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时评:空置率的实况比我们的数字更严峻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02日16:51
  有首席分析师之称的黎文江先生在6月25日的《广州日报》发表《富裕小康的广州市民居住水平却偏低》一文,对本报此前进行的空置率调查(详见《羊城晚报》2010年6月6日A1版及6月8日B9版《20.24%!广州住宅空置率超警戒线一倍》)提出质疑,拜读之下,不得不有所回应。

  黎先生开篇即为我们和读者普及“空置率”知识,指本报有“概念混乱”之虞。显然是黎先生未充分理解本报所指向的“空置率”概念。

  为厘清学科上的概念混乱,本报采样调查之“空置率”是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空置率”。它区别于国家统计局针对新建商品房的“空置面积”(此一口径现已废置不用),也区别于开发商销控表上的“空置房”,而是社会存量房市场上的“空置率”。我们认为,关注存量房的空置率,在于关注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在于关注财富分配不均的风险,更在于关注社会资源浪费之风险。是为全社会需直面的风险。遗憾的是,黎先生对此却熟视无睹。

  第二个问题是黎先生认为我们夸大了空置率。究竟是大了还是小了?众所周知,采样调查难免产生误差,而误差在一定范围内被允许。而减少误差,关键往往在于调查的方法和标准。本报调查取样努力做到全市范畴覆盖,且兼顾了自住型楼盘和投资型楼盘。而在调查中订立标准从严,以用水量、用电量低于1吨、1度为标准。正因为如此,本报得出20.24%的空置率尚给人偏少的感觉。所以,我们所调查的空置率是偏于保守的。

  黎先生文末笔锋一转,以广州人均居住面积不足,反驳“空置率超国际警戒线一倍”,他说:“广州城市居民平均每户仅有一套不足80平方米建筑面积住房。因此,虽然九成家庭拥有自己住房,但并不宽敞……就算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人均25平方米居住面积指标也达不到,还谈何"空置率超过国际警戒线一倍"。”

  这显然在逻辑上是谬误的,就像说,当一个人身体缺钙,还谈何脂肪过剩?而在我们现在的住房问题上,正是“缺钙”与“脂肪过剩”同在!在我们看来,正因为人均未达标,20.24%的高空置率益发显示社会矛盾之尖锐,住房结构之不合理。从而更折射出本报空置率调查之意义;也更反映出社会资源浪费、社会贫富不均之触目惊心。由此积聚的危机,我们相信,这是发达国家定出的所谓“警戒线”所未必包含在内的。即西方国家的“脂肪过剩”,未必同时深患“缺钙”之苦,所以他们的警戒线,还仅仅是“脂肪过剩”的警戒线。我们在此吁请中国的社会学家,结合“住房未达标城市”的特征,研究出有中国特色的“空置率警戒线”,我们相信,新的警戒线将会比“国际警戒线”更为严酷。

  房地产市场受到格外关注,正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典型反应。空置率之调查,在于对社会财富现状作一初探。区区此意,未敢自是,兹再次就正于业界大佬黎文江先生。 (詹青)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廖恒)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