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决战堰塞湖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8月10日07:32
  本报甘肃舟曲8月9日电 杨玉成、特约记者史志强报道:截至9日18时30分,经过武警水电官兵连续8个小时的奋战,甘肃舟曲堰塞湖水位下降1米,堰塞湖抢险取得重大进展。

  据当地水利部门介绍,8月7日晚,白龙江左岸的泥石流沟道三眼峪暴发泥石流,冲毁冲垮民房,土木结构的民房建材被冲入江中,聚集在县城下段的瓦厂桥桥洞处,致使大量建材和泥石流堆积物淤积在三眼峪入江口以下至瓦厂桥约1公里的江道内,淤积体厚约9米,淤满江道,阻断江流。白龙江上游来水50-70立方米/秒,三眼峪入江口以上的江道蓄水,向上游回延,回水长度约2.6公里,形成约200万立方米的水体,成为堰塞湖。

  堰塞湖严重威胁到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到了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抢险指挥部将堰塞湖排险任务交给了武警水电部队。

  记者9日下午在堰塞湖抢险现场看到,刚从重庆城口堰塞湖抢险归来的武警水电三总队和从唱凯堤赶来的水电二总队官兵,开动40台(套)大型机械设备在两个冲沟和瓦场桥三个作业面同时展开抢险,官兵们紧张地挖掘泄流槽,最大程度地泄洪。在现场指挥的武警水电部队副主任刘松林告诉记者:“这次堰塞湖泄流槽共设计三种方案:一种是运用挖掘机疏通;第二种是挖爆结合,即疏浚河道和小当量爆破相结合;第三种是通过爆破炸掉大桥达到泄洪目的。经专家组研究确定采用第二种方案,小当量爆破"挖爆结合"。水电部队正争分夺秒,在最短时间内将威胁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

  堰塞体结构极为复杂,既有巨石,又有各种杂物,电线、树木、破碎的家具纵横交错,还不时挖出遇难者遗体。挖掘机操作手中士任敏章一干就是7个小时,闷热潮湿的驾驶室让人透不过气来。

  从早上到晚上,官兵们饿了就吃一口火腿肠,渴了就喝一口矿泉水,浑浊的江水打湿了官兵的衣衫。官兵们在淤泥里行走十分困难,迷彩服上甩满了泥水。街面上是近一米深的湍急的江水,阻挡了进城和出城的脚步。大型挖掘机的车斗成了摆渡车,四级警士长贾政学驾驶着挖掘机,在近400米的街面上来回穿梭,将一拨一拨群众摆渡到安全地带。

  本报甘肃舟曲8月9日电 缑健宏、本报记者李秦卫报道:9日凌晨5时,甘南草原还未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墨青色天空已经有一点发白。在甘南舟曲县砖场村新桥堰塞湖大堤上,兰州军区某工兵团中士赵兵正紧张地盯着洪水中的测速仪器,嘴里不停地报告着:“水速达到6米每秒!”“洪水已经漫过大堤!”

  在大桥的另一端,某集团军军长何清成冷静地注视着脚下翻滚的洪水,他心中清楚:泥石流使穿越舟曲县城的白龙江河床平均上升10多米,洪水漫出河堤,正肆虐地冲蚀着江堤边上的居民楼和商铺。

  “必须对堰塞湖实施爆破泄洪!确保沿江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早上7时,由14名工兵团爆破骨干组成的爆破组基本摸清了大堤上的情况。由于大桥的5个桥孔全部被淤泥和垃圾堵塞,造成上游洪水聚集,和大桥相邻的舟曲县人民检察院前原本繁华的街道,已经变成一片汪泽。

  7时50分,爆破组确定对堰塞大桥实施“边清理、边爆破”和“定点多次爆破”的方法。“由于大桥是被淤泥堵塞,爆破本身又不能破坏大桥,我们只能采取逐次增量、多次爆破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将淤泥清理出来。”现场组织爆破的工兵团参谋长邹君良告诉记者。

  江水湍急,炸药不容易固定。爆破组长代晋文直接跳入齐腰的洪水中,捞出两根木椽,在一头固定好炸药包后,几个人合力将绑有炸药的木椽插入桥孔的淤泥中。经过10多分钟的紧张准备,8时许,人员开始撤离。

  8时18分,随着一声巨响,洪水被爆炸的冲力激起高高的水花。武警水电部队4辆早已准备好的履带式挖掘机开上大桥,对爆破残留物进行清理……

  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后,9时34分,第二次爆破准备完毕。随着一声巨响,堰塞体被炸开了一个深5米多、宽2米多的泄洪口,洪水开始向下游奔涌而去。

  “堰塞区域水位下降了30厘米!”中士赵兵大声报告。

  军长何清成告诉记者,随着水量下降,目前桥面已整体露出,由于采用的爆破方法比较得当,爆破没有使桥面受到损害。部队官兵将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再次实施爆破。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