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东化州开发区施工堵水渠 致民生工程瘫痪(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7月27日08:39
如今,塘岐支渠已经成了一潭绝望的死水,散发着恶臭的味道。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摄
如今,塘岐支渠已经成了一潭绝望的死水,散发着恶臭的味道。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摄

  施工堵水渠,民生工程瘫痪

  化州鉴江下游塘岐支渠成死水,近两万亩农田灌溉困难

  □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

  见习记者汤凯锋茂名化州报道

  问渠哪得脏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从化州市东城开发区到长岐镇,长达32公里的塘岐支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源头活水就不断减少直至消失。如今,渠道淤塞,污水横流。

  中央和省里曾拨款1000多万改造塘岐支渠,想让支渠流经的两万余亩农田再度得到灌溉。但是这一民生工程,却因为东城开发区的建设陷入“瘫痪”。因为塘岐支渠的源头在东城开发区内,但开发区在施工时却人为抬高渠底42厘米,并将排污管直接接入灌渠,甚至埋设地下水泥管都不允许。一条惠及民生的水渠,最终淤成“死渠”。

  32公里支渠成一潭死水,近两万亩农田灌溉困难!从化州市东城开发区到长岐镇,长达32公里的塘岐支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源头活水就开始不断减少,直至消失。如今,渠道淤塞,污水横流,流经地段不时散发出恶臭味。

  “那时候,水渠有很多鱼,水可以直接饮用。”回想起1990年前的塘岐支渠,当地村民感慨万分,“现在,1000多万元也无法引水进来。”

  死水有毒:

  有水渠无水灌溉,清理污物手脚腐烂

  这是一渠绝望的死水。

  7月9日下午,南方日报记者从化州市同庆镇出发,沿着塘岐支渠溯源而去。所经之处,灌渠的水呈黑色,没有一丝流动。

  “农田已经没法耕种。”丰告村村支部书记李亚荣告诉记者,塘岐支渠流经的东山镇、同庆镇和长岐镇人口密集、土地贫瘠。历史上,这三个镇是“三天不下雨成小旱,五天不下雨成大旱,耕田听天,十种九不收”的地区。

  这曾是一条惠及百姓的“民心渠”。1958年,不服干旱的群众决定从鉴江引水,大举修筑灌渠,塘岐支渠从东山镇儒教位村起到长岐镇长岐圩止,全长32公里,流经8个村委会,灌溉面积近两万亩,惠及三四万村民。

  然而,历经半个世纪以后,塘岐支渠已经失去引水的本质,成了村民排污的水沟。记者在塘岐支渠的进口段东城开发区发现,不少企业生产排出的污水和附近居民将污物直接排入渠道,甚至有垃圾车将满载的垃圾倾泻渠中。

  更为严重的是,东山镇塘尾村委会以下的丰告村委会、石宁村委会以下的路段,灌渠滴水全无,村民整整4年无水耕种,农业生产大大减产,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不断淤积的垃圾,使原本是塘岐支渠的源头成了排污口,从东城开发区流出的污水,缓缓倒流入鉴江干渠。在支渠与鉴江干渠的交汇处,清澈的江水与黑色的污水在这里画出一道明显的界线。

  由于灌渠污水杂物繁多,污水毒性很高,管水人员曾经在维修清理灌渠时,手脚遭到细菌感染,并发生腐烂,因此,水利人员都害怕下渠清理。

  “塘岐支渠失灌差不多已经20年!”化州市水务局在《高州灌区化州引鉴塘岐支渠改造工程情况说明》中称,塘岐支渠原本设计流量是1.5立方米/秒,但现在几乎为零。

  历史之痛:

  开发区施工无方,人为抬高渠底

  “一切都是因为(东城)开发区只重经济建设,而忽略了对灌渠的保护。”丰告村、米能村、石宁村、东方村等几个村的村长向记者诉苦。

  “上至儒城学校,下至梅化公路边的云海餐馆地段,在江堤上倒水泥覆盖。”据李亚荣介绍,1991年,东山镇建开发区,塘岐支渠的源头也在开发区的范围之内。然而,开发区在施工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灌渠的保护,导致长达数公里的渠底被人为抬高了40多厘米。

  这一说法得到了化州市水务局的证实。据水务局一位负责人介绍,东城开发区建设时,开发商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私自设计并对该段明渠道约320米进行了暗涵覆盖,并将该小区的污水全部隐蔽排入该渠道。虽然化州市水利部门和下属引鉴水利工程管理处对此多次交涉,但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该负责人还透露说,更为严重的是,东城开发区将24条口径约60—80厘米以上的排污渠排入塘岐支渠,并在施工时将原渠道底抬高了42厘米。由于渠底抬高,排污物堵塞,1994年以来,因渠道受益的同庆镇及长岐镇农田失灌,后来逐步扩展到东山街道,直至塘岐支渠已全部淤塞,无法运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从梅化公路段起,化州市水利部门为了疏通塘岐支渠,在灌渠流经的区域埋了直径约80厘米的大水泥管,使附近的垃圾无法倒入其中,但在东城开发区区域,并没有铺设保护灌渠的大水泥管。

  对此,村长们的解释是:“开发区不让铺设大水泥管。”李亚荣透露,东城开发区在规划的时候,就缺乏排污设施,开发区居民的生活污水,只能排入塘岐支渠。因此,东城开发区一直不允许在该区域铺设大水泥管。

  这一说法在化州市水务局得到了证实。化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承,东城开发区排污建设不完善,附近居民因利益关系极力阻挠施工,从而导致塘岐支渠的改造困难重重。

  记者从化州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东城开发区排污系统建设不完善,污水排放未能重新规划,追究原有的开发商责任也难以彻底解决问题。而地方财政极为困难,改造排污系统的资金难以落实。

  自从塘岐支渠的问题出现以后,它所流经的8个村委会就开始走上了“还我支渠”的信访之路。

  塘岐支渠关系着化州数万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一直到2008年8月,塘岐支渠改造工程终于在茂名市发展和改革局申报立项。同年12月30日,这项民心工程得到省水利厅的批复,同意启动塘岐支渠改造工程。

  该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1417.08万元,中央及省配套1060万元,余下资金由地方财政配套。

  记者从化州市水务局了解到,塘岐支渠改造工程于去年2月3日开工。到去年3月底,改造完成了该支渠除东山街道东城暗涵及劳村村委约800米渠道未改造外的所有渠道及建筑物。但是,东山街道居民以无法排污为由两次阻止施工,“目前尚余266米东城涵及约380米渠道未衬砌。”

  “塘岐支渠的改造工程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完工?”面对记者的提问,化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反复强调,“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责任编辑:news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