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最新消息

嫦娥二号今上午将传回数据 网友玩火箭拼图(图)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0年10月05日01:33
嫦娥台网友们拍摄图片拼成长三丙火箭。
  继2日晚首台科学仪器顺利开机之后,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号”卫星第二梯队又有两台科学仪器开机。至此,“嫦娥二号”卫星“奔月”途中需要提前打开的仪器已经全部顺利开机。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嫦娥二号”卫星所搭载的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和γ射线谱仪分别于昨天晚间19时25分和35分开机,仪器运行正常。“嫦娥二号”所搭载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已于10月2日晚20时30分许开机。

  “嫦娥二号”卫星搭载的七种探测设备已有3台设备开机,而剩下的4台设备将在卫星进入环月轨道后开机。据报道,已打开的3台仪器所获取的数据将于今天上午传回地面。

  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二号”卫星共搭载7种探测设备,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有效载荷总重约140公斤。

  “嫦娥二号”奔月飞行约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进行2-3次轨道修正。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特定位置时,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进入近月点100公里、周期12小时的月球椭圆轨道。再经过两次近月点制动,进入高度1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在完成在轨测试和技术验证后,“嫦娥二号”卫星将进入100公里×15公里绕月椭圆轨道,拍摄“嫦娥三号”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图像,并验证快速测定轨等相关技术。1-2天后,卫星返回100公里轨道,开展科学探测任务。

  10月2日中午12时25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首次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由于首次修正实现了初步的目标,第二次的修正取消,在今后几天要择机进行第三次修正。经过112小时飞行,嫦娥二号将于10月6日抵达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附近,拍摄嫦娥三号备选着陆区。 中新 央视

  网友组建“微博嫦娥台”

  现场发图片拼成“长三丙”

  本报讯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开始了它的奔月之旅。与以往大家获知信息的方式不同的是,400名西昌当地的网友,用微博这一新型报道形式组建了微博“嫦娥台”,通过前方网友的微博直播现场图文和视频, 第一时间向全国网友传达前方最新消息。

  参与微博“嫦娥台”的四百余西昌网友,和赶赴前方的包括本报特派记者在内的媒体报道团,以及众多航天专家一道,精彩解读这次嫦娥二号升空的前前后后,三方视角,三种思维,一个平台,与许许多多关注嫦娥奔月的网友一起,分阶段报道奔月实况。与媒体报道不同的是,当地网友在嫦娥台发的微博报道真实而有趣,微博里的网友用“二姐出阁”等方式幽默地称呼此次发射,更有人通过拍摄发射中心门口的“豆花饭店”将其称为“全国最牛饭店”,笑料层出不穷。发射当晚,几万张由网友拍摄的现场图拼成的巨幅长三丙的图在网络上流传,大家纷纷转载,表示很喜欢这种“网友独立奉献”的直播方式。

  (谷岳飞)

  远望号大厨一遇到风浪

  就把自己绑在灶台上做饭

  对于长期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远望人来说,“吃”是一道难题。从出发到计划停靠外港至少要30天,其间要倒好几次时差,还要经历30多摄氏度的温差,反复穿越赤道,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换会导致严重的食欲不振;所有食品经过较长时间冷冻,口感较差;再加上船体“不规则运动”造成的晕船,更让远望人对“吃”有了特别的需要。可是按常规,在冷藏的情况下,新鲜蔬菜的叶子最多能保持10天,茎类最多15天,根类最多30天。所以,远望人不稀罕鸡鱼肉蛋,最高兴的是每天能吃到新鲜蔬菜。

  “冬瓜火腿、花菜肉片、蚝油生菜、老虎菜、油炸带鱼、红烧小排、紫菜蛋汤”,这是昨天记者就餐时看见的菜谱。据远望六号船伙食保障负责人介绍,后勤部门特地从外单位请来了几名一级厨师随船出海,他们不但中餐做得色香味俱全,西餐也曾让许多外宾及驻外使领馆的官员们赞叹不已。然而,当记者来到他们住的地方,才发现这里是全船摇晃得最厉害、空气最差、噪音最大的地方。小伙子们工作的炒菜间温度在摄氏50度以上,高温间在摄氏60度以上。遇到大风大浪,他们就用绳子把自己绑在灶台上。

  “看,豆芽长出来了。”“太好了,今天有新鲜蔬菜吃了。”在大洋上吃豆芽可不简单,要精心挑选黄豆然后放在一个蓝色的盒子里,用淡水浸泡后把水倒掉,放进恒温室内。但是由于船体摇晃,水分、盐分都很大,气温偏差又大,种下去的黄豆需要经过小伙子们一个星期的精心调理才能发出新鲜的豆芽,否则全部都得“喂鲨鱼”。

  这些菜又是怎样保存的呢?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六号船的冷库。这个冷库可以储存95吨各类物资,足够全船人3个多月的给养。穿上棉衣走进冷库,一股刺骨的寒气迎面扑来,只见一排排芹菜、黄瓜鲜翠欲滴,豆角摆放有序,一箱箱水果散发着香气。负责管理蔬菜的工作人员王洪介绍说,以往出海执行任务,由于船上保鲜技术薄弱,蔬菜水果保鲜时间短,都是先吃蔬菜,后吃肉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蔬果越来越少,一盘“炒小青菜”就是远望人的奢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船领导带领大伙考察了多家保鲜企业,查阅了大量有关保鲜技术方面的资料。为弄清各类蔬果的保鲜指标,他们每天4次到摄氏零下15度的冰库进行观察,一年下来,记录了厚厚5大本的信息资料。在这次“嫦娥二号”海上测控任务中,远望六号船的蔬果平均保鲜时间比以往增加10至15天。

  通讯员 熊招斌 陶正齐 邵长宝

  本报特派记者 焦哲 发自远望六号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