们好交往吗?会说官话套话吗?今天下午,记者也拨通了几位发言人的电话。

  李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发言人):

  我本人是主张要慎用或者不用“无可奉告”,因为发言人与媒体对话,实际上是通过媒体与民众对话,除了发言的内容之外,还有情感因素在里面,你比如说我自己看到“无可奉告”感觉很冷,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怎么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解说:

  沟通、信任、理解、实事求是,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一个具有89年历史的执政党,面对新的形势,似乎正在进行一次深入地集体思索。

  主持人:

  我们似乎已经熟悉了一种形式,就是在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往往是庆祝或者庆典活动,但是今天我们关注的是这样的一种形式,你怎么看?

  白岩松(评论员):

  我觉得这个生日过得有价值,因为有的生日往往是总结过去,也有道理,但是这个生日过的更面向未来,话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是作为一个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过89岁生日的时候,在开放、透明、民主、自信这方面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我为什么要说它是顺应时势,顺应时势的迈出了这一步,这个时就是时代的要求,势就是趋势和大势的要求,从2008年奥运会之后,其实中国跟世界的磨合越来越多,中国在逐渐走向大国的过程当中,不管是你政府,还是你媒体,还是你党的这种透明性和开放性,都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从大的环境来说有这个。

  从政府角度,咱们从2003年开始,“非典”之后就开始启动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现在已经蔚然成风,大家已经习惯了政府部门要出来说话,现在关心的是你说不说真话,说不说实话,你别给我来套话和官话,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党也应该迈出这样的一步,所以我觉得它是顺应时势迈出的这一步。

  更重要的是你是一个执政党,不再是革命党,革命党的话可能还要保守一些秘密,因为你有敌对的一方,现在这些年你已经变成了执政党,执政党不是再说谁是我的对立面,而是为所有人服务,这个时候你拥有的信息绝大部分是公共信息。

  主持人:

  有一个细节的问题,因为从2008年开始,政府信息公开就已经开始实施了,作为党务部门,党委要不要遵循这样的一个信息公开的条件?

  白岩松:

  我觉得其实你回头去看的话,不管是看十七大的报告,这次也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因为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时候已经明确地,白纸黑字提出来,要求必须建立党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所以它已经变成了一种制度,所以我觉得它只会越来越向前。

  有很多人会说,是不是过生日的时候一个摆设,是不是过生日的时候走一下形式,不会。我看主持人在主持这样的一个发布会的时候也在说这样的话,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而且主持人明确地谈到,中宣办,也就是外宣办王晨主任明确地谈到,现在11个部门,未来15个部门,一共26个,未来15个部门也都会陆续出台新闻发言人,而且应该是很快。

  主持人:

  党务公开对于社会上的这些不是党员的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白岩松:

  表面上看好像就跟七八千万这样的党员有关系,其实不止,我反过来说,我这一两年一直在关注“双12”的方针,我给它定义的叫“双12”方针,哪“双12”,一个是老百姓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12个字。还有一个党和政府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12个字,所以它称其为“双12”。

  好了,大家只把它看成了老百姓的权利,这是我们的权利,我们有知情权,要问计于民,要问我们,但是有没有看到,如果别人不提供相关的义务的话,我们这个权利是无法得到保障的,你比如说,说老百姓有知情权,可是如果媒体不能够快速透明地报道,而党和政府不能够公开和透明地提供相关的信息,老百姓的知情权因何而获得?从哪儿而获得呢?如果没有一个民主的渠道的话,我们的表达权和参与权又在哪儿体现呢?好了,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最后都是要问我们,如果我们不了解相关的信息,他们怎么问我们?问我们的时候我们答的时候又怎么能说到点上,因为我们不知道情况。所以这是一个当初好像我们获得了权利,而现在双方都在提供义务,尤其是从党和政府在体现他们的义务的一种兑现,兑现义务。

  主持人:

  刚才你在看了11个党中央这些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站出来说那几句话以后,你对他们的表现什么评价?

  白岩松:

  我当然不是从短片中,短片中仅仅是一个片段,我看的是全程,很有意思,我不紧张于他的紧张,有很多人很紧张,第一次,真的很难,但是我很欣慰于他们敢于坦白紧张,这一点,我统计了一下,好几个人都谈到了我很紧张,你看我出汗了,我擦汗等等,敢于自嘲一下其实是另一种松驰,这是一个。

  还有中组部的新闻发言人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也有可能会说错话,我要说错话的时候请大家谅解我,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我们先不说他的优点,敢于面对自己有可能存在的缺点,就是优点的一个开始,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是要为他们喝一下彩。

  主持人:

  刚才我们关注的是党中央的11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初次亮相,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关注前几天中共中央党校面对国内外媒体的开放。

  (播放短片)

  李景田(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以往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中央党校是个比较神秘的地方,我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央党校的情况,揭开罩在我们中央党校身上的这层神秘面纱。

  解说:

  6月29日,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用揭开中央党校神秘面纱作为自己发言的开场白。

  中央党校是党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它作为中国党中央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一直不对公众开放。

  凤凰卫视记者:

  比如说会上有一种说法,他们在党校学习的时候,也有些人可能会带着秘书写论文,上课之余他们会去一些高档酒店进行社交,有民众在网上说他们只是上上门,认认人,吃吃饭,养养神,请问您怎么评价这种情况?怎么面对花花世界对党性培养的挑战?谢谢。

  李景田:

  我没想到这么漂亮的一位女士,提出这么尖锐的一个问题,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发现我们的学员有带秘书来学习的现象。至于吃吃喝喝的问题,过去也确实发生过,我们中央党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会影响到中央党校,我们要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成为学员思想灵魂的净化器。

  解说:

  不开放自然就显得神秘,神秘自然就会有一些传言,发布会的当天下午神秘的中央党校第一次组织30多家媒体,近70位中外记者来这里参观、采访。

  为什么有这么多记者能够进入中央党校采访,副校长陈宝生笑言,有特别的原因,也可以说没有特别的原因。

  陈宝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过去我们开放少,现在刚刚开放,这样的活动会逐步增多,这有一个发展过程,各位记者采访党政部门的人员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这种困难会越来越少,会越来越方便。

  解说:

  采访的70多名记者中,有42名是境外记者,他们大多是第一次走进中央党校,许多媒体都在三个小时的规定采访时段内抓紧一切时间采访,并参观校园、宿舍、食堂和体育馆。

  字幕提示:

  6月30日,记者们围在一起拍摄,中共中央党校的正门标识。

  记者在中共中央党校,“实事求是”碑前听取介绍。

  中共中央党校学员正在上课。

  记者在中共中央党校的标识前采访中共中央党校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军。

  一位外媒记者采访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第一食堂负责人。

  记者在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的宿舍里采访拍摄照片。

  解说:

  省部级学员一天的餐费为70元,地厅级学员一天的餐费为55元。每个房间均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但是电话则需要学员购买电话卡自费拨打,禁止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员之间送礼品。

  这些揭秘式的细节,确实满足了公众对于中央党校内的好奇心。但作为培养党员干部的最高学府,人们更希望知道的是,这些党员干部在如此安静舒适的校园内,在思考什么,在学习什么,他们又能给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党校已经轮训培训了各级领导干部6万人,平均每年培训2000人左右,作为一个执政党,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的变化似乎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当前形势的思索。

  从党的十七大明确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建主线,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正在成为实现国家和民族宏伟蓝图的关键。

  主持人:

  当我们说到中共中央党校的时候,我们看历史,其实也有当时政要,比如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德尔也在那儿做过讲演,包括李显龙,为什么它的开放会引起,尤其是国外媒体这么大的兴趣?

  白岩松:

  首先我可没有把它的开放当成一个孤立的事件,如果说我们刚才说中央的11个部门设了新闻发言人,如果它只是一个单独的事件的话,它是一个孤立事件,如果中央党校前几天开了新闻发布会,又请了70来位记者去进校采访,如果它也是一个单独的事件,它也是个孤立事件。

  但是为什么就在这一年的7月1日的前面,突然这一系列的事件累加在了一起,我想这就不再是偶然的了,这变成了共产党一段时间思考之后的一个结果,你看既有刚才我们看到的11个部门设新闻发言人,它的开放透明,中央党校过去被当成一个这么神秘的地方,我自己也曾经觉得神秘,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我曾经去过中央党校大门送东西,我给别人送东西是在警卫站岗,不能越雷池一步,接东西的就在这条线的里头,党校里头,我在这个外头,旁边是站岗的,那你想想,对我的心里来说这当然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但是后来我也去过中央党校,也在里头有过跟学员沟通。我突然发现,中央党校根本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甚至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也跟别人说过好几次,中央党校几乎是北京校园里头最开放的、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校园,甚至可以不加之一,这一点出乎大家意料吧,你会觉得,有我们北大还开放,有我们北大还思想活跃,是的。

  主持人:

  说到这儿,为什么在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思想最活跃地区,都不用加之一的形式却要用这么一种很严厉的形式?

  白岩松:

  其实你要从过去的话,也有很多的部门,其实在面对一些老百姓关心新闻的时候也会去回应,但是作为共产党的整体,它是其中的一个部门,这也是一个部门,既有这11个部门设了新闻发言人,也有中央党校前几天开了记者招待会,也打开了大门,我认为这是共产党整体的一种开放和透明和民主的显示,或者说走到了这一步。

  另外还有一点大家容易忽略,但是我想不该忽略,28日的时候,中组部还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中组部在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被很多敏感的和内行的人士看成是一个,比刚才我们说的这两件事更敏感,更开放,更透明,为什么?中组部通报了所有共产党员的发展、构成以及现状情况,很多人惊讶地说,这相当于统计局来透国家的家底,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好了,你现在可以清晰地把这几件事共同摆放在这里,这是89年,共产党在过89岁生日的时候的一个,但是这不是今天才决定的,以长期的思考,有痛苦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外在环境,包括内在需求,尤其是自身的这种需求,所以累加成今天我们看到,它形成了组合拳。

  主持人:

  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央党校对国内外媒体开放,这件事的意味是什么样的。我们听听中央党校的党建教授叶笃初先生的看法。

  叶笃初(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在我看来,我们现在的新闻发言人最初的姿态和初步的谈话看出来,他们都有这样一种认识,不是单方面的我来公开,我来透明,而是要形成一个互动的效果,同时也在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向群众请教,这要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制度,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从上到下,包括基层同群众的联系、沟通、自信、互信的一种机制,希望这种制度能够扎下根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然作为一个执政的党,在自己曲折发展的道路上,也有过失误,也有过反思,也有许多不足,在有些事情上墨守成规,习惯于战争年代,甚至于白色恐怖那个时期,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们在这方面的透明、公开和群众的联系方面也有很多不足。

  历史上以我个人的经验,经历过特别严酷的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的关系,从总的来说是血肉相连,但是实际生活当中,还能够做到完全互信也是很难的。所以想想我们党和群众的关系,甚至于党内的关系当中,这个互信,将信将疑,或者是半信半疑,都是有过的,教训很深刻,所以我相信我们再经过一年,比如说两年的努力,到党的十八大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党务公开以及相联系的一些具体的载体和办法,它不光是推动社会民主的进程,而且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进步,在道义、社会互信方面,也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主持人:

  叶教授提到了党务公开,刚才岩松你也说了一句话,党务公开是时势使然,你怎么看来自于国内和国际对这件事情的推动力?

  白岩松:

  我觉得接下来的时候,从现在角度来说,一个是民主对它的需求,不光是党内民主,包括社会民主,同时也是执政能力,你也要提高执政能力,现在的执政能力是,你如果不会沟通,不会形成一种良性地互动,你的执政能力是明显削弱的。

  我们在谈到经济生活的时候经常说这么一句话,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地物质和生活的需求,对吗?我觉得共产党也应该意识到这样的一点,当你迈出了透明和公开,又是很重要的这一步的时候,人们对此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你迈出了第一步,人们马上会有第二步的期待,接下来可能要求你的公开和透明制度化,面对一些突发的新闻的时候,比如说中组部要面对干部问题,中纪委要面对腐败问题,一有大家关心的这种新闻的时候,希望能听到你的声音,变成制度化、常规化,而且变成更坦诚、官话更少,套话更少,实话更多,跟老百姓的交流用心更多,所以我觉得一定要面对,今天鼓掌的时候,你要考虑明天面对大家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