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中国多地遭暴雨洪水袭击 > 甘肃舟曲泥石流 > 最新动态

专家称舟曲御灾能力可提至几百年一遇水平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0年08月16日16:12

  羊城晚报讯 央视《经济半小时》昨日播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特别节目”,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黎志恒称:灾区重建后的防治工程方面将会根据这次灾害作出相应的调整,其灾害防御能力将提高到几百年一遇的水平。

  汶川地震后所建灾害管理系统

  为舟曲抢险救援提供决策依据

  舟曲县曾经被称为“陇上小江南”,这是西北地区气候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方,这里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呢?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黎志恒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他说:第一个就是它的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第二点就是“5·12”汶川地震对舟曲的影响是很大的,舟曲是作为一个重灾县城,对山体的破坏也是比较严重的,整个山体松动,使岩体产生严重的不稳定。第三个原因就是这次发生灾害之前的一段时间,还是比较干旱少雨的,使山体、土体变得干缩。

  而造成这一次泥石流的最直接原因,是当地连续发生的大暴雨。有些地方一个小时的降雨量就接近100毫米, 降雨加上大的固体物质,在特殊的地质地貌的条件下,形成了地质灾害。

  在舟曲县的灾后救援中,许多科技手段得以应用,为灾后的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甘肃省测绘局在灾害发生后利用航空遥感技术拍摄的图像,通过灾情发生前后的影像资料对比,能够为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决策的依据。

  据甘肃省测绘局副局长苗天宝介绍, “5·12”地震以后舟曲这个区域便拍摄了高分辨率彩色影像,利用这些影像和数据资料,通过大型计算机建成了当地的虚拟三维环境,从而构建了一个地质灾害管理系统。下一步他们打算将计算机模型覆盖到甘肃全省,通过各部门获取的信息搭建全省的三维模型,这样今后如果发生类似的灾害,便能够及时地为灾后救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997年曾建立的七道拦挡坝

  没有挡住这次泥石流破坏力

  如果说这些数据为灾后救援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那么地质灾害预警机制则是一把降低泥石流危害程度的防护伞。那么究竟泥石流灾害有没有建立一种预警机制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黎志恒。

  黎志恒表示:一般像舟曲县这个地质灾害高发区还是有地质灾害预警的,因为泥石流的灾害预警主要来源于气象预警资料,如降雨量的预报。据介绍,甘肃舟曲过去一直是泥石流高发地区,历史上经常发生大小不等的泥石流灾害,对当地的人畜和房屋造成过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此1996年国家曾专门立项对这一地带的地质灾害防治给予支持,1997年在山上建立了七道拦挡坝。

  黎志恒说:1997年修造了七座拦截坝之后,一直到这次发生泥石流灾害之前,基本上就再没有形成过泥石流对县城的危害。当时,这七道拦挡坝是按照这里历史上泥石流危害的严重程度来设计的,而这次舟曲县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其破坏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泥石流灾害。

  黎志恒:这次的泥石流灾害,超出了整个县城的防洪能力设计标准,所以原有的泥石流坝是远远挡不住这次泥石流对它的冲击。

  事先没发布泥石流灾害预报

  主要是气象预警资料没跟上

  那么,舟曲县这次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何事先没有发布预报呢?黎主任介绍,山洪泥石流灾害预报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当时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为陇南地区的整体降雨情况,至于舟曲县城的降雨情况则无法做出精确的估计。泥石流灾害发生当晚,舟曲县的县城里降雨并不大,但是附近山上则发生了罕见的强降雨,而它正是导致这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罪魁祸首。

  据黎主任介绍,泥石流的灾害预警主要来源于气象预警资料,如果能够提前获得这个地区的降雨量的话,他们便能够按照降雨量的预警级别制定出相应的预警方案。

  天灾不可避免,但我们应该从一次次天灾中吸取防范灾害、减少损失的经验,提高应对灾难的能力。如果仅仅从灾难本身看,舟曲爆发特大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有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气象等方面的原因。可放到整个防灾减灾体系中,舟曲的这些特殊性却向我们传递出了许多值得关注和重视的信息,对舟曲的重建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黎主任强调,这次泥石流灾害也为今后的重建工作提供了最新的数据。今后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设计将会充分考虑这次所获取的资料。灾区重建后的防治工程方面将会根据这次灾害作出相应的调整,其灾害防御能力将提高到几百年一遇的水平。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