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污染太湖金河纸业被关闭遗留问题解决需付数亿成本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7月08日07:53
  本报记者丁国锋

  2007年11月12日,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因污染严重,成为震惊全国的太湖蓝藻污染源而被关闭。但企业的关闭使2000多名职工失业、供应芦苇原料的农民手忙脚乱、供应商不知所措。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现在被强制关闭的金河纸业,又处在了当地舆论的“风口浪尖”。承担该企业关闭后续善后工作的镇江市国资委,也在一片质疑声中顿感压力不堪重负。

  被关闭留下诸多后遗症

  记者来到离镇江数十公里远的金河纸业厂区时,留守企业的办公室主任谢炜表示,“都是政府的事,我们也就留守着看看厂子。企业关闭了,减排目标达到了,遗留问题怎么解决却长时间没有方案。”

  “我们是长期业务单位,金河纸业突然停业欠下了460万元货款。政府表面上说"兜底"停业,这么长时间却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法。”前来讨要债务的浙江某浆纸供应商向记者道出了不平。

  记者了解到,即使是对于职工安置,也因为缺乏系统性的安置补偿方案,致使职工长期上访,问题不断。

  “大家对企业的前景,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关闭后,因为对情况估计不足,与苏南某造纸企业合作重新上马新项目的计划,也在一年多后,因为诸多因素影响而"夭折"。”留守企业的办公室负责人谢炜无奈说。

  镇江市国资委副主任徐志刚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实际上是政府对这家企业进行了“托管”,符合退养条件的职工开始就达到了744名,如果按照大部分人7至10年内退休,政府支付的资金将达1.9亿元。而包括对企业还抱有转机期望的留守职工费用在内,镇江市国资委每月支付的费用达到了近200万元。

  利税大户成政府负担

  《法制日报》记者通过深度调查采访了解到,实际上,被镇江市当地大小官员和群众普遍称作为国有企业的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实际上在工商登记的材料中,却是一家合资企业。

  1992年,镇江市外经委对总投资为147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213万美元的金河纸业做出了正式批复,国有性质的镇江市纸浆厂以固定资产净值485万美元享有了合资公司40%的股份。但实际上,金河纸业正式成立后,却一直没有依法将实际需要作为投资的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依法过户到金河纸业名下,其位于谏壁镇越河街41号地址的6本房产证及其土地却依然属于镇江市纸浆厂所有,且全部抵押给了银行。此外,该企业1993年花费200多万美元进口的整套涂布制备系统设备,却至今连集装箱包装都没有打开,一直闲置在厂内。

  记者通过查询还了解到,金河纸业目前相关工商登记材料仍然显示该企业为中外合资企业,但无论是企业留守人员还是镇江市国资委,均承认外方早在多年前撤资,只是工商资料没有显示出来。而金河纸业的外资方,也先后变更为在香港、新加坡、毛里求斯等国注册,一直享受着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而在外商实际撤资后,留下“外企空壳”外衣的镇江市纸浆厂,却以注册总投资2980万美元的虚假情况,对外进行着业务往来。“这些问题都暴露了投资信息不真实、不公开,相关法律手续存在严重的瑕疵,政府应当对此承担责任。”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对此承认。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因为当地京口区法院对该厂一处土地准备拍卖执行,遭到了职工的阻挠,引发了职工上访。镇江市国资委企业改革处胥处长在赶往市总工会处理金河纸业职工上访问题前说:“虽然金河是国有控股企业,但处理这些问题也不能总靠着国资委拿钱啊。”

  “当初考虑的是,企业关闭后能盘活的。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土地不值钱,而且都是银行抵押了,通盘考虑这些遗留问题还要等到7月份,看领导怎么定吧。”胥处长显露了一脸无奈。

  “达标减排的方向没有任何问题,也是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所必需的,但由此导致了这么大的社会成本,我们没有考虑充分。”镇江市国资委副主任徐志刚说,解决职工问题需要3.6亿元,而企业债务总额目前达到了3亿元,其中包含着1.2亿元银行贷款、8000多万元供应商债务。因为涉及社会稳定,除了国有企业性质职工安置问题政府将承担解决外,其他债务问题将最终按照破产法规定进行处理。

  记者了解到,作为重点利税大户金河纸业的关闭确系经过镇江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等多次研究决定,但多年后相关问题纠集浮现,再次给当地带来沉重的包袱,确属未曾预料。“归根结底还是政策不配套、方案不完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徐志刚坦承,关闭金河纸业,完全是按照省政府的命令执行的,但省里只给了3000万元,与关闭企业给镇江造成的巨额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相比,显得“杯水车薪”。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