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观点1+1:房价再狂飙,“最严调控”歇菜?(组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07日17:01
  开栏 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房价再狂飙,“最严调控”歇菜?

  背景:有报道说,伴随着空置房调查启动,许多房屋中介机构打出来“空房管家”的广告,“管家”可在房主的授权范围内代为打理房屋,包括定期巡查维护房屋设施,代交水、电、供暖及物业管理费等费用。

  京华时报发表郝洪的文章:“空房管家”的出现,不过是我们楼市整顿陷入技术迷局的一个证明。为整治楼市,政府制定了诸多制度,专家大声疾呼,民众殷切期待,但楼市痼疾不见好转。问题究竟在哪里?在于楼市的治理仍然停留在一般技术的层面,缺乏基础制度的支撑和保障。早在几年前就有经济学家断言,若不消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动力,不完善保障房供应,包括更基础层面的财富转移支付的制度改革,楼市不可能健康发展。频繁出台的限贷、限购、空置房调查等措施,都属于技术性政策一类。既是技术性防范,就难免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技术对决。楼市乱象的根本原因并非难寻,但我们总是回避最核心的问题,选择在外围远兜远绕。这些技术性的政策所传递出的,不是对楼市整治的信心,而是不愿触及深层制度改革和不愿触碰现有利益格局的犹豫。对于需要从基础制度着手解决的社会发展难题,技术进步始终只是辅助性的手段,只有在基础制度完善的背景下,这些技术性政策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否则,不过是建立在沙盘上的房子,看似完美,其实不堪一击。

  小蒋随想:此轮“史上最严厉调控”正面临瓦解,这不是信口胡说。数据显示,京沪穗深四地楼市自调控以来首次集体飙升。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表明,8月北京新建住宅期房网签成交量超过9200套,住宅5564套,环比上涨12.7%。商品房均价为21008元/平方米,环比涨10.6%,创调控以来最大涨幅。北京一些楼盘再现排队拿号购房的场景。一位朋友甚至说,他和老婆分别以各自的名义贷款买下“第一套房”。不是说夫妻双方只要有一套房,再购房就算“二套房”吗?朋友说:银行压根儿就没查结婚证。另外,婚姻登记信息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这个漏洞未免太大了。就在不少人为住房空置率打嘴仗的时候,地产商与“房虫”们再度活跃起来。一面是潘石屹、任志强“劝跌”,地产有关领导声称年底房价会下降;另一面是楼价再度上涨,给人感觉有些言论纯属扯淡,充斥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意味。在房价远未调控到位、甚至根本没跌的情况下,如果楼价再次暴涨,行政者难免失信于民。单纯重申地产调控不会动摇没有太大意义,以信贷措施调控效力很有限。但愿,所谓“择机”推出地产税,时机别等到房价再度暴涨后。另外,地产税未必是灵丹妙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招吗?
取消大学生村官公考加分给谁让道

  背景:一些地方相继公布,今后从事“大学生村官”等六类服务基层项目的人员可定向考录公务员,不再享受笔试加分等优惠政策,原因之一是一些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加分日益泛滥,“你加我加等于大家都没加”。

  华商报发表许斌的文章:这牵涉到许多问题:在公务员考录以及其他一些公共事务中,是否可以另行设定优惠条款?而既然实际设定优惠条款在先,说取消就取消算不算违约?应不应该给予适当补偿?等等。这些问题,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能否把任何一种待遇当作一个筐,啥都往里面装?譬如把公务员职业当作了一个筐,但凡要推动什么,表彰什么,就许诺开了:照推动、表彰的做了,来报考公务员时,给你优惠。这就是将报考公务员时的获得优待当作给 “大学生村官”们的一个隐性回报。之所以习惯了将什么都当作一个筐,那就是因为,没有能把事情一码一码地理清楚。以“大学生村官”为例,首先是把这些半大孩子弄到农村去究竟有没有实际意义?既然已成事实了,就必须明确公示,这究竟类似一种志愿者工作,还是一份正当职业?如果是前者,必须承认物资回报微薄;如果是后者,便应给予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劳动待遇。而现实操作过程中,又要强力推动此事,做指标式管理,又不能给予市场化的报酬,基本就只能维持月薪数百元至千把元不等的水平,又害怕物资回报微薄冷了场,就只好设定了在报考公务员时加分的优惠条件,以之为劳动待遇的隐性部分。因此,又引发了其他公平问题。

  小蒋随想:“你加我加等于大家都没加”,至少还是站在同一起跑线,如果单纯把服务基层者的加分优惠取消,无异于让服务基层者输在起跑线。“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加分是一种奖励或补偿,这是有根有据的,不是胡来乱搞。公务员考录加分泛滥,是因为其他关系户、内部人士做手脚,该禁止的是后者。将“大学生村官”视为加分乱象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打错了板子。如果只是取消“大学生村官”的加分,等于是给其他特权者让道。另一方面,“定向考录”这个词很模糊。如果是定向招收,根本不用考试;考试自然是朝特定的岗位考,再废话一遍“定向考录”有什么意义?行政者在征税、实名申报等环节总说公民应该讲诚信。但是,许多政策朝令夕改,行政者“食言”算不算不讲诚信呢?正人先正己,可惜某些管理者的眼睛只盯着别人。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