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泥石流威胁下的小山村 “雨一大就整宿听警报”

来源:北京晚报
2010年08月25日16:05
村民的屋后就是裸露的山石
村民的屋后就是裸露的山石

南山上大片的“斑秃”
南山上大片的“斑秃”

每个村民都有“明白纸”
每个村民都有“明白纸”

1998年修成的拦砂坝
1998年修成的拦砂坝


  本报记者 李海霞

  两侧青山连绵,头上是水洗过一样的蓝天,青翠的山坳里,一株叫不上名字的紫色野花静静开着。外面的人很难想象,这与世隔绝般的山坳曾经是一个炊烟袅袅的村庄。

  “以前,这是‘小西天’,1989年6月,泥石流把村子冲了,近60户村民都搬到密云县城那边去了。”当地人宋家海对记者说。宋家海就在距此三四里处的石湖根村,村子已被列为本市泥石流易发高度危险区之一。甘肃省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村民们久远的记忆被唤醒,这里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

  现状 山野间的自然村落

  石湖根村属密云县冯家峪镇,有108户村民,地处密云县北部深山区。从县城出发向北,绕过密云水库,在山路中蜿蜒而行,庄户越来越少,1小时后到达石湖根村。

  石湖根村所处的山坳西高东低,南北是几座没有名字的山包,当地人管这些没名字的山叫做“砬子山”。

  石湖根村的民居的房屋均靠“北山”而建,坐北朝南,村中仅有一条路,路南是一条河,河南的空地上种着整齐的玉米,再往南,就是“南山”了。

  63岁的村民崔大叔向记者介绍说:“石湖根村是老辈人逃荒至此自然形成的。我家是我爷爷那辈过来的,我小时候,村里只有20几户人家。”

  “近两年,年轻人读点儿书的、有点儿出息的,都搬到山外了。只有年纪大一些的守着这个小山村。其实,如果没有山洪、泥石流,在这儿生活挺好。”崔大叔补充说。

  历史 曾经的恐怖记忆

  “那家伙,柜板、窗户都从上边冲下来了。村边这条河,水都满了。山上的石头也往下滚,吓死人了。”提起1989年6月那场泥石流,石湖根村书记沈玉芝记忆犹新,她所说的“上边”,就是指西边上游三四里的原小西天村。当时小西天村冲下来的东西,一路狂泻冲到了石湖根村。

  “小西天村好多房子都冲毁了,还死了两个人。石湖根村虽然没有人员伤亡,却留下了永久的恐惧。”沈玉芝接着说。

  那次泥石流后,石湖根村南侧葱绿的山上,又多了几片裸露的碎石,就像山的“斑秃”一样。石湖根村村委宋家海说:“我们管这些石头叫‘白马牙子’,劈也劈不开,抹泥也不沾灰,寸草不生,就更别提在上面种树了,没有植被覆盖,很容易引起滑坡。”

  北山虽没有这样的“斑秃”,反而更让村民担心。沈玉芝说,因为这座山离最近的房子只有几米远,不要说泥石流,即使偶有大的滚石下来,也能把房子砸坏。因此1989年6月的泥石流后,有的村民为防止泥石流和滚石,在房后种了许多杨树,现在已有碗口粗了。

  设防 建起百米拦砂坝

  那场泥石流灾害后,小西天村整体搬离了。21年了,这里已没了人烟。脚下一块块巨大的滚石,记载着当年泥石流的汹涌。宋家海说,每年的清明节,搬离的村民还有回来祭奠亲人的。

  记者在小西天村原址西侧看到一块纪念碑,碑上记载着,1989年、1991年两次泥石流,造成包括小西天村在内的番字牌西沟3人死亡,176间房屋毁坏。另外,还有6.53万株树木、17.5公里公路,7座桥梁被毁。

  鉴于此,1998年,在小西天村原址的西侧,投资480多万元建成了百米拦砂坝。拦砂坝高13.5米,地基厚13米,坝体厚2米,大坝中间的5个泄洪口高约3米。

  大坝修好后,有一年下暴雨,大坝就起作用了,水被拦住后,到石湖根村时就缓多了。

  “县里还加大了防汛工程建设。山上补种了柏树,原有的荆梢子也不让割了,山林防火也严了,清明节村民都不让烧纸。这几年雨水少,自1989年后,这里就没发生过山洪、泥石流灾害了。”沈玉芝介绍说。

  预警 建有永久防汛棚

  “密云县北部属于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其中,80%又在冯家峪镇。在冯家峪镇有石湖根村这样的高度危险区共9个行政村,中度危险区12个行政村。镇里每年都把防汛当做重中之重,石湖根村的村民对如何避险都已经烂熟于心了。”冯家峪镇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村里有专门的雨量量筒,到了中雨,就要向上汇报。要是遇到暴雨,每隔两小时就得测量一次上报。如果有险情,日降雨量达到50毫米,大队的值班村干部,就要摇响警报器,组织村民撤离。”沈玉芝所说的警报器是一种绿色手摇式报警器,“嗷嗷”的声音通过喇叭的放大,确保村民在雨夜都能听见。

  “全村分成几个组,每组都有村干部和党员干部负责,分户负责将居民带到防汛棚避险。”据沈玉芝介绍,石湖根村在村东河南岸的高处建了8间专为村民避险用的防汛棚,已经过国土部门和地质部门勘测,确保安全。

  每位村民都有一张“明白卡”,上面写着避险地点、逃生路线、相关部门电话等应急救生内容。

  “只要一下大雨,我就整晚不敢睡觉,坐在炕上听警报,随时准备撤离。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撤离,我们也都习惯了。”村民王大妈说。

  未来 搬迁视情况而定

  紧急疏散避险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少泥石流危险村已搬迁,包括石湖根村上游的小西天村。

  “石湖根村目前还没有搬迁计划,但听说石湖根村在编制上也不算永久村。照我说,现在,每年的雨水越来越少了,村边的河都干了,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没啥搬的必要。再说,现在自己种点儿粮食、果菜,能自给自足,要搬了,花销就大了,可岁数大了,上哪挣钱去。”住惯了山村的王大妈舍不得搬家。

  “泥石流哪有准儿呀,要让咱老胳膊老腿的赶上,跑哪儿去?听说上周六下雨,北山还滚石头了呢。”村民崔大叔抬头看着天空说。崔大叔也想过搬,但看着爷爷留下的院子,不免又犹豫起来。

(责任编辑:赵健)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