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土地换年金:河北中捷农民的一次“幸福”探讨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06日11:27
  中新网石家庄7月6日电 (记者 艾广德)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所辖农村实施战略转型,推出了土地换年金的“中捷模式”,变农民为居民,变农村为社区,探索出一套以土地换保障的长效机制,让农民真正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城市化、工业化大背景催生“中捷模式”

  1956年初,朱德率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克政府赠送给中国一套可耕种10万亩土地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随后,中国用这套机械设备在河北省沧州市筹建了一个国营农场。为永久纪念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人民的友谊,周恩来亲自将农场命名为“中捷友谊农场”。以这样一种不平凡的方式,中捷开始了自己的历史。

  五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中捷可谓历经坎坷,直到2003年再次迎来历史性的机遇。这年7月,中捷农场改制为省级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此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短短几年,数十亿元的工业投资,数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让中捷一跃跨入沧州第一经济经济发展方阵,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2亿元,GDP37.4亿元,财政收入15.6亿元。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提出适度的土地空间需求,同样在这一背景下,农民的渴望致富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中捷农民的现实却又是另一番境况:土地严重盐碱化,淡水资源奇缺,以土地种植为生的他们成为当地最贫困的群体。

  “如果不能使这些少数穷人摆脱贫困,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责任,我们的良心会受到谴责。”中捷产业园区党委书记、主任吕振华如是说。在农业与开发的矛盾中,如何寻找一条途径,让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摆在中捷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课题。

  在国外考察时,匈牙利对年老的农民实施“土地换年金”的做法,让中捷人得到启示。经过深入探讨论证,中捷找出了对“三农”实施战略转型的途径--土地换年金,利益换开发,“中捷模式”就此诞生。

  转型农民的幸福生活

  “中捷模式”土地换年金的核心是,在全体村民完全同意的基础上实施村整体转型,转型村与农业管理委员会签订《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收回土地使用权协议书》。转型后农民土地使用权被收回,转型农民家庭可领取人均每月200-300元的转型生活费。同时,转型后,在土地没有规划建设的情况下,村民还可继续承包耕种。

  “不种地也有了保障。”唐洼村村民孙国明高兴的说。2008年唐洼村完成整体转型后,他一家三口每年可领到8460元转型生活费。孙国明告诉记者,现在自己的土地虽然被收回了,但由于没有列入统一规划,仍以每亩每年15元的租金继续耕种着自己的土地,农闲的时候出去打打工,日子过得比以前强多了。

  64岁的东胡庄村村民李连廷用“做梦也不敢想”来形容现在的生活。2009年底,随着黄骅新城的规划建设,东胡庄全部土地使用权被收回,为保障村民利益,该村村民转型生活费由人均每月200元提高到每月500元,他一家六口现在仅转型生活费每年就能领到36000元。

  李连廷告诉记者,没有转型之前,他家种着14亩地,年景最好的时候收入还不到15000元。现在不种地了,他就在离村子很近的工地上打工,每天还有65元的打工收入。“现在生活好了,去外村走亲戚也觉得不一样了。”

  从2004年实施农村整体转型开始,截至2008年,中捷所辖11个自然村,已经有10个村成功实施了整体转型。2009年全区共发放转型生活费1890万元,7475名转型农民得到了实惠。

  发展是“中捷模式”的长久保障

  “转型农民的生活费是永续性的,而且根据我们财政增长和经济发展情况每三到五年调整一次。”面对记者吕振华显得很自信。

  吕振华自信的背后是一串令人信服的数据:2006年中捷财政收入1.6亿元,2007年达到3亿元,2008年财政收入8亿元,2009年达到15.6亿元,2010年1-5月份实现财政收入9.3亿元,全年有望突破20亿元。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中捷模式”的长久保障。

  “发展的实质是一条无尽的路。我们只是一个行者,行者无疆。”吕振华说,“我们只是走在中捷发展的路上,不可能停下来,只有踏踏实实的走下去。”目前,中捷转型村的养老保险补缴工作已经启动,这项工作完成后,中捷将有近7000人纳入省级统筹的体系中,转型农民的生活相当于上了“双保险”。

  “让老百姓普遍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层面上,核心在"幸福",关键在"普遍"。”展望“中捷模式”的未来吕振华说,“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然而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兑现承诺。”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