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亚运场馆,亚组委场馆器材部部长彭高峰如数家珍。朱保国 摄 任何一个大型综合运动会,都离不开场馆建设。它既是运动员施展竞技必不可缺的“硬件”,是观众观赏体育比赛的场所,也是高度浓缩反映赛事承办地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品味的重要载体。伴随广州亚运会到来的脚步,近期有一类信息不断地被跟踪着、报道着——亚运场馆的建设竣工,陆续投入测试使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的情况,在亚运会倒计时100天到来前夕,我们来到了亚组委场馆器材部,与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多年的彭高峰部长进行了一席长谈。
广州亚运会充分利用现有场馆,适当新建场馆 我们的交谈开门见山,首先从广州亚运场馆的数量、规模谈起。
彭高峰如数家珍,先是一口气报出“家底”——“在第16届亚洲运动会上,我们使用的体育场馆共有70个,比赛场馆53个、训练场馆17个;其中,有12个是新建场馆。现在回过头来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结果:在12个新建场馆中,由省里兴建的有4个、市里兴建的4个、区里兴建的也是4个,这确实是在建设发展中无意间形成的。”
尽管这样,人们还是有理由猜想,这种巧合与各地各级政府希望加快场馆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设施需求有一种“默契式”的联系。
彭高峰的介绍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数据,就是新旧场馆数量的比例——广州亚运会70个场馆中,有58个是改扩建场馆,占场馆总数的近83%,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广州通过举办多次大型全国性、国际性体育赛事,原有体育设施基础良好,为举办亚运会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1】 【2】 【3】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