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经济学人封面故事:激进的英国人正改革国家

来源:国际在线
2010年08月16日07:34

  导读:英国已经开始了一场大赌博,在近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改革行动。迟早,许多其他发达国家也必将纷纷效仿。

  2010年8月14日《经济学人》印刷版当期封面故事

    卡梅伦 看似最不具有革命性的领导人

  在过去几年里,担任西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所有政治家中,戴维•卡梅伦看起来是最不具有革命性的。他当选的情形远比奥巴马逊色。与欧洲其他国家领导人相比,他既没有萨科奇那样打破常规的锐气,也没有默克尔那样坚强又充满魅力的政治生涯。他是一个务实的上层人物,把中间派从大势已去的工党手中争取了过来。当卡梅伦今年5月未能赢得大选,不得不与尼克•克莱格领导的自民党分享政权的时候,很多人担心会迎来一个和他竞选过程一样平庸的新政府。

    执政百日 激进变革的力量

  然而,在首个100天执政时期内,联合政府却彰显出一种激进变革的力量。自1979年撒切尔夫人凭借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之后,英国首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西方世界的“试管”。英国再次变得勇敢——并非总能获得成功,但却可能启发那些保守、胆怯的人们。

  最显著的大胆期盼是由新财长乔治•奥斯本在6月份提出的预算议案。为平衡预算,他增加了一些税种的税收,最显而易见的是增值税,但四分之三的节省将源于削减政府开支。奥斯本虽保全了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但大多数政府部门将缩小四分之一的规模。在凯恩斯经济学派(他们认为需要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疲软的世界经济)和财政鹰派(他们相信要避免希腊式危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是当务之急)之间激烈的辩论中,英国新政府表现出典型的严厉之爱。

    社会改革新方案 “大社会”

  与此同时,联合政府正积极推进一些列社会改革新方案:教育体制、医疗体系、警察系统和社会福利制度都将面临巨大变化。更多的政府信息将透明化。不同寻常的是,保守党开始谈论扩大公民自由、减少关押犯人;吸引自由派人士的另一内容是,明年英国公民将投票决定是否改变选举中的投票制度。

  政治圈内人士指出,联合政府的改革措施没有什么新意。比如,加拿大和瑞典等其他国家已大幅削减了财政预算;教育改革是基于布莱尔的构想(被前首相布朗所阻止)。但这种说法有点只见其表、不见其里的危险。新政府一下子多管齐下众多项目无疑是一种冒险激进的做法,自撒切尔夫人以来,还没有一个英国政治家这么急切地去推动这么多政策。而且,和撒切尔主义一样,这无疑暗含着更深层的想法。

  一段时间以来,在亲信史蒂夫•希尔顿的促使下,卡梅伦一直在谈论建立“大社会”的想法,让更多的公民志愿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在政府办公室里,这一模糊的想法已正式形成彻底的分权政策:把权力交给家长来管理学校;把权力交给全科医生参与管理国家医疗服务体体系;让当地选民推选出自己的警察专员。在很多情况下,保守党想要减少公民对政府部门的需求,改变英国人依赖政府提供服务的文化,从而让公民自己为自己提供服务。

    一场赌博,但值得赞许

  为什么英国突然变得如此大胆冒险?意识形态是影响因素之一,保守党保持着撒切尔主义的一些激进棱角;英国的权力过度集中是另外一个因素。

  当然最主要的推动力还是现实所迫。保守党继承了巨额财政赤字(占GDP的11%),延缓痛苦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少好处。如果不是前首相布朗在此次经济衰退之前把政府的财政搞的一塌糊涂,卡梅伦也许还有别的备选之路。

  和所有的赌博一样,事情也许会变得很糟糕。最大的危险在于财政紧缩扼杀了经济复苏的能力。卡梅伦也许需要一个缓行之计。比如,很多保守党人士认为像民选警察长官这样的政策应该先进行试点。即使是“大社会”的构想也可能出现分歧。财长奥斯本致力于缩小政府部门的规模,希尔顿则侧重于分权政策(这可能需要投入资金来吸引“社会企业家”和地方志愿者)。教师和医生中,极少有人支持改革。

  保守党的两个顽症特别让人担心。第一,他们早应该用巨额财政赤字的借口打破维持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花费的承诺:只要在这个花销庞大的部门上缩减5%的支出就可以很轻松地其他地方的压力。第二,他们重新规划政府,搞公民参与管理式的权力下放,是对地方议会的不信任,与其把权力授予未经选举的好事之人,不如重用地方政府更符合逻辑。

  这虽是一场赌博,但值得赞许,应予以支持。纵观整个发达世界,政府机构只是一味地往庞大的方向发展,而目前卡梅伦政府最有希望去缩减它。接下来,不仅是希腊、西班牙等步履蹒跚的国家会效仿英国,也可能包括美国。与上世纪80年代不同,大西洋并未传来里根式的回声;虽然茶叶党人狂热不减,但共和党和奥巴马一样,对出台一个可靠地平衡财政的中期计划上毫无头绪和进展。但很快,欧洲将会有人出来制定一个这样的计划,而英国,有可能成为其他国家越洋取经的地方。

  (青云编译)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廖恒)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