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土壤和气候未变,驻京办只能“潜伏”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8月25日11:10
  应于2007年撤销的四川某县驻京办主任称,将继续留在北京,若有人来查,就称是“在北京长期出差的县城干部”。据悉,众多县驻京办主任都并未撤离,已转入地下。撤办文件出来以后,一些社会学者估计了驻京办的数量,在京财产和每年消耗累计起来的钱数金额。实际上那些没有登记的驻京办无法统计,无法统计就无法管理(8月24日《南方日报》)。

  今年一月份,有关主管部门出台了“撤销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的红头文件,责令北京近万家驻京办在未来的6个月内撤销完毕。之后,迫于形势压力,撤销范围缩小到“县区一级驻京办”。毕竟,一刀切式的改革,往往弊病丛生,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不料,6个月之后,我们见到了一个不怎么令人满意的结果——众多县驻京办主任大都未撤离,已转入地下进行“潜伏”。

  对驻京办进行改革和撤销的声音,早就有了。2009年4月,某驻京办因为花66万余元买到777瓶假茅台酒,就凸显出了驻京办体制的弊病;2009年初,某市决议撤销驻京办,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此事比较敏感”,着实雷倒了期盼改革声音的众多看客。不过,这两起事件引发了对驻京办的社会大讨论,许多人坚信,驻京办因其腐败丛生、内幕太多等问题,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许多地方政府对驻京办早已是不堪重负。资料显示,一个驻京办每年的经费最少100万元。花费虽大,但因为每个地方都有驻京办,自己若是没有,就可能连仅有的蛋糕渣也捡不到了。

  各地方为了通过“跑部钱进”得到一个项目,自然不会考虑什么成本问题。即便如此,对于许多“京城无人”的地方政府而言,本来“跑部”都不一定“钱进”,如果不“跑部”,则根本就没希望,看着别地儿拿到手的投资计划、项目拔款,也只能有眼馋的份了。

  驻京办是我国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一颗“毒瘤”。在那个资源严重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倘若“京城无人”,抑或是缺少送礼打点,资源就不可能平均分配到自己的那片辖区内。凡事都讲究“事在人为”,于是驻京办便应运而生。在强调“市场回馈”、“投资回报”的今天,这种在官场中用惯了的“优良传统”当然也就被继承下来了。

  可以说,驻京办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思维,它有很深的根植土壤以及成长气候,只要这种土壤和气候存在,驻京办就不会随着一纸政令而消失。

  “南橘北枳”的故事表征着气候与土壤的重要性。本来就有“掮客政治”存在的肥沃土壤和气候,却非得不顾自然规律将之撤销掉,结果也只能是现在这样——各县级驻京办在名义上是撤销了,但也仅仅是名义上,他们的工作人员选择了“潜伏”。

  我们看到从地上转入地下的各类驻京办,是否真正合理?真正有存在的必要?地方政府应该好好思考一下。相关部门也应该思考,毕竟,多如牛毛的驻京办背后,站着的不是政府就是企业,不是为名来,就是为利往。

  撤销驻京办,要从根源上入手。破除“掮客政治”与“跑部钱进”的现实,加强对京城各部门的权力监督。利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的有效调配,是唯一可行的方式。不然,今日割了县级驻京办这茬韭菜,明日再割市级的,水土一滋润,就又会“春风吹又生”,只不过,门头上少了块牌子而已。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