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巴菲特与盖茨受专访避谈“裸捐”

来源:新京报
2010年10月01日01:45
  昨日,国贸大酒店媒体见面会,盖茨和巴菲特先就慈善晚宴做简单介绍,在媒体提问环节,二人共回答11个问题。当天上百家媒体进入会场,一记者趴在地上工作。本报记者 赵亢 摄

  本报讯 (记者沈玮青 底东娜)昨日上午,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国贸大酒店举行媒体见面会,就此次慈善之行相关问题做出解答。巴、比二人表示,对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到“惊讶”,并称赞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

  二人表示,“如何做好慈善”是他们在行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他们希望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和分享,能共同提高大家做慈善的信心。

  巴比感叹:中国变化大

  巴菲特表示,中国城市的变化让他惊叹。15年前他曾在中国待了17天,3年前在大连逗留1天,这次4天的中国之行让他体验了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说,中国杰出的人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创造出这样的成就“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提到,昨天见到的中国商界和慈善界人士,不仅说得好,做得也非常好。

  盖茨则称,中国现在的富人阶层是第一代富豪,他们对于慈善的想法和做法对后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影响。中国亿万富翁数目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国慈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巴、比二人选择这时来到中国,希望能和中国慈善人士互相学习和帮助,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好。

  最大困难:如何做好慈善

  在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在行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巴菲特称“是如何做好慈善”。

  他解释,富豪们在所熟知的业务领域中,能很有信心地将财富物尽其用,但慈善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领域,所以他们感到不太放心。他和盖茨过去几年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巴菲特称,这个问题可通过和大家交流沟通来解决,吸收他人成功经验,这样就会越来越有信心。他还称,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慈善投入都能成功,但捐助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带来的受益远远大于投资失败的项目。

  美国经验:捐赠用途明确

  巴菲特和盖茨也介绍了美国在从事慈善方面的一些经验,并表示美国情况对中国来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盖茨表示,在美国慈善基金的捐赠渠道有很多种,既可以捐赠给研究机构,也可以捐给教育、健康等领域的非营利性组织。这些组织接受捐赠的资金来源很清晰,用途也很明确,在这一点上可以给中国一些借鉴。

  巴菲特也表示,在美国每年约有2%以上的GDP是作为善款进入到社会发展中的。美国慈善基金会对于善款的去向高度透明,不仅有明确记录,还会向公众披露,方便查阅。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富翁以匿名形式捐赠。

  回应提问:避谈“裸捐”

  近一个月,慈善晚宴、裸捐成了热门话题,巴菲特和盖茨的中国之行给不少中国富豪带来压力。二人强调,从未对中国富豪施加“劝捐”压力,并表示“中国的慈善事业是中国人民自己决定的事”。

  巴菲特称,虽然在美国有40位富豪响应巴比的“捐助承诺”,将至少一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但二人从未要求任何人签署文件做出承诺,在中国也是这样。他表示,如中国富豪想做慈善,他可以和对方交流一些想法,包括在中国慈善是如何开展的,税收对于慈善、捐赠有什么规定,以及慈善对于家庭、事业、公司等各方面的影响。通过晚宴他感受到,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做慈善的心是一样的。

  此外,有记者询问二人怎么看陈光标的“裸捐”,对此,巴、比均表示不便发表评论。盖茨称,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国情不同,每个人做慈善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他不会提及晚宴上具体哪个人说了什么样的内容。

  据悉,盖茨和巴菲特明年还将奔赴印度,和那里的富豪探讨慈善之道。

  谈慈善

  【主持人·杨澜】

  慈善需要智慧


  昨日,巴、比“慈善晚宴”的主持人杨澜表示,做慈善不仅是捐钱那么简单,还要“有智慧地做慈善”,让善款物尽其用。这是当天慈善晚宴上嘉宾们讨论的重点。

  杨澜说,慈善是一种事业,不但需要经营,而且需要可衡量的结果。她说,巴菲特之所以选择盖茨基金会,是因为他知道怎样找一个合适的团队做合适的事。杨澜表示,做慈善不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发善心的意愿,而不去管捐钱的结果和效用。

  谈晚宴

  【嘉宾·刘德山】

  慈善无国界


  昨日,陪同宏达集团董事长刘沧龙出席晚宴的副总裁刘德山表示,巴、比晚宴并无媒体此前描述的那么神秘,他称自己感受最深的是“慈善无国界”。

  刘德山表示,晚宴主办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公开介绍与会富豪,当时现场气氛十分融洽,“像老朋友在聊天”。他表示,巴比二人宣扬的“慈善无国界”理念使他最受触动,西方企业家从事慈善的理念和方法也对自己很有启发。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