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伊春飞机失事 > 10伊春客机失事评论

时评:“支线航空”与“甩鞭子航线”

来源:青年时报
2010年08月30日01:45

  “支线航空”与“甩鞭子航线”

  鲁宁

  24日夜间的伊春空难震惊了国内航空业,但很少有舆论注意到,与2004年11月21日的包头空难一样,前后两起空难,都系典型的“支线空难”。

  笔者搜寻和对比研读已公开的信息发现,前后两起“支线空难”有三个共同特点:

  其一,坠毁的飞机都系进口支线飞机。

  其二,发生空难的航空公司都系地方航空公司。包头空难肇事方云南航空,当年系挂靠在东航名下的独立法人公司。伊春空难肇事方河南航空系深航的挂靠公司,而深航则系国航的挂靠公司。换言之,河南航空是国航名义上的“孙子公司”。

  其三,无论是当年的云南航空还是今日的河南航空,前者在包头机场,后者在伊春机场均没有属于自己的专使本公司“机务、运控、维修”等独立的安全保障平台,用业界的行话讲,缺乏基本安全保障平台而“大胆”开辟的航线称为“甩鞭子航线”,这样的航线也能照飞不误,放到国外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不可能申领到航线许可证的。

  民航业系国际公认的“三密一险”行业,资金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是其三大基本特征,要么不出事,一出事就是天大的事系其运营特点。这就要求各国高筑市场准入门槛———有鉴于人命关天,放在国外,仅有可怜兮兮的几亿或十几亿元注册资金,然后飞机玩租赁,飞行员依赖互相挖人,航油及机场使用费靠商业信贷,抑或高利贷甚至于拖欠,航班到达地机务、运控等基本安全维护依赖别的航空公司“代劳”———就想组建一个航空公司,简直比登天还难。可在国内,自2005年“非公经济36条”率先撬开民航垄断大门后,短短数年间,这类凑合型的中小航空公司已达几十家之多。

  中国幅员辽阔,支线航空却十分落后,市场开发空间广阔。但中国人做事往往一哄而上,当发展被片面强调时,安全等基本限制条件往往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氛围所“通融”,国内支线航空发展就系十分典型的“动态案例”。

  “通融”的结果———中小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形如“借鸡生蛋”———本公司刚组建安保条件简陋不假,但一挂靠不全有了呀!于是,光是同为地方性质的海南航空旗下,眼下就挂靠有新华、天津(神龙)、金鹿(首都)、祥鹏、扬子江、西部航空等一大堆“儿子公司”。这类“儿子公司”乃至“孙子公司”只要一出事,“父亲”甚至“爷爷”就一推六二五。闻“儿子”在伊春出事,深航立即以“不便发表看法”为由把自己“洗白”就特说明问题:“河南航空虽有深航股份但一直是独立公司,就像国航有深航股份,但深航一直独立运营……”

  每一次空难都可找到各种客观理由加以掩饰,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支线空难”一定与支线航空的安全短板直接挂钩,甚至于干线航空的整体安全保障要高得多,可“干线空难”也很难杜绝。但从空难自身的规律性出发,在支线航空一哄而上的大背景下,若不能立即下狠心补齐安全短板,很有可能伴随一个空难周期的集中爆发。真要那样,现在就开始消除各项安全隐患还为时不晚。

(责任编辑:徐永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