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年满75岁老人犯罪拟不判死刑 不等于不承担责任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08月23日14:36

  年满75岁老人犯罪拟不判死刑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审议 专家认为不会出现“老人敢死队” 但不等于不担责

  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开幕,继续审议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人民调解法草案、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等。

  其中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另外,还取消了盗窃罪等13个死刑罪名。

  75岁以上老人不适用死刑

  今天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加大了对老年人的从宽处理力度。

  草案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草案规定,已满75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草案规定,对于已满75岁,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人民法院认为其没有再犯罪危险的,应当宣告缓刑。

  今天上午,参与修改刑法的中国权威刑法专家储槐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75岁以上老人不适用死刑就是不能被判死刑,这是和国际法制环境相接合,也体现我国司法的进步。”

  解读

  不判死刑不等于不担责

  北京市律协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青松今天上午告诉记者,75岁以上老人不适用死刑,这是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与未成年人不被判死刑是一个道理,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群体,都需要保护。

  针对有人提出,75岁以上老人不适用死刑一旦生效,是不是会出现“老人敢死队”,张副主任表示,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违反了刑法,任何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草案里规定75岁以上老人不适用死刑,并不等于他们不承担法律责任。

  专家建议

  “75岁”应改为“70岁”

  修改方案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作了从宽处理的规定。

  多数专家认为,根据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修改方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规定适当从宽处理,表明一个国家法制文明的程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人道主义和法制进步的具体体现,有积极的意义。

  但也有专家对“75岁”的年龄有不同看法。

  参与修改的专家高铭暄、赵秉志、曲新久建议“已满75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中的“75岁”应修改为“70岁”。他们认为,从多年来实际发生的案件来看,70岁以上的老年人犯罪每年就几起案件,判处死刑的案件更寥寥无几。

  对75岁以上老人不适用死刑,重庆、云南等地相关人士也表达了和部分专家相同的观点,他们建议将75岁改为70岁,一是与老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中关于老年人的标准一致。

  二是实践中对75岁以上老人适用死刑极少,这样既不影响对犯罪的打击,又有利于进一步体现人道主义。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