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实施“百校兴学”工程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话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俊明,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组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2010年08月16日08:19
  2008年,在太原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太原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实施“百校兴学”工程,从当年起,连续3年,每年新建、改扩建和整合100所中小学校,并将其列为每年为市民办的10件实事之首。

  8月10日,记者就“百校兴学”工程的进展情况等问题采访了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俊明和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
——工程进展顺利——
“十不准”拉起防腐“高压线”

  记者:今年是实施“百校兴学”工程的关键年,目前工程进展情况如何?这项工程实施后对省城义务教育发展有何影响?

  马兆兴:从目前情况看,“百校兴学”工程进展顺利。2008年至2010年,经过太原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的项目学校为845所,总建筑面积360.9万平方米,操场占地面积70.7万平方米,总投资大约为72.7亿元。到目前为止,已有268所项目学校已经完工,在建488所项目学校,完成投资额52.5亿元,学校进展情况全部良好。

  李俊明:“百校兴学”工程作为全市教育事业的四大战略任务之一,主要是解决学校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为教育均衡发展创造物质条件。这项工程对于提高太原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解决目前存在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滞后、布局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记者:“百校兴学”工程投资巨大,开工学校众多,在太原教育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如何防止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

  马兆兴:为了打造“百校兴学”廉洁工程,工程领导组办公室与市监察局、教育局、住建委联合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欢迎社会各界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督举报,让这一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始终处在纪检监察部门、新闻舆论的监督之下,接受全社会的广泛监督。

  实施“百校兴学”工程,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必须要向人民交账。本着打造“阳光工程”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工程建设的“十不准”规定,包括不准违反规定和建设程序进行建设,不准利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不准在招标工作中与投标方私下接触,不准利用工作之便在基建工程中为配偶子女、亲属谋取利益等。“十不准”是“高压线”,任何人不能违规触犯,谁违规就处理谁,一旦发现并查实,轻者调离岗位,重者追究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消除安全隐患——
将学校建成抵御自然灾害最安全的地方

  记者:“百校兴学”工程实施后,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我省正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中小学校危房进行全面加固、重建。太原市同时开展两项工程,如何协调两者间的关系?

  马兆兴:截至目前,太原市“百校兴学”工程实施已进入第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情况的需要,“百校兴学”工程的内涵和当初确定的目标有所不同,部分项目校还进行了调整,除了包括“百校兴学”自身的改扩建工程外,还包括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校校有标准操场”工程。

  太原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早于全国。四川汶川地震后,按照国家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太原市市、县(市、区)两级政府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部门和单位对全市中小学校舍逐校逐栋进行了排查鉴定。全市共排查鉴定中小学校911所,涉及建筑物2714栋。经鉴定不达国家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校舍189.28万平方米,其中需重建的53.11万平方米,需加固的136.17万平方米。投资估算44.91亿元。目前来说,校舍安全工程已成为“百校兴学”工程的一部分,两项工程紧密结合,同时开展。

  记者:在今年年初省政府召开的校舍安全工程推进会上,常务副省长李小鹏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为让全社会最放心、最安全的地方,成为灾害发生的避难所。“百校兴学”确定的目标完工后,学校在这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俊明:广大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灾害发生面前,相比于成年人,广大中小学生是弱者。正因为这样,如果发生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不可避免,首先就要尽可能保障与维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提高建筑物抵御自然灾害标准等级的大前提下,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首当其冲。正在进行的两项工程,目的都是为了加快消除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抵御自然灾害最安全的地方。

  马兆兴:我们的邻国日本在防震方面有一个基本原则——学校是第一避难所,也就是发生包括地震在内的地质灾难后,即便所有的房屋都倒塌,学校也不能倒。我们经过汶川、玉树地震后,也树立了“学校是第一避难所”的理念,通过加固原有学校建筑物的方式,真正将全市中小学校打造成灾害发生后的“第一避难所”,让我们的孩子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同时,应急避难所一般都是建立在比较空旷和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百校兴学”工程完工后,学校将同时承担这样的功能,发生灾害时,为太原市民提供临时避难。所以说,“百校兴学”工程也是提高公众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程,对于防震减灾有着新的意义。
——“四加四减”——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记者:近年来,面对义务教育阶段有限的资源和逐年增加的城市人口,太原市中小学生就学压力越来越大,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突出。“百校兴学”工程完工后这种情况是否有望得到缓解?

  马兆兴:正在实施的 “百校兴学”工程与调整学校布局相结合,使中小学布局更趋合理,将对整合太原市教育资源、完善学校硬件设施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达到解决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的目的。同时,将“百校兴学”工程的重点放在县区学校、薄弱学校、原企业学校方面,县区学校占到“百校兴学”工程项目学校的大多数,薄弱学校和原企业学校的比例达到60%以上,县区学校、薄弱学校、原企业学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因此大大改善。同时,还把一批优质学校纳入“百校兴学”工程项目学校进行改扩建,进一步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太原市“两项工程”项目学校全部建成后,将新增教育用地4032亩,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新增学生学位5万个,其中优质教育学位1.5万个。对于缓解目前中小学“择校热”问题有很大作用。“百校兴学”工程就是要消除薄弱学校、扩大优质资源,整体提升太原市义务教育水平。

  李俊明: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乡间、校际间的办学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百校兴学”工程的实施就是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合理布局,提升办学条件,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使全市中小学生在同一起跑线成长。随着两项工程的不断推进,太原市教育初步呈现出 “安全校舍增加,危旧校舍减少”“优质学校增加,薄弱学校减少”“学校容量增加,班级容量减少”“学校规模增加,学校数量减少”的“四加四减”局面,为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记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此次,“百校兴学”工程动用了72.7亿元资金。如何看待如此大力度的投入?

  李俊明:长期以来,对教育投入的不足造成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难以改善,校舍简陋、教学设施差、教师待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这种现象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极不协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义务教育是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要把有限的教育资金更多地投向义务教育阶段,扶持教育均衡发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百校兴学”工程总体投资约为72.7亿元,投入力度之大在我市教育发展史上史无前例,这表明了太原市委、市政府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工程完工后,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面貌将焕然一新。

  马兆兴:“百校兴学”工程惠及千家万户,社会广泛关注,是一项影响大、工程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复杂。我们将继续通过一系列细致、扎实的工作,保证每一栋校舍的加固和改造质量,使“百校兴学”工程成为最实用、最安全、最规范的精品工程,推动全市义务阶段教育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程国媛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